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态文学丨石绍河:水边的灵物

来源:红网 作者:石绍河 编辑:施文 2025-05-13 11:33:23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ING_19067_16231_副本.jpg

水边的灵物

文/石绍河

上善若水。人喜欢傍水而居、逐水而聚。万物皆这样。

我散步的主要去处是郁水河堤。那里青草蔓发、柳影婆娑、空气清新、河水清亮,还有灵醒的鸟儿在起落追逐、嬉戏觅食,释放天性、展示性,有天然的妙趣乐趣。

水边看到最多的是白鹭的身影。一年四季都有,几乎天天见面。一只、两只,或一群,站在水中、蹲在岸边、飞在空中,与洗衣的、洗菜的、钓鱼的、散步的人友好相处,共享河流的福利。这种鸟通身雪白,颈细腿长,颜值很高。远远看见水边一个两个白亮白亮的点,就知道是白鹭。在水边觅食,它扬起翅膀或拖着修长的腿,步履轻盈稳健,看到目标,长迅速出击,发出“嗒嗒”的水响。遇到几只白鹭在一起,它们也会互相抢夺食物,一只白鹭从水中叼出一条小鱼或泥鳅,还没来得及吞下,另一只白鹭冷不防从侧面袭击,叼着食物的白鹭仓促间快跑或飞走。有时出现食物滑落的意外,双方都白忙活一场,又去重新寻找。白鹭展翅起飞时,偶尔会“嘎嘎”叫几声,声音粗犷低沉,简单扼要,老远都能听到。飞行时,头缩回到肩背处,颈向下曲成袋状,两脚向后伸得平直。到一定高度后,平行飞行,遇大桥、电线等障碍物,迅速降低或抬升高度,从桥洞桥上或线下线上穿过,丝毫不影响速度。降落时,还有二十来米,翅膀停止鼓动,翅膀上扬兜风滑行,像一片树叶飘落,翩翩然,落点稳准,不拖泥带水。高兴时,几只白鹭在水面上凌空起舞,扇动翅膀,忽起忽落,上下盘旋,左右翻转,舞姿优美。更多的时候,白鹭喜欢独自单腿站立在水中或裸露的石头上,背对河堤面朝流水,披一袭白色大氅,闲适高雅,仙风道骨,像哲学家,也像参禅者。它在闭目养神,还是欣赏流水,抑或思考问题,我猜不透看不出。它的“金鸡独立”功夫了得!我走过去很远,回头看它,还是那个姿势。暗暗佩服它的定力。

更多的时候,白鹭都是单独行动,同一河段,即使有几只白鹭,都隔着一段距离,互相不认识似的。“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我看见一只白鹭从下游往上游飞,落在左右岸两个钓鱼人的下方,站在水边一块石头上,定定地注视着流水,观察水下的动静,随时准备出击。我忽然发现,它和钓鱼人形成一个大大的等边三角形,都在为了水中的鱼儿专注地看着河面。钓鱼人是两只白鹭,白鹭是个钓鱼人,人一体。化用宋代理学家邵雍的话,以人徇鹭,则人亦鹭也;以鹭徇人,则亦人也。人鹭皆致,意由是明,万物合一。

河堤下阴凉处,经常有人在那里敲锣打鼓,练习唢呐长号,“叮叮咚咚,呜呜啦啦”。白鹭站在水边不远处,伸着脖子歪着脑袋听,仔细鉴别优劣,痴迷受用的样子,完全是一个称职的听众或评委。有人走到水边,它也只是往前跳一跳或走几步,继续听鼓声锣声和号声。我恍然明白,白鹭是天才的舞蹈家,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它是真懂音乐的。人类的一些艺术表达直接脱胎于鸟鸣的旋律,鸟语人声,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形式繁复,委婉迷人。白鹭应该深谙其道。

一次,我看见一只白鹭从下游飞来,飞着飞着,画了一圆圈,再往上游飞去。循着它的轨迹比画,就是在空中挽了一个看不见的大大的吉祥结。这如同我们小时候,常常把乡下一种叫梦花树(学名结香)的柔韧枝条,打上大大小小的结一样。相传在花树上打结,就有好梦美梦,梦中的愿望就能实现。结香称为爱情树,花语是喜结连枝。春和景明,春风骀荡,白鹭在空中打结,也在追求爱情表达爱意么?也想好梦成真么?

