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我是被楚人注入稻魂的青铜盏,名“愠儿”。1986年,考古铲擦亮我蛇盘结而成的镂空圈形捉手的刹那,我与洞庭平原的春风共振——三千年了,这片土地仍与我盛过的稻穗同频呼吸。
“愠儿”是刻在青铜骨骼上的情诗:三枚兽面扣卡咬合盖沿,恰似云梦泽畔三山镇守社稷。敞口深腹收纳过祭坛前带露新粟,农官“仓廪永续”的誓愿勒进青铜血脉。蟠螭纹、蟠虺纹在鼓腹游走,变形蝉纹在纹饰间隙振翅,把蜕壳重生的轮回刻进青铜年轮。
当湘水漫过铸痕斑驳的外壁,我腹内铭文“愠儿自乍铸其盏孟”便与《楚辞》声声应和。而粟粒坠落的轻响,是长江与黄河在楚地血脉合奏的农耕长调。
而今,我虽不再立于祭台,但再看这片土地,远处的稻田依旧翻涌金浪,仍是我记忆中“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模样。我的盏腹虽不再盛装祭品,却盛满了未断的农耕文明——那些被精心保存的稻种、世代相传的耕作智慧,还有岳阳人对土地的敬畏与感恩,都依然在悄悄生长。
5月起,我将现身岳阳市博物馆“川迥洞庭开——岳阳历史文化陈列”展。三千年稻香已酿成邀约的酒,我在岳阳,候君共饮这一盏山河岁月。
“愠儿”铜盏谨启
目前,湖南正在推进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建设暨 “湘见万年”文博特展矩阵项目。在此背景下,岳阳市博物馆正在对馆内空间布局与展陈进行全面提质改造,将于5月焕新而来,推出“川迥洞庭开——岳阳历史文化陈列”等展览,展出大量珍贵文物,集中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岳阳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学术指导:张迎冰
文案:周雨墨
设计:庄程
校对:施文
来源:红网
作者:张迎冰 周雨墨 庄程
编辑:史凌松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