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五部精品剧目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 将角逐文华奖

来源:红网 作者:李长宏 编辑:唐雨欣 2025-10-11 21:07:1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1日讯(记者 李长宏)文艺湘军,重磅出击!10月11日至25日,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话剧《沧浪之水》、邵阳花鼓小戏《提灯正传》、皮影小戏《鸬鹚出逃记》及湘剧小戏《一盏摊灯》五部舞台艺术精品集结成军,赴成都、重庆、德阳等地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并角逐第十八届文华奖,向中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发起冲击。

两部大戏:聚焦时代镜像,书写人生百态

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作为一部植根传统、关照现实的古装轻喜剧,通过明朝时期农民蔡坤山与皇帝“遇饭”的奇遇,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展现官场百态,弘扬“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该剧曾两度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入选文旅部重点创作剧目,先后斩获第24届曹禺剧本奖、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荣誉,2023年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

图片1.jpg

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

话剧《沧浪之水》改编自阎真同名小说,以写实手法讲述主人公池大为如何在官场沉浮中坚守初心,完成从理想青年到实干家的蜕变。全剧以24把小方凳、一盏老油灯构建写意舞台,叙事一气呵成,堪称一部“会走路的时代镜像”。作品三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受邀参加“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在“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中获“优秀剧目”奖,并夺得第八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复排剧目奖”,编剧荣获第二十四届曹禺剧本奖提名。

图片2.jpg

话剧《沧浪之水》。

三部小剧:彰显人性光辉,创新非遗表达

邵阳花鼓小戏《提灯正传》聚焦市井生活,讲述出租屋内小夫妻“跑路”与房东查房之间由误解到理解的情感转变,以小见大,展现人间温情。该剧多次打磨提升,曾获“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作品”及“全国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2025年“以人带戏”指导扶持项目。

图片3.jpg

邵阳花鼓小戏《提灯正传》。

皮影小戏《鸬鹚出逃记》是传统皮影艺术与现代审美元素融合的代表作。通过一只名为“铜颈”的鸬鹚追求自由与救赎的故事,刻画了渔夫质朴善良的形象。该剧巧妙融合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皮影表演,既保留非遗韵味,又赋予其时代新意,曾获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创作资助,2024年荣获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优秀剧(节)目”奖、第九届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传承展演“最佳技艺传承”奖,并参加了由文旅部主办的“为人民绽放”——国家艺术基金优秀资助节目展演。

图片4.jpg

皮影小戏《鸬鹚出逃记》。

湘剧小戏《一盏摊灯》以一位盲女与一盏摊灯的温暖故事,传递人性光芒与社会正能量。该剧创新采用“文戏武唱”的表现形式,为传统湘剧注入新的活力,曾获第七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小剧目奖、第九届中国剧协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组委会特别推荐剧目”、2023年入选文旅部全国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2024年获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作品奖。

图片5.jpg

湘剧小戏《一盏摊灯》。

五部作品,题材横跨古今,形式囊括地方戏曲、话剧与非遗皮影,它们共同勾勒出文艺湘军的清晰面貌:扎根传统,却不拘古法;关注现实,更心怀温暖。

金秋十月,湘音汇聚巴蜀,艺术之花将在文华奖的舞台上绚丽绽放,为新时代文艺百花园增添一抹亮丽的“湖南印记”。

来源:红网

作者:李长宏

编辑:唐雨欣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954/55/153454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