去年秋天,我去参加母校六十周年校庆,坐在临河的操场上,听领导和校友讲话。突然看见一群白鹭从水边腾空而起,鼓动翅膀从会场上空列队优雅地飞过,翅膀下是蓝莹莹如玉带的河水,背后是稳重的青山,头上是悠悠白云和湛蓝的天空,实在是一幅水墨画,一首抒情诗。这样的画面和场景,油然蹦出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还有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事后,大家讲了什么,一句也没有记住,唯有这画面深深嵌入脑海。看到下面乌泱泱的人群,它们一定奇怪人间哪有那么多的活动和形式。人远不如一只白鹭自由自在。

䴙䴘是我在水边经常见到的灵物,十分活泼。这个名字大家都很陌生,但说起“油鸭”或“油葫芦”的俗名,很多人知道是一种水鸟,鸭脚连尾,不能陆行,常在水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南方湖溪多有之。似野鸭而小,苍白文,多脂味美。冬月取之。其类甚多。”据说䴙䴘膏是刀剑最好的防锈剂,有诗云:“马衔苜蓿叶,剑莹䴙䴘膏。”䴙䴘膏还可治耳聋。

䴙䴘翅膀短尖不善飞,却善于潜水捕鱼。郁水河里平缓的区域,经常看到它们三五成群或单独活动。它们在水中可以静止不动,也可以逆流而上,队形有时一字排开,有时一条直线,有时人字形或波浪形,有时也杂乱无章。我常常驻足观察它们潜水,默默数了一下时间,最长的一次可达三十秒,可以连续潜水,不愧为潜水能手。出水后,稍稍一抖,身上干净利索,没有水珠。

有一回,我在河堤上走,把头探出护栏朝河里张望,堤脚水边一只正在游弋的小䴙䴘,也许感觉到了危险,反应机灵,马上拍打着短小的翅膀,脚踩着水面,“啪啪啪”地往对岸逃,如一只响箭脱弦而出,身后留下一长串圆形波纹,一圈一圈漾开,像孩子用石头打水漂的涟漪。只几秒钟,就到了对岸,那河面估摸有二十来米,速度惊人。

我去接小外孙放学回家,时间尚早,便去澧水和郁水交汇处溜达。夕阳西下,映红了两水交汇的宽阔河面。几十只䴙䴘在金色的水面上游弋嬉戏,波纹折射着夕阳柔和的光线,浮光耀金,如一面巨型凹凸镜闪闪发亮。䴙䴘扎进波光深处,带起一串串银色的气泡,恍若星星坠落水中。一些䴙䴘格外兴奋,不停地在水面上快速游走奔跑,拉出长长的波纹,形成一条条晶亮的光带,纵横交错,此起彼伏,玄幻迷离,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都差点误了时间。

我在一片水域发现四只䴙䴘,看个头,应该是四兄妹,天天在这里戏水觅食。有太阳的日子,它们会爬上裸露的石头,蹲在上面晒太阳。对人保持着高度警惕,稍微走近或发出大点的声音,就会马上站起来跳下水游走。后来连续几天,在这里只看见三只䴙䴘,我猜测另一只可能走散了,也可能遭到了意外,永远回不到这个小集体了。心里有些不好受,无端地为这些小生命牵挂。

白鹡鸰不能下水捕食,却也喜欢在水边蹦蹦跳跳,是一种灵动可爱的小鸟。这鸟前额、脸颊和下体都是白色,而头顶、后颈和胸部是黑色,背部和肩部黑色或灰色,尾巴长而窄且呈黑色,两对外侧尾羽白色,双翅有白色斑纹。黑白分明,颜色简单。它有别名“白面鸟”或“点水雀”,倒也形象生动。白鹡鸰身材瘦长,十分机灵。时常在地上走动,两条腿迈着小碎步,滴溜滴溜走得飞快,跟麻雀走路一样。尾巴摆动幅度很大。它并不怕人,有时离人很近也不飞走,偶尔还回头张望,给人抛个媚眼。振翅飞行时,发出“叽叽”的细声,落地尾巴一翘一垂,如是几番,借以保持身体平衡。古人认为,白鹡鸰“飞则鸣,行则摇,有急难之意。”以此象征兄弟友爱之情。

白鹡鸰多是单独行动,很少看到成群结队的。它飞行速度也很快,“嗖”地一下,从树上飞到水边,又“嗖”地一下,从此岸飞到彼岸。飞行轨迹成波浪形,忽高忽低,忽上忽下,形成大小不一的波峰浪谷。消闲的时候,它站在子堤或石头上,翅膀微微抬起,用头和嘴仔细梳理羽毛,动作轻柔而自然。有时,它把一侧翅膀打开,一只腿抬起,就像练习当下流行的瑜伽,享受好时光慢时光。

它下不了水,对水是心生向往的,在水上飞行时经常用足点水,激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犹如蜻蜓点水。我曾经看到一只白鹡鸰,站在水中的一块石头上,看着旁边戏水的䴙䴘,流露出羡慕的神情。呆呆地久久不愿离去,恨不得自己下去畅游一番。

水边的灵物除了白鹭、䴙䴘、白鹡鸰,还有成双成对的红嘴蓝鹊,橄榄色的绣眼鸟,叽叽喳喳的麻雀,歌声嘹亮的乌鸫等。它们让这个世界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多情。人的心路和小鸟的轨迹,在粼粼的河水中重叠交集,奔流不息的河水成为连接万物的经脉,休戚与共,一荣俱荣。共同友好相处,就会天天心里敞亮,岁月静好,无欲无求,烦恼顿消。这样的日子别提有多好。

石绍河,苗族,中国作协会员,张家界市作协主席,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已出版散文集《清泉石上流》《大地语文》。

图片

来源:红网

作者:石绍河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949/57/1495209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