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人人皆可当主播”的竖屏时代,网络主播们活跃于你我身边,以个体之光,点亮社会舞台,折射奋斗者的平凡与不凡。红网时刻新闻从6月18日起,推出“平凡的主播”系列融媒体报道,用镜头对准多位网络主播,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展现自媒体时代的个体价值,从他们身上看到坚持的力量。
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这里是朱子故里、白莲之乡。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超 李长宏 实习生 徐晨鑫 福建武夷山报道
清晨的兴贤村,闽北山区的雾气还没散,露水在荷叶尖上凝成晶莹的珠子。
“五夫春春”踩着水裤,俯身剪下含苞的荷花,一朵朵像刚醒的孩子,被他轻轻托进桶里。
“太小的花苞开不了,太大的路上会败。”不久后,这些荷花将从直播间出发,去往全国各地。
这是“五夫春春”回村创业的第三年。从厦门跨境电商公司的运营岗,到荷花田里的主播,这个曾发誓“这辈子不回村”的年轻人,正用全网50万粉丝,改写自己与村庄的命运。
刘旭春与荷花。
从城市白领到荷塘“泥腿子”
“五夫春春”本名刘旭春,26岁,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拥有50万粉丝。他的家乡——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是朱子故里,因朱熹在此讲学时命名的“兴贤书院”而得名。这里亦是远近闻名的白莲之乡。
中考时,刘旭春以全镇第一、全市第十四名的成绩走出闽北山区。那时他认定,离开农村是唯一的出路。
在厦门读完大学后,他进了一家跨境电商公司,管着年销300万美元的店铺,年薪20万,成了村民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让他回头的,是父亲垮掉的肩膀。辞职前一个月,父亲经营的民宿因疫情倒闭,那个乐天派的汉子突然沉默下来,没多久,头发竟一周内全掉光了。
兴贤村的荷花。
“老爸哪里跌倒,我就从哪里爬起来。”想帮父亲一把的念头,加上手里的电商经验,推着刘旭春做了“裸辞”回村的决定。
父亲2016年就承包了200多亩地种荷花。刘旭春回家后,从父亲手里接过这片荷塘,自己付地租、做管理、卖莲子,开启了返乡后的第一次创业。
村里人觉得他疯了。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要回村种荷花?有一次,村里的大叔拍着他的肩膀说:“小河里长不出大鱼的,不如去考公务员,去读研。”
他没反驳,只暗暗记在心里:“过去农村信息闭塞,现在有互联网这个新工具,能打破老规矩。”
刘旭春在直播间卖荷花。
寻找一朵荷花的流量密码
回村后,刘旭春给短视频账号起名“五夫春春”,视频标题带着股自嘲劲——“25岁裸辞回村挑战亏光35万”。
他不是真有35万可亏,是给自己划条底线:亏到这份上,就回城里上班。“那会儿天天亏钱,太痛苦了,给自己立个梗,也算找个盼头。”
刘旭春把厦门学的电商经验一股脑搬回来,先在传统平台卖莲子,卖不动;又转去抖音直播,穿着水裤站在荷塘里,烈日下、暴雨中都没停过。
创业的起点,像踩进了淤泥里。直播间常只有十几个人,“不是爸妈,就是镇上的熟人”。连播三个月,只卖出18单,还退了6单。
转机藏在偶然里。2024年5月,市里一家店来收荷花做装饰,刘旭春随手拍了段剪花的视频——第一视角里,剪刀“咔嚓”剪断花茎,荷叶上的水珠滚进镜头。这条没怎么剪辑的视频,当晚播放量破了8万,三天后冲到30万。
早上直播前,刘旭春在工作室化了简单的妆。
“原来大家爱看这个。”他盯着后台数据,之前一条条视频几千播放量的挫败感,差点让他放弃做抖音,这下突然醒了。
刘旭春琢磨出味道:城里人稀罕的不是莲子,是荷塘里的鲜活气。他开始拍清晨摘花、雨天护荷,镜头里混着泥土味的呼吸,成了最打动人的背景音。视频流量,一条比一条好。
2024年8月,越来越多粉丝在评论区问:“荷花能卖吗?”“有链接吗?”刘旭春突然反应过来:祖祖辈辈种荷花是为了莲子,或许卖花是个新路子?
他说干就干。荷花娇贵,天热路上容易腐烂。他订了1000个纸箱,打开所有省份的销售权限,“做好了全赔的准备,就想试试物流行不行”。
半个月里,在荷花季尾声,他卖出1000单。可20%的荷花在路上烂了,一算账,倒亏4000多。
虽然亏了钱,那些订单却让他攥紧了拳头:“原来真有人愿意为山里的荷花买单。”
顶着烈日,刘旭春在荷田里摘花。
想证明农村留得住年轻人
辛苦是藏不住的。荷花旺季时,他常在清晨五点半起床,摘花、直播、分拣、打包、发货,一套流程忙完,往往到下午两点才顾上吃口饭。
更难的是花谢之后。“没花可卖时,我就拍村里的生活,硬把荷花季结束后的流量断层拉了回来。”刘旭春渐渐摸到了短视频的门道,“流量偏爱美好的事物,观众真正喜欢的,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种荷的路,阻力不少。今年夏天,家里要把80亩荷塘改种水稻,理由很直白:“种荷花不赚钱。”
他跟家里吵了一架:“视频里拍的是一片花海,粉丝真来旅游,看到的全是水稻田,怎么办?”
刘旭春和父亲在检查荷花的花苞。
刘旭春翻出手机后台:两年时间,全网关于兴贤村的曝光量破了1亿。可村子接不住这份热度——没有像样的民宿,古街上的咖啡厅开一家倒一家,优质的文旅产品更是空白。
他想改变。被“五夫春春”视频里的乡村生活吸引,河北、山西、广西等地的几个00后大学生,陆续来到兴贤村,加入了他的团队。
在账号的带动下,今年,兴贤村入选了小红书首批50个“小红村”。除了流量倾斜和政策帮扶,刘旭春更想借这股外力,让村子变美。
刘旭春和团队小伙伴在拍摄视频。
“要么荷花,要么白莲,要么是农产品衍生物。”他心里门儿清,“先让村里有支柱产业,赚了钱,再做文旅才稳当。”
这份清晰的规划背后,是他把自己的事业、人生,和兴贤村紧紧绑在了一起。“我不是网红,流量会走,但产业不会。我要让这里有不依赖流量的活法。”
刘旭春说,他就是要证明:年轻人能在农村待下去,小河里,也能长出大鱼。
出品人:李俊杰
总策划:汤红辉
执行策划:王淑娟、袁思蕾、石凌炜
拍摄:李长宏
剪辑:史凌松
设计制图:庄程
来源:红网
作者:何超 李长宏 庄程
编辑:符环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