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7日,“长沙有戏——橘洲唱晚·长沙弹词古韵夜暨长沙弹词有声明信片首发”活动在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前坪连续演出四场。
活动现场。
活动期间还专门推出了“有声明信片”。
红网时刻新闻8月18日讯(记者 胡邦建 实习生 杨佳瑶)“想不到长沙方言结合说唱形式,这么有韵味,太好听了。”8月17日晚,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前坪,欣赏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长沙弹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志敏带来的长沙弹词表演后,来自株洲市的游客李先生忍不住赞叹道。
8月14日至17日,“长沙有戏——橘洲唱晚·长沙弹词古韵夜暨长沙弹词有声明信片首发”活动在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前坪举行,连续四天的专场演出,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非遗盛宴。
长沙弹词是植根于长沙本土的说唱艺术瑰宝。它以长沙方言为基础,自弹自唱,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琴,唱腔婉转悠扬,道白生动幽默。活动现场,舞台虽简,两位长沙弹词代表性传承人张明星、王志敏怀抱月琴、手持铜板的地道坐唱形式,却是生动复刻了旧时长沙茶馆书场的原生态场景。
《雷锋参军》《武松怒打观音堂》《武松打虎》《东郭救狼》……一曲曲地道的长沙弹词,伴随着江风划过夜空,生动的旋律引得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欣赏。老长沙人摇着蒲扇轻声跟唱,年轻情侣举着手机录像。“两位老师眉梢的悲喜、琴弦里的气势,比电影还鲜活。”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说道。
活动期间,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还专门推出了“有声明信片”。在体验互动区,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专属自助设备,扫码上传图片、录入声音就能生成一张专属的“有声明信片”。
本次活动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经典曲目的温情记忆、非遗科技有声邮筒的创新载体与城市记忆悄然交融,让非遗在活态传承中焕发新生。
除特色演出外,今年暑假期间,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还精心准备了18期免费暑期非遗公益课。8月19日至22日,在该馆二楼传习所,两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分别带来染缬技艺非遗公益课堂和湘绣非遗公益课堂,向广大游客和学员讲解扎染、蜡染等染缬技艺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以及湘绣的历史渊源与工艺特点,教授大家如何采用染缬技艺制作富有特色的布艺作品和绣制花卉图案的湘绣手帕。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杨佳瑶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