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散文丨木木:东游记

来源:红网 作者:木木 编辑:施文 2025-05-07 17:31:06
时刻新闻
—分享—

????_20180625094326.jpg

千库网_黄山雪松山峦美景_摄影图编号20617089_副本.png

东游记

——一场没有目的地的治愈之旅

文/木木

“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路上。”这句话像一粒种子,落在我们8个人的心间。“五一”假期,远离钢筋水泥的丛林,去看山见水,去寻人间烟火,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景。

没有攻略,没有目的地,两台车就这样载着我们向东驶去。车窗外的钢铁森林渐渐褪去,我知道,我们正在逃离的不仅是城市,更是那种被日程表绑架的生活。

打开网络平台,“靖安”这个地名跳进视线时,我嗅到了“此处心安是吾乡”的味道。导航显示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一路上,道路两旁的香樟树在风中摇曳,干净的柏油马路在号召前行。摇下车窗的瞬间,山野的清新争先恐后涌了进来,深吸一口气,全是自由与松弛的味道。

刘先生认真宣布:“第一站,靖安县人民政府。”

这座小城的朴素令人惊讶。一张大鲵山森林探险乐园门票换来的是上万负氧离子的洗礼,木栈道在脚下发出悦耳的吱呀声,玻璃栈道上的尖叫与欢笑持续在山间缭绕。

黄昏时分,我执意要住进港背村的农家。孩子们在洁净的地板上打滚,仰着脸问我:“妈妈,这是不是外婆家?”

河水绕着村落蜿蜒,倒映着晚霞的颜色比油画还要鲜艳,古老大树上垂下的秋千荡漾着整个童年,河堤两岸浓得化不开的绿意,像是闯入了宫崎骏笔下会呼吸的通话。我和杨老师忙着在光影里换装,三套衣裳轮番登场,最是不敢辜负了每一帧稍纵即逝的魔法时刻。

夜晚的蛙鸣像大自然的摇篮曲,久违的黑暗如此清澈,仿佛能听见星星眨眼的声音。躺在老式雕花木床上,突然明白什么叫“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第二天被阳光“叫醒”,我问先生:“今夕是何年?”他微笑顿了顿:“娘子,该起床用早膳了。”在这优美惬意的晨光中,连时光都变得懒洋洋的,仿佛能听见幸福在咕嘟咕嘟地冒泡。

午饭后,我们继续一路向东。三岁的儿子对着村庄挥手说“拜拜”时,我看见了他眼睛里闪过和我一样的不舍。

路过中华传统文化园的飞檐斗拱让我们流连到日影西斜。杨老师突然提议去官山“洗肺”,我们欣然前往,一路大道平坦,拐入山区后,导航显示只需9分钟即可到达景区。

千年古树从车窗外掠过,成群的牛羊抬头“欢迎”,整齐的柴垛让我幻想着即将享用的柴火饭。

然而天色渐暗,人烟稀少,山路像被施了魔法的绸带,怎么也走不到尽头。手机没有信号。右边是深不见底的河流,左边是连绵群山,古树张牙舞爪地投下阴影。在孩子的啜泣声中,我紧紧搂住他们,看着导航上固执的“剩余8分钟”。

车顶突然传来“砰”的一声,孩子们害怕地问:“妈妈,是什么声音?”我强作镇定:“没事,是树枝。”先生眉头紧锁,全神贯注地握着方向盘:“大不了睡车上,官山今晚一定要去。”

似乎是盘旋了一个小时,终于,灯光刺破黑暗,我们像遇难的船员看见了灯塔。一栋楼里亮着微光,可当我们询问食宿时,得到的回答却是“还有很远很远”。正当绝望之际,房间里传出了人声,我鼓起勇气询问,没想到主人家微笑着:“一起吃点吧!”

“一起吃点吧”,就这一句话,让8个饥肠辘辘的旅人差点红了眼眶。

那是一顿难忘的晚餐。真巧,主人恰好也是长沙人,热情给我们添菜斟酒。席间谈笑风生,我们聊景点旅游、说工作、谈生活,宛如旧友重逢。临别时,小姑娘直呼:“世上还是好人多。”

回程时,山路突然变得顺畅。9分钟就是9分钟,仿佛先前的曲折只是集体幻觉。那一晚,不知是旅途劳顿,还是微醺的酒意,抑或是这难得的人生际遇,我睡得格外香甜。

几天后,公众号推送里赫然出现萍乡市某乡长带队在山区值班,那张熟悉的面孔让我恍然大悟——哪有那么多巧合,这位陪我们吃饭的“老乡”分明就是乡长呀,为让我们安心吃饭,他编下了善意的谎言,给了初识间的最大的心安和体面,就像官山传说中能带来官运的红臀猴,给这场意外镀上了温暖的釉彩。

而这份温暖,也成为了我们人生中永恒的感动,激励鼓舞着孩子们成为善良而有力量的人。

就如肖先生所说,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就像那些萍水相逢的温暖,终究会成为照亮前路的星光。

来源:红网

作者:木木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949/99/1493627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