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马栏山时间”文创活动在长沙举行,创壹科技等企业集中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产品。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3日讯(记者 胡邦建)在AI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当下,“大模型”已成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核心动力,在文化企业聚集的马栏山,如何推动“大模型”技术落地见效?
11月13日,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马栏山时间”文创活动在长沙举行,芒果TV、创壹科技、博特智能、聘才猫、泛联新安、真视通等企业集中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产品,形成马栏山“大模型”矩阵,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支撑。
近年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持续夯实“云网算”新基建平台,推动AIGC等前沿技术的研发迭代与场景落地。同时,园区聚焦AI技术与行业场景的深度适配,着力培育数据产业生态,加速垂类模型孵化落地,初步形成了“数据生产-专业标注-合规交易-模型训练-应用反哺”的完整产业生态,成功孵化出十余个垂类大模型。
此次集中发布的AI大模型产品,覆盖了内容创作、人才服务、代码安全、多场景智能体、智能展厅等多个领域。
芒果大模型:70余项智能体应用
该模型依托湖南广电数十年广电行业数据与节目创制经验,专为传媒及文娱产业打造,具备可信可控可管可用的特性。其构建的AIGC工具矩阵覆盖“创意生成-内容制作-审核分发”全流程,包含70余项智能体应用,在技术应用规模与深度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DTCoder研发效能大模型:国内首款嵌入式领域研发效能大模型
作为国内首款嵌入式领域研发效能大模型,泛联新安这款产品以先进Moe大模型为底座,经2000亿tokens的海量嵌入式开发数据深度训练而成,能显著提升装备研发、软件工程等场景的研发效率与产品质量,可广泛适配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多个工业及高端制造领域。
创壹Onestory大模型:一站式多模态AI内容生成工具
该模型是聚焦创作全流程打造的一站式多模态AI内容生成工具,可将灵感文字或剧本一键转化为专业故事板和影视级图像。既保留用户自由修改空间,又能为分镜脚本锁定统一人物形象,实现文本到视觉的无缝衔接,同时构建开放协同的创作生态,助力创作者降低技术门槛、专注内容本身,全方位提升创作效率与作品质量。
聘才猫AI人力大模型:人力资源行业垂类大模型代表
该产品积淀了10年行业数据,历时2年研发而成。其独创了行业大模型训练方法与HR-RAG知识增强两大专项技术,跻身全国5个人力资源行业垂类大模型之列。
博特工坊大语言模型:满足用户多样化智能需求
该模型经高质量中文语料优化训练,语义理解与多轮对话能力出众,支持智能体流程的模块化与智能化构建,适配客户服务、教育辅助、办公自动化等多类场景,可满足个人用户、开发者与企业客户的多样化智能需求。
真视通智能展厅大模型:借助图像识别等技术赋能智能展厅管理平台
该模型聚焦“AI+AV”融合创新,借助图像识别、TTS、ASR等技术赋能智能展厅管理平台。其搭载的专属微调多模态大模型,以跨模态特征深度融合技术打破单一模态局限,经场景化数据优化后,能实现全域信息精准理解与生成。该模型无需大规模改造硬件,仅叠加AI软件层就能将传统屏升级为智能交互中枢,还集成数字人讲解、微信机器人等功能,解决了传统展厅诸多痛点。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编辑:史凌松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