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态文学丨黄亮斌:夏日山居

来源:红网 作者:黄亮斌 编辑:施文 2025-08-18 12:30:10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千库网_唯美清晨森林云雾缭绕风景_摄影图编号202094_副本.jpg

夏日山居

文/黄亮斌

七月流火,只想离开火炉一般的城市,找一清凉之地以消夏去暑,距离最近、交通方便的桂东八面山便成了首选之地。算起来这已经是一次迟到的消夏之旅,原本去年就要去的,无奈动身之前台风“格美”遽然登临,此地山洪突发,计划中的行程拖延至今夏。

桂东县地处罗霄山脉和南岭山脉交接地带,境内多山,是湖南全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22座,全省第三高峰齐云山和第四高峰八面山分列县境两侧。平均海拔居全省之冠的地形地貌,使得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自然空调”和“第二春城”之称。

八面山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1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顷。我们沿着武汉—深圳高速公路,出炎陵后经过四峰山、大奎和八面山等隧道群,从四都高速路口进入八面山腹地。过去八面山就有上、中、下三条千年古道,其中一条就是从四都出发,经军营铺、小屋溪、江脑里至郴州资兴一带。

我们沿着武深高速公路穿越的隧道群一带,正是八面山中部隆起地带,以此分水,北部的桃寮水、脚盆寮水等河流向北方汇入炎陵县斜濑水,流入湘江最大支流洣水;南部的青山水、左溪、东水、西水、彩洞河向南方汇入淇水,流入东江水库后经耒水注入湘江。我很早就有意对湘江溯源,很多年前就到过湘江固有的源头——广西海洋山,之后又去过被称为“正本清源”湘江的另一源头——永州蓝山野狗岭。今次再到八面山,我更加坚定了个人关于江河源头的看法:所有的大河必定是多源头的,只有发源于广袤山脉的一条又一条的涓涓细流,才能孕育出一条磅礴大气、浩浩荡荡的大江大河。

进入八面山,但见境内危石耸立,沟谷纵横,这都源于南岭和罗霄山两大山脉撞击形成的隆起或深切,各种极具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因之而成,动植物资源丰富,各种古树名木、异兽珍禽、琪花瑶草充斥其间。漫步村头,但见田头溪畔一株株有植物界“熊猫”之誉的银杉高耸入云,原来这里是我国银杉、南方铁杉、穗花杉保存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自然保护区。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殊地理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4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陆栖脊椎动物的栖息地,并有着“动物南北走廊”的美誉,不仅有云豹、金钱豹、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等一级保护动物,曾经还被划定为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境内二级保护动物38种,包括猕猴、藏酋猴、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水鹿、斑羚、红腹锦鸡、白鹇、大鲵、虎蛙、长臂金龟等。八面山与县境内的齐云山以及湘赣交界处的南风面三座高山峡谷海拔在600-1200米之间,是一条宽40公里左右、长30公里左右的山谷,这个天然的隘口便是我国三条“千年鸟道”中间的一条,每年秋季以后总有万鸟翔集、飞越峡谷的盛景。这一带的山谷,自古以来就有捕杀鸟类的习俗,直到近年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捕鸟、杀鸟的现象才慢慢绝迹。

从高速公路下来进入谷地,但见一水西来,一水东去,在四都镇镇政府所在地天鹅山下汇聚成淇水,西来的村子叫西水村,东来的村子叫东水村,两个村子原本拥有同一个祖先,共用同一个钟家祠堂,只是后来人口繁衍分成两个村子,但山水相连是自然的法则,血肉相依是人世的法则,如今山环水绕,民众杂居,谁也离不开谁。

抬头望去,天鹅山就像一只天鹅自不远处的午峰仙飞落,栖息在淇江河畔。午峰仙就是午峰山,八面山一带的山多以“仙”命名,如八面山最高峰叫石牛仙,境内两处知名的风景名胜分别叫青鹅仙和西峰仙。我原以为这是这一带盛行巫术神道的缘故,翻阅《辞海》,方知“仙”最先的写法就是“仚”,意为“人住在山上貌”,当然此处群山多以“仙”名,或许还跟这里云遮雾绕、恍若仙境的小气候有关。天鹅山从西往东翩跹而至,天鹅垂落下来时大嘴正对着蜿蜒而至的淇江,就像贪婪地啜饮着这清清的河水。天鹅山的右翼是石磺岭,左翼为中歧山,中歧山分开东、西两水,因而一直有诗云:“中歧来龙到鹅形,左有将军升大帐,右有君子坐朝廷,红面黑将白书生。”自古以来,天鹅山一带古木参天,群山环绕,风景优美,被视为八面山中的风水宝地,人们择水而居并建有四靖书院。从红尘闹市经车流不息的高速公路来到这里,躁动的心灵瞬间安静下来。从书院出来,我才仔细打量书院下首的泱泱河道,但见苍天大树和如洗蓝天倒映水中,河道中有几许游鱼戏水,原来这便是有名的淇江鱼,其肉质丰腴细嫩、味甜无腥、食而不腻,据传淇江有千年沉香木沉于江底,淇江鱼因吸食沉香药性,有行五脏通六脉之奇效,古有淇江鱼曾是明太祖朱元璋点名的贡品之说。沉香木一说自然无法考证,但八面山原本就是植物王国,有千年瑞香科沉香属树木沉入水体自然不是什么稀奇怪事,而据我实地勘察,蜿蜒匍匐于八面山中的淇江,两岸高山耸峙,树木郁郁葱葱,正好孕育着这一江碧水,然后孵化出一江品质极佳的游鱼。

(本文节选自黄亮斌《夏日山居》,原文载于“湖南生态文学”微信公众号。)

黄亮斌,资深环保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代理主席。已出版散文集《圭塘河岸》、报告文学《湘江向北》、名物学专著《以鸟兽虫鱼之名 走进诗经中的动物世界》。

图片

来源:红网

作者:黄亮斌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942/52/152077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