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态文学丨田伍清:油菜花里的乡愁

来源:红网 作者:田伍清 编辑:施文 2025-05-21 15:42:04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千库网_春天唯美油菜花田花海摄影图_摄影图编号36350_副本.jpg

油菜花里的乡愁

文/田伍清

我的家乡,隐匿于县城西南郊外的大山深处。村前,有一片肥沃的田野,承载着漫长岁月的农耕记忆。

在这片丘陵山区里,先辈们以刀耕火种的方式,开启了与土地的不解之缘。集体时期,生产队的牛群、农户家中的猪羊,它们的粪便在村民们的悉心收集下,倒入茅坑发酵沤烂,化作滋养土地的珍贵肥料。每到耕种时节,农家肥便被一担担均匀地施撒在土壤里,为农作物的生长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持续不断地劳作,孕育了这片黑褐色的沃土。这些土壤质地疏松,酸碱平衡,加上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滋养,四季分明,冬季虽冷,但雨水充沛,为油菜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油菜,学名芸薹,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南方农村最为常见的农作物之一,分春油菜和冬油菜。家乡的油菜属于冬油菜,村民们在秋收完毕、谷粒归仓后,趁着冬季农田闲置,赶牛将稻田重新翻耕一遍,整出整齐的田垄,每隔约12厘米左右掏一个碗口大小的土窝,满怀期待地将油菜种子播撒其中,每窝3-5粒,这些微小的种子,宛如沉睡的希望之星,在土壤中静待雨水和阳光来唤醒。

大约一个星期后,看似平凡的种子开启了神奇蜕变。它们破土而出,纤细的嫩茎顶着两瓣叶片,在细雨的润泽和阳光的轻抚下,舒展着嫩绿的身姿,开始散叶、现蕾、抽薹、分蘖、开花,仅仅三个多月,便汇聚成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海,那灿烂的金黄如汹涌的潮水,似乎要将整个村庄染成一幅绚丽的金色画卷。

今年三月中旬的一天,我回到了老家。去年冬天一直没下雪,天气格外暖和,今年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早,山间的樱桃花早早地就开了,一团团的,红白相间点缀在万绿丛中。油菜抽薹、开花,速度更快,村庄前的一丘丘油菜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阳光笼罩着田野,微风拂过,层层花浪翻涌,香气弥漫。

在这片花海中,蜜蜂在花丛间忙碌穿梭,嗡嗡的声音像是它们奏响的劳动乐章,它们是大自然的勤劳使者,在油菜花里采集着甜蜜。几只蝴蝶如同身着花裙子的小姑娘,在花间嬉笑捉迷藏,为这片花海增添了灵动的气息。田埂上,几个少年手持竹竿,追逐着蜻蜓与蝴蝶,惊得蝴蝶一头扎进花丛,瞬间没了踪迹,让人不禁想起宋代杨万里笔下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南来的燕子,轻盈地掠过花海,嘴衔春泥,停歇在农家的屋檐上,啾啾的叫声,仿佛在向主人倾诉着春天归来的喜悦。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四月中旬花期一过,油菜开始结荚结籽,一串串细长、装满“宝藏”的绿色豆荚披挂在枝条上。它们褪去了往日黄花闺女般的靓丽,像身怀六甲的腼腆少妇,微微勾着头,与风儿低声细语,像在诉说自己怀孕的喜悦。

到了五月中旬,就迎来了油菜收割的季节。村民们先将油菜割倒,晾晒数日后,趁着天晴,放入斛桶里,或是摊在铺着被单的地面上碾打脱粒,再去壳、扬净,晒干后,便可准备榨油了。家乡的菜籽油,口感醇厚,香气扑鼻,是家乡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食用油。这菜籽油,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家乡记忆的载体,每一滴都饱含着家乡的味道。

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我走向二叔的家。

“二叔!”看见站在屋门口的二叔,我挥手喊道。

“哎!”听见我的喊声,二叔老远迎了过来。

二叔和二婶同我的父母一样,一辈子只知道耕田种地,守着村前那几亩田土。养头牛、养几头猪、养几只鸡鸭,只为挣点油盐柴米钱,和供养孩子读书,应付人情世故等日常生活开销,这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和自然生存的本能。自从父母离世后,他俩便成了家族中我最亲近的人。他们的勤劳与贤惠,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二婶一见到我,便急忙走进厨房忙碌起来。不多时,辣椒炒腊肉、凉拌香椿、韭菜炒鸡蛋、小炒青菜、豌豆汤,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摆满了一桌。尤其是那一片片肥而不腻的腊肉,入口的瞬间,味蕾就被醇厚的美味点燃。每一口,都饱含着对家乡味道的深深眷恋。

二婶告诉我,这些蔬菜都是用自家产的菜籽油炒的,叫我放心吃。我赶忙说菜好吃,合我的口味,说二婶的厨艺完全可以和城里的大厨师媲美。听我夸她,二婶笑得像个孩子。

因着这份喜爱,我几乎不去购买市场上的食用油。妻子买来两个大瓷缸,每个能装五十斤,两个加起来就是一百斤,一年四季,吃的都是老家的菜籽油。这不仅让我品尝到了家乡的独特美味,更让我享受到了健康的生活。二叔还说,家乡榨出来的菜籽油不掺假,纯正。周边许多人,甚至远一点的城里人都慕名前来争相购买,每年新榨的菜籽油,除了自己留一部分食用外,剩余的都不够卖,成了抢手货。家乡的菜籽油不仅满足村民自家食用,还能卖出一部分换来现金,为村民们创造出经济收入。油菜花不仅赋予了家乡无尽的生机与美丽,也为家乡父老乡亲的生活带来了收获和希望。

饭后,二叔带我来到村前,看他和二婶亲手种植的油菜地。二叔两手叉腰站在田埂上,望着那一团团密密匝匝的油菜花,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他告诉我,种植的这些油菜的种子,都是直接到村委会免费领取的,不花一分钱。他感叹着,现在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真是好啊!如同滋润油菜花的春雨,为老百姓做实事,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二叔说,过几天等把农活忙清了,他和二婶把牛棚里的牛粪、猪圈里的猪粪打扫一番,统统挑到村旁的沙地和田地里,这些天然的农家肥,对改良土壤有很好的帮助作用,非常适合禾苗、蔬菜、苞谷、油菜等农作物生长。明年他还要把村庄前后那些荒了的坡地和田地耕种出来,也栽上油菜。等到油菜花开的季节,村庄就像一个大花园,更美。

临别之际,二叔送我上车。二婶匆匆赶来,把一个装得满满的蛇皮袋拽上车。我往袋子里一看,里面有几把香椿、蕨菜、野胡葱,还有一块腊肉和一小桶菜籽油。二婶说,这段时间香椿、蕨菜、野胡葱,山坡上多得是。这些极普通的山货,到了城里可是山珍,买起来贵得很呐。二婶的热情我无法拒绝,心里满是感激。

返程的路上,我推开车窗,任清新的空气与油菜花的芬芳肆意涌入。望着那一片片朴实无华的油菜花,心中涌起对家乡无尽的眷恋。家乡的油菜花,将永远盛开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也成为我难以忘怀的乡愁。

田伍清,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会员,凤凰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长沙晚报》《凤凰》《中国乡村》《乡土作家》《寓言文学》等报刊媒体。

图片

来源:红网

作者:田伍清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949/65/1497602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