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长沙与成都,两座以“烟火”闻名的城市,以山水为骨,烟火为魂,在舌尖与巷陌间烹煮出迥异的诗意美学,在自然、科技、美食、休闲的四维坐标中,共同演绎着现代化城市最鲜活、最“入味”的精神图谱。为此,红网转发《星星·散文诗》“城市一对一”专栏长沙篇,依次推出陈哲锋、闵晟、方雪梅、曾淑娟、张璞、苏启平等人诗作。
在星城的韵味与荣光中沉醉(组章)
文/曾淑娟
一杯奶茶,捧红了一座城
奶茶的涟漪陷入这场等待。
令我牵肠挂肚的,从来不是擦肩而过的遗憾,而是添加了文艺与潮流的“茶颜悦色”。
不知是唐诗宋词故意遗忘的一阕,还是国画蓄谋已久的暗恋,被国潮风浸润的奶茶,掺杂着绿茶的芬芳、果香的甜净、奶香的迷人。从嗅觉到触觉,从听觉到视觉,仿佛走远的时光回头在张望。
又想将这场等待打包带走。
走在一条条麻石铺就的路上,每喝一口,生活的甘甜与醇厚,在胃里打坐;每走一步,历史的厚重与温情,在耳边涤荡。
行走在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太平老街、四百多年历史的潮宗街、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坡子街,与手上沾染了古色古香的奶茶一样,似一场救赎,把我从高楼林立的喧嚣中剥离,沉浸于静谧、素朴的空间。
从石缝中穿过的繁华,敲醒古梦,领着我感受一座城市沸腾的脉搏。解放西、文和友、国金中心、火宫殿、杜甫江阁……这些必打卡的地方,在我寡淡的记忆里,皆如陈年老酒般,越品越醇,让我意犹未尽。
此刻,我拽着月光皎洁的衣角,目睹黄兴路上一场场精神抖擞的直播,在霓虹闪烁的摇摇晃晃里呐喊。
深夜喘息的,从来不是孤独与寂寞,而是不眠不休的热辣与滚烫,是时常勾引我的烟火气。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
与浏阳河轻轻依偎的马栏山,它已不是山,也没有传说的马。
时光划走了追星的过往,无数创意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就连“芒果马栏山”广场在这里也有了惊艳的名字——中国V谷。
声音在镜头前排列,数字得以孪生,虚虚拟拟的影像,以及过去与未来的对话,让人沉迷,梦与现实的相认,令人留恋。
一串串代码唤醒了沉睡的文物瑰宝,不断上演穿越重生的戏码,把创新裁成两节,一半留给历史,一半留给今天;把科技分成两半,一半留给本土,一半留给国际。
漫步在绿草茵茵的文创公园,几个稚嫩的孩童,跑出了童年的快乐。有趣的雕塑面前,少年握着相机对着妙龄的少女,拍出了时尚的魅力。
抬头仰望,阳光正在抚摸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如此澄明、鲜亮。
传说的马栏山,不只是一种传说,它还有成千上万个创业者历经千锤百炼迎风而立的身姿,还有无数新媒体蓄势待发迎浪向前的靓影。
它们正与浏阳河这第八道湾一起,翻腾追逐,共赴更广阔的新天地。
金色的波粼,正是星城声生不息不朽的诗篇。
梅溪湖国际艺术文化中心
恰如一朵朵盛开的芙蓉花的模样,将芙蓉国的古老历史,装订在了梅溪湖畔高雅的册页上。
它总是吸引很多画家和摄影家、戏剧家。当然,还有许多像我一样的路人。
不得不佩服“建筑女王”扎哈·哈迪德的作品,连续的曲面与流线型结构,把我陈旧的心事抚平,陷入了一场科幻的新梦境。
中庭漩涡楼梯、屋顶花园以及数字光影走廊,我要把它们一一带走。连同黄昏时,整个建筑的倒影,都要在记忆里铺满。
静坐在梅溪湖畔,也能感受到它的迷人,与湖水一般,随风,吹起的涟漪,正同四处的流景,互诉爱慕。
夜晚的灯光秀与音乐喷泉的交合,像是燃烧的火焰,吐露的律动,时高时低,时缓时急,足以将整个世界的喧嚣俘获。
空气中流动的音符,在忽明忽暗的夜色下航行,陶醉了所有渴望唯美与浪漫的灵魂。
瞬间或永恒,我慌忙捂住内心的沉醉,留下眼里映照的恋恋不舍。
经开区的抒情
被青绿点缀的工业园区,它身披商四羊方尊的青铜制造之光,在数千年湖湘文化的浇灌中夺目。
当人才与科技有了亲密接触,当轻盈的AI算法与坚硬的金属共生,每一句高呼的“世界工程机械之都”,铿锵又自豪。
很多人背着行囊走了进去。有的,站在一堆钢铁面前,敲打着青春。有的,站在流水般的拼装面前,挥洒着血泪,折叠着岁月。
那些把青春交给钢铁的,将会历经千百遍的锻造,浇筑顽强意志。
站在整齐、巨大的摇臂机面前,任由瞳孔里的崇拜放大。端坐在大地的一部分,是扎根在人们骨子的不屈。向上延伸的一部分,是无数焊花拼接的雄心壮志。
很多工程机械走了出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以及一些开创行业先河的新秀,执笔新的构思与设想,在经开区这张偌大的宣纸上,画出密密麻麻的图景。
生命的意义,也是不断地创造与生产。
(原载于《星星·散文诗》2025年8期)
来源:红网
作者:曾淑娟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