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溪流韵,福地生光。怀化这片山水交织的土地,不仅孕育了灵秀的自然风光,更沉淀了跨越千年、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每一处文物都是理解怀化这座“福地”不可或缺的文化密码。
红网时刻新闻联合怀化文旅特别策划《跟着文物游福地怀化》,以文物为线索,带你开启一场深度的文化之旅。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雅如 通讯员 唐秋彤 怀化报道
在怀化的青山绿水间,有一种建筑以木为骨、以榫为魂,如同大地生长出的音符——它,就是鼓楼。
鼓楼始建于何时?由于侗族无文字记载,无从考究。不过,侗乡世代相传:从有侗族村寨的时候起,就有鼓楼了。据清代雍正年间有关资料记载: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
《跟着文物游福地怀化》第二期,让我们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田鼓楼出发,穿越侗寨烟火,抵达榆树湾的现代共鸣,开启一场关于时间与智慧的对话。
鼓楼前载歌载舞的侗乡人。
何为鼓楼
鼓楼是侗寨团结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有侗寨即有鼓楼,或以房族修建,或几个姓氏合建,体现了侗族的团结精神。
这里是侗寨的寨胆和寨魂,是村民集会、议事的重要场所,昔日侗族的“讲款”活动在此举行,如今村民们共商发展大计、调解邻里纷争等也在鼓楼进行;侗族大歌、侗戏等文化活动多在鼓楼开展,寨老还会在鼓楼用“垒词”讲述古老的故事。
侗族生活。
此外,侗族的踩堂祭祖、嫁娶丧葬等传统活动也都在鼓楼举行,它见证了侗家人人生的重要时刻。
马田鼓楼。
马田鼓楼:九重密檐下的侗乡图腾
马田鼓楼,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陇城镇马田村,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占地面积240平方米,为两层九重密檐攒尖葫芦顶木楼,通高18.72米。
马田鼓楼内结构。
鼓楼底层呈长方形,一至八层檐为四角,九层为八角,角翘泥塑凤、鸟、卷草等具有浓厚侗民族特色的吉祥物。鼓楼是侗寨建筑标志之一,也是民众集会议事和娱乐歇息的场所。
1996年11月,马田鼓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群像:横岭与阳烂的时空对话
横岭鼓楼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横岭村,以“三朝鼓楼”独步天下:咸丰鼓楼、同治门楼、光绪门楼错落成L形,款坪、祠庙、学馆环抱其间,构成完整的侗族议事祭祀矩阵。
横岭鼓楼。
横岭鼓楼主鼓楼内构架。
阳烂鼓楼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岭南村,如同乾隆年间的“活化石”,是由门楼、主楼、后楼和连廊四部分组成的门阙式鼓楼,保存着最原始的建造技艺与村寨治理智慧。
阳烂鼓楼。
阳烂鼓楼与后楼连廊。
技艺密码:榫卯之间的民族史诗
鼓楼的灵魂,深藏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中。不用一钉一铁,仅凭榫卯咬合,便能筑起通高数十米的风雨桥、鼓楼。此外,还有吊脚木楼、寨门、井亭、戏台等建筑物。
通道侗族匠人以木为材,将天文地理、民族信仰凝于梁枋斗拱之间。这种“建筑界的易经”,让每一座鼓楼既是地理坐标,更是侗族文化的立体百科全书。
劳作中的侗族匠人。
2021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通道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古今交响:鼓楼精神的城市新生
华灯初上,舞水荡漾。榆树湾文旅商综合体,借旅发大会的东风,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活力。在这里,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峰鼓楼尤为引人瞩目。
雪峰鼓楼。
这座纯木结构的方形建筑仿若一棵参天杉树,重檐叠楼间尽显巍峨气势。它以榫卯技艺为骨,飞阁垂檐如宝塔般层层攀升,承载着侗族建筑智慧。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既庄重又灵动。游人穿梭其下,触摸木痕,能感知历史的温度;仰望精巧斗拱,可惊叹传统技艺的神奇。
夜色中的榆树湾。
沿河而建的步行街灯火通明,路面上映着暖黄的灯光,勾勒出古韵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风貌。街头艺人的吉他声婉转悠扬,非遗手作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游客,糖画、剪纸、陶艺体验让人流连忘返。沉浸式光影秀在建筑立面上徐徐展开,讲述着这片土地千年的文化脉络,引得观众频频驻足拍照。
交通指南
马田鼓楼、横岭鼓楼、阳烂鼓楼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可从县城自驾前往坪坦乡,沿途村落分布各鼓楼。
榆树湾文旅商综合体位于怀化市鹤城区,是夜游打卡出片的好地方。
鼓楼如同时光胶囊,封存着侗族“天人合一”的营造智慧。当古老的榫卯结构与现代文旅生态榫接,我们看见:真正的文物永不沉睡,它总在每一个时代找到新的语言。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雅如 唐秋彤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