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走进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遇见福地怀化。这个9月,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化身文旅体验官,在五溪大地感受旧时光、邂逅新风景。9月15日起,请跟随我们的文字和镜头,去福地怀化走一走,发现另一种向往的生活。
船行水上,两岸灯火璀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雅如 李长宏 史凌松 何超 怀化报道
什么是福?
“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福,身边有她就是福,平平安安就是福,相伴一生就是福!”舞水河上,侗族青年阿朗向苗族姑娘锦娘,以及游船上见证历史的我们,讲起了自己对福的理解。
后来,通道转兵,他跟着红军的队伍,为胜利而战。阿朗再没有回来,没有做到平平安安、相伴一生,却把千万人的福祉扛在肩上。
9月14日晚,记者率先体验全国首部福文化主题游船沉浸式演艺《福地长歌》。游船缓缓驶过怀化榆树湾、天问岛、东盟集等文旅新业态,以舞水河为轴线,体验“一轴三点”新格局。灯光如织,人影浮动,我们仿佛不是在夜游,而是在翻阅一部流动的“福文化”长卷。
船上喜嫁,侗族青年阿朗向苗族姑娘锦娘讲起了自己对福的理解。
风情聚此湾,烟火满人间
千万盏金黄的灯笼,点亮舞水河畔——从没想过,怀化的夜,还能这么美。
船行上岸,踏过金碧辉煌的仙人桥,走向高耸入云的侗族鼓楼,飞阁垂檐如宝塔般层层攀升。在榆树湾,时光仿佛被赋予了民族的韵律与现世的欢愉。
走进这座融合侗、苗、瑶、土家等多民族风情,集商业、住宿与游乐于一体的沉浸式文旅小镇,记者漫步万余平方米的特色商铺,品尝地道美食,挑选匠心手作。这里可以入住舒适雅致的酒店,静享一夜安眠;更可带着孩子踏入主题乐园,欢笑不绝。最令人好奇的,还是巫傩部落体验馆——手持法器,傩戏光影随之流转,仿佛与古老文明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灯火璀璨的仙人桥。
这里“一县一店”,讲述怀化故事。“7262火车餐厅”唤醒铁路记忆,“傩面堂”将神秘图腾化为潮玩盲盒,苗医药化作一杯养生茶,侗族婚俗成为一场互动演艺。
抬眼望去,陆港大桥流光溢彩,上演一场光与影的叙事诗——方才还是稻穗低垂、“禾下乘凉”的金色梦境,转瞬又化作芷江受降纪念坊前翩飞的白鸽。最终,万点光芒温柔汇聚,凝成一个璀璨而温暖的“福”字。
陆港大桥上,袁隆平爷爷音容犹在。
楚辞入灯火,千年一问间
碧波之间,一座文化宝岛——天问岛,正将两千年前的楚辞浪漫,化作触手可及的生活场景。一尊屈原雕像巍然矗立岛畔,如问天,亦如守护。
屈原雕像。
走进天问岛,仿佛步入了一卷流动的楚辞。就连路灯上也以诗句为饰:“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些千年天问,如今在光影间与每一位行人低声对话。
漫步其间,九栋建筑如立体的诗行,将古老的楚文化娓娓道来。走进“福地怀化·陶瓷万年”公益展,探源高庙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泥土与火焰之歌;在求索乐园化身逐梦的诗人,探索“九天揽月”的星汉与“云梦泽秘境”的葳蕤草木。
路灯之上,将千年天问融入生活场景。
孩子们在攀爬嬉戏间,读懂“乘骐骥以驰骋”的浪漫;而VR科技更让人瞬间穿越,于东皇太一的鼓乐中亲身参与庄严的巫祀。
转身步入楚辞草木画展,九十四幅工笔重彩细腻如生,玉兰卷柏、秋兰宿莽,每一脉叶片皆藏风雅;香草萌宠园则是一幅灵动画卷:孔雀悠游、梅花鹿踱步花径,重现“扈江离与辟芷兮”的楚地生机。
“福地怀化·陶瓷万年”公益展上的精美展品。
这一夜,我们沿舞水而行,在侗鼓楼台下触摸民族的温度,在楚辞灯影里对话千年的灵魂——原来,福不只是个人的期许,更是一座城的胸怀。它藏在每一盏为他人的灯里,写在每一行被传诵的诗间,最终都化作这座城市的温暖底色,等你在万盏灯火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灯火里的舞水河。
记者手记:
是夜,我在舞水河的柔波里寻找“福”的踪迹。它藏在阿朗未说尽的话里,藏在锦娘望穿秋水的目光中;它变成孙女福妹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光点,又落在国际陆港启程的鸣笛声中。
船行过处,灯火如稻穗般温黄地垂向水面——那是千家万户正在亮起的窗。岸边有孩子欢笑奔跑,光影碎在风里;菜馆门口飘来阵阵蒸汽,一大家人正笑着举杯;更远处,鼓楼静立,霓虹轻柔地覆在古老的瓦上。
原来福从不声张,它就安静地住在这人间烟火最寻常处。是归来时总有人为你亮着的一盏灯,是清晨灶上煨着的一碗粥,是一代代人无论走多远都回头望见的故乡。
怀化不语,却把所有的福都写进了这万盏灯火。而你只需在此刻抬头,就能读懂——是灯笼映照的万家,是穿越千年仍灼灼生辉的文化自信。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雅如 李长宏 史凌松 何超
编辑:石凌炜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