来自伊朗的Neda和导游在怀化溆浦逛非遗集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超 戴科 陈雅如 史凌松 雷文霞 实习生 王星睿 摄影 陈敏捷
在湘西芙蓉镇跳土家摆手舞,柴火堆围炉煮茶,看古镇张灯结彩;在怀化溆浦逛集市、打糍粑,过浓浓花瑶小年夜……2月2日至5日,10名金牌导游和6名“老外”组成的年味品鉴团,沉浸式体验了湖南少数民族的年味。
作为“导游说家乡·民俗游湖南”金牌导游带你游湖南系列活动,金牌导游带“老外”过湖南年活动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导游服务中心主办。在这次湖南导游和外国友人的体验中,导游用“成语接龙”的形式为“老外”讲解民俗年俗,用全新视角和形式让导游和“老外”交流互动,碰撞出湖南的生动民俗,浓郁年味。
这场别具韵味的湖南年味之旅,令湖南导游和外国友人意犹未尽。记者采访了他们的感受,一起来听听金牌导游和“老外”的心声。
导游高奇和会写书法的俄罗斯女孩。
导游:用“成语”品年俗, 是锦上添花
“推荐家乡湖南本就是我的工作,作为中文导游带‘老外’过年还是第一次。”导游高奇说,尤其在介绍特色美食时,外国嘉宾们都特别兴奋,让他深刻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力量。
导游韩琦认为,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微缩的呈现形式,而民俗年俗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具体呈现。“从微缩到具体,从微观到宏观,用成语来带‘老外’品味湖南年俗民俗,这种形式别出心裁,很有新意。”他说,导游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用这种形式来给“老外”讲解民俗风情,推介景点景观更是锦上添花。
花瑶喜宴上,欢歌不断。
“Denis与Neda热情开朗,幽默有趣,特别是他们对土家族文化的热爱与震撼,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为湘西深厚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湘西导游张薰尹说,能以导游的身份带着两位“老外”解读和品味湘西的民俗年味,感到十分自豪。
“如果你问我哪个地方的年味最浓,我想大声告诉你,那一定是湖南湘西的大山里!”导游肖玉姣说,这里对联是自己写的,年货是自己村寨淘的,腊肉是自己熏的,活动都是自发组织的,十分怀念这样的年味。
在溆浦枫香瑶寨的篝火晚会上,提着小龙灯的Denis,玩得十分尽兴。
导游杨丹说,能把中国的民族文化展现给外国友人,为自己能以导游的身份去传播如此丰富有趣的民俗文化感到自豪。“比如这次的土家族打溜子,自己也是第一次见到听到,确实被这种古老的民间乐器所吸收到。”
“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人们的淳朴、热情好客感染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地道的美食让我回味无穷。”导游蒋博凌感慨道,这次行程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湖南热闹的年味儿。
导游高芳琴带“老外”游客体验围炉煮茶。
“老外”:深入文化深处,团结永远是中国文化的要义
“我觉得湖南人在过年的习俗中真的体现出了一种群体感。”长沙学院教授、来自美国的Denis在湖南生活了5年,他说这次旅途仍然有新的收获,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总是很受欢迎。
来自俄罗斯的Anna说,这次年味之旅让她第一次了解中国人是如何庆祝农历新年,芙蓉镇以及那里的瀑布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导游蒋博凌带非洲小伙跳摆手舞版“科目三”。
“我对湖南的风俗非常着迷,这里的一切都让我印象深刻。”彭一帆是中国和埃塞俄比亚混血,她认为在中国所有这些传统文化中,团结永远是首要的核心部分。这些文化告诉她,有些事情和别人一起做比独自一人更好,每个人都那么热情好客,就像家人一样,这是最重要的价值,“我很自豪身上也流淌着这种血液。”
来自伊朗的Neda在中国已经生活了11年,她去过中国很多大城市,但这是她第一次走进中国乡村,第一次过中国年。“这次旅行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去看待中国文化,我们不能从任何一本书、任何演讲、任何讲座、任何东西中得到它,只能我亲自感受它。”Neda说道。
导游肖玉姣带“老外”吃团圆饭。
“这次旅行是意义非凡的,让我们深入到了文化的深处。”Neda还说道,十分感谢导游和工作人员带来的体验,她也会将湖南的美景,告诉伊朗或其他国家的朋友,这是一个多好的省份,这里的风景很美,人们十分善良友好。
Neda体验花瑶服饰。
来自刚果(布)的GRACE BOUKETE是湖南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中国人对亲情和团圆的重视,体现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价值观。”这是GRACE BOUKETE在湖南过的第4个新年,他说湖南的乡村过年格外热闹,“尤其是家家户户的腊肉都很好吃。”
来源:红网
作者:何超 戴科 陈雅如 史凌松 雷文霞 王星睿 摄影 陈敏捷
编辑:莫楚宁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