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态文学丨丘脊梁:成长的声音

来源:红网 作者:丘脊梁 编辑:施文 2024-03-27 12:01:57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QQ截图20240327091006.png

成长的声音

文/丘脊梁

惊蛰一过,我的耳边便响起一片声音,浑浊、低沉、嘈杂,像是什么东西在躁动、喊叫和搏杀,它们好像在很远的地方,又好像就在我的身体内。在黑暗的春夜,我看不见它们,它们躲在哪里呢?奶奶睡意朦眬地说,傻孩子,是节令来了呢,藏在地下的东西睡醒了,它们打着招呼准备起床呢。那竹笋呢,深埋在后山的竹笋也会出来么?当然,时候到了,该出来的都会出来。奶奶淡淡地说。

后山的竹园,一片苍翠,想起童年,我的眼前便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那是我人生最初的底色。这抹柔软的色调,让我感到温情、清新和轻快。我和伙伴们,在竹园里追逐,在竹竿上攀爬,在竹林间捕捉蚱蜢、蜻蜓、蝴蝶……林子里的那种淡淡的清爽气息,将我们的整个童年暖暖醉倒。而最是让我喜欢和牵挂的,却是园里那些深埋在地下的竹笋。这些隐藏的大山的精灵,总是让我等待、期盼、寻觅、感伤,当然还有悬念和惊喜。

还在冬天,我便关注起竹园里的冬笋。我发现村庄的大人们,立冬后不久便扛着锄头,背着竹篓,像窃贼一样出没在竹林里。他们弓着腰,这里踩踩,那里挖挖,手段高明的,小半天工夫,背篓里便装满了黄澄澄的笋子。想到这些可爱的精灵,即将面临刀切油炸的酷刑,我幼小的心灵突然锐痛起来。我觉得那些挖笋人,不但是偷盗竹园孩子的贼,而且是斩杀生命的凶手。我不知道笋子们到底在哪个地方泄露了自己的秘密,我只希望它们隐藏得深一些,更深一些。后来年长一些的伙伴们告诉我,冬笋是长不成竹子的,如果不被人挖出来,它们便只能在泥土中腐烂。从此我对挖笋人便不再厌恶了,我甚至觉得他们是一个拯救者,有时看到他们屡挖不中时,还暗暗为他们祈祷。好些次,看到他们空手而归,我兀自躲到林子的深处无限感伤,我觉得每一只冬笋,都是大山的孩子,它们都不应该深埋在泥土中,不应该还没来得及看上外面的世界一眼便可怜地消亡。我也是大山的孩子呢,如果今后没有人来发现和挖掘,那我也会老死在村庄里吗?

又是奶奶告诉我,地下的冬笋只要能熬过立春,就都会变成春笋长成竹子。我的心立马又热起来。我飞快地跑到竹园里,很想大声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那些隐藏起来的兄弟。竹林里一片静谧,阳光如剑,从竹叶间直插进泥土,地上躺满了枯黄的落叶,一些蚂蚁,在冒着严寒四处奔忙。地下的东西,我什么都看不见,我的心灵,却似乎已经洞达了一切。我分明感受到了冬笋们深埋的气息,黑暗,沉重,压抑,窒息,但有一柱希望的阳光,将黑暗撬开了一条缝隙。那缕希望,就在春天。

努力吧,兄弟!坚持吧,兄弟!春天就要来了,我在心里轻轻地说。

我和竹笋们一起,盼望着春天的到来。立春那天,村里照例在竹园的进口立了一块标牌:已经立春,严禁挖笋。那八个粗黑的大字,陡然让我感到敬畏,那是对生命和拼搏的尊重啊!也让我感到激奋,一场历尽艰辛的孕育之后,随即而来的,将是惊心动魄的爆破?

雨水很快就来了。雨水是一个节令。雨水像一群诡秘的空降兵,倏忽就从季节的深处飘然而至,它们落在村庄,落在山岭,落在竹园。它们细碎的脚步声,成天在我的耳边回响。它们在奔跑啊,它们在啸叫啊,它们在行色匆匆地去赶赴一个至关重要的约会啊。趴在阁楼的窗子边,我看到后山一片迷蒙,竹园的上空,一片碧翠,那团酽酽的墨绿,正从竹叶上一点一点地往下滴呢!我突然不顾一切地光着头冲进雨幕,像一只小鹿一样,几步就弹射进了竹林。林子里一片潮湿,嘈杂的声响,一波接一波地敲打着我的耳鼓,雨水沙沙沙地降落到竹叶上,雨滴簌簌地从叶尖上滴落,竹鸡(一种野鸟)在扑扑扑地甩打羽毛……更重要的是,我听到了一种钝涩而又锐利的声音,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从深埋的地下时断时续地传来。我用脚踩踏园里的泥土,感到前所未有的肥厚和柔软。我明白过来了,那种声音,其实是大地在膨胀,深埋的竹笋在膨胀,一切的生命在膨胀。我的内心,莫名地也跟着膨胀起来。

雨停了,天晴了。我和伙伴们又来到了竹园里,我们很想掌握有关竹笋的秘密,但我们什么也没发现,我们只能把自己的愿望,用树枝或石头在泥土上标识出来,这儿会长出一只,这儿也会长出一只,这里应该长一只……这样的游戏,村庄的少年好像每年都要玩一次吧,我们是在赌各自的运气,更是在比彼此的眼力。那些充满悬念的日子,总让人感到世事变幻莫测,生活遍布玄机。

惊蛰真是一个玄秘的节气。自从奶奶把这个节令的奥秘告诉我后,我就常常独自跑到竹林深处去倾听。我果然听到了。我真的听到了。雨水时,那种声音混沌,缥缈,现在,它变得清晰,明亮,真实。你听,唧唧唧,那是爬虫在地下叫唤;呱呱呱,那是竹蛙在洞里高喊;吱吱吱,那是蟋蟀在泥中吵闹;啪——!那是竹笋在深处拔节啊!这种暗力发出的脆响,远比爬虫、竹蛙、蟋蟀们的喊叫震撼人心,那是它黑暗中的追求,上进时的啸叫,对压迫的反击,是它蓄积了一冬的力量的爆发,充满了金属的坚强,土地的浑厚。我对村庄里的草本木本差不多全都熟悉,但唯一只有竹笋,能让我听到它成长的声音。春分、清明前后,深埋在地下的竹笋,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外长,这个时候,如果来到竹园,满园噼噼啪啪的拔节声,没有来由地让人肃然起敬。那是生命的气势和成长的歌唱呢,它来自地上,也来自地下,更来自你的内心深处。听到这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拔节声,你不觉得自己的骨子也在噼啪作响吗?

往后的叙述便变得简单了。满园的竹笋,很快就长成一片新绿。而我,最终并没有像一只深埋在地下的冬笋那样,老死在村庄里。我的伙伴们也大多没有,我们都走出去了。正如奶奶所说,时候到了,该出来的都会出来。不过,我们赌的不是运气,我们就像竹笋,用的都是暗力。

丘脊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岳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发表小说、散文百余万字。出版有小说集《沿着一条河流回家》《地下的辉煌》,散文集《锋利的预言》《一条河流的走向》《深埋的竹笋在唱歌》。曾获第二届湘江散文奖、第二十九届梁斌小说奖优秀短篇小说奖等。

图片

来源:红网

作者:丘脊梁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847/61/1367589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