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人文专业是幸福的
——在2024年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文/晏杰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此时此刻,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是我到中南十年来首次在这么庄严而欢乐的场合发言,所以我也是把人生的第一次献给同学们。对这个第一次我特别重视,酝酿了三天,写作了三天,修改了三天,才完成这篇短小的发言稿,简直比写一篇一万字的论文还难呐!我也不是没有发言的经验,作为一个搞文学评论的人,在很多作品研讨会上发过言。为什么这一次这么难?那是因为情深,所以胆怯;因为情深,所以沉默。
当然,今天我不想沉默,首先向同学们深情表白一下:别看老师在课堂上很严肃,其实内心是很喜欢你们的,也很羡慕你们。因为老师出身低微,曾经毕业于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在一个小镇上的工厂工作多年,后来通过考研、考博才重返校园。不像同学们,就读于中南大学这样著名的高校,起点很高,可以推免,可以本硕博连读,是吧,可以省出多少背书刷题的时间用在专业上啊。所以,上课时老师虽然站在讲台上略微俯视你们,心里却在暗暗仰视你们,在各种场合对你们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我想与即将远行或深造的同学们分享三句话:
第一句,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同学们此去离开校园,将阅读社会这本大书,将离开父母和老师的庇护,独自去面对人生的风雨,将度过青年步入中年,白发会慢慢侵染你的黑发。靠什么抵抗岁月的侵蚀呢?唯有热爱。也就是说,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不管“内卷”多么严重,始终要坚守自己热爱的东西,能够长久地矢志不移地做一件事情,靠自己的专业安身立命,才能在时光的流逝中守住永恒的风景。咱们中南的同学们,如果你们热爱,理应创造更多的奇迹啊!保持热爱吧,正如中南诗社郭昕怡同学的一首诗:“雨声喑哑不堪听/可是那火永不熄灭/火里 我只看见你。”生活的常态是雨声喑哑,但热爱的火焰可以照亮、烘干它。
第二句,归来仍是少年。过一段时间,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麦家要来中南讲座了,借用他一句相似的名言:“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此去离开校园,面对人世风尘,我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理想主义,保持青春的生命活力,始终对周遭的世界保持兴味。我曾经打趣过一位毕业的同学说:你离开母校后,可能要遭遇就业的烦难,要考虑找对象门当户对,要为买房子拼命赚钱,但也许有一天在夜深人静时,你突然会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个时候你就回到校园吧。作为中南人文专业的同学,我们绝不能满足于做过日子的人,而是要保持少年心,秉持对庸常生活的超越性,哪怕一点点也好!归来少年不是幼稚状态,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少年人生。多年之后,如果重返母校,老师仍能看到你当年的青春面影。
第三句,学习人文专业是幸福的。近十年来,我在课堂上总要赠送同学们一段话,考虑到我院已是融合哲学、文学、新闻学、教育学的大家庭,我把这段话改造了一下,把“文学”两字换成“人文”,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人文专业是关于心灵、关于人生的专业。在被应用性专业包围的大学课堂,还有人文专业的学生在体察那些超越功利的精神性事物。学习人文专业看似没有用,实际上有大用。试想,一个被电子技术、功利思想支配的人还是真正的人吗,实际上人已变成工具。但人文专业能引导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树立人类不息的向上的精神。在喧嚣的物质时代,人文专业为我们敞开广阔辽远的令人醉心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成为沉静的人,思想的人、诗意的人,有趣的人和真正的人。所以,学习人文专业是幸福的。
最后,亲爱的同学们,在这离别之际,祝愿幸福启航吧!
(晏杰雄,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红网
作者:晏杰雄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