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诗简(组诗)
◎雪峰山索道
缆车在云雾里穿行
那些习惯抬头仰望的人
一个个低下头来
雪峰山的连绵和陡峭便有了新高度
天和地也重新划出一条界线
你我仍是凡人
要克服恐高之症
要借助天光驱散迷雾
再放眼看,这澄澈人间
寻道岂在山中
问天不如求索
◎穿岩山记
在爬穿岩山时你我谈及艺术
也谈到诗歌的生长
就好比沿途的一株绿植
以至在玻璃栈道上漫步时
你我如此高蹈,又如此淡定
仿佛悬空只是想象的一种
而柔软有时比坚硬更具穿透力
对此,二都河蛰伏于山脚
不作任何评论
◎沅水边
几只蓝色的铁皮船停靠在岸边
如同一群趋光的鱼
它们在分食什么
沅水由此放慢脚步
凡是被秋色浸染的
它都会原样保存
一切都如此完好
连同所有的意外
也都合乎情理
譬如我来到这里
轻叹一声
放下幽古之思
◎枫香瑶寨
长桌宴上的瓜箪酒
已化身为高山流水
之后,暮色中的枫香瑶寨
被一堆篝火点亮
竹竿开始跳舞
兔子开始跳舞
苹果开始跳舞
我也学着跳
在花瑶姑娘们的山歌中跳
在无人机盘旋下的空地上跳
跳自然之舞
跳万物之舞
跳灵魂之舞
月亮也在天上跳
它不再孤独
◎龙标胜迹
一扇石门的尽头是浮雕
它在倾斜中敞开自己
它的敞开里没有尽头
而一条石阶的尽头是沅水
堤岸上的柳丝将鸟雀弹向天空
尚未散去的薄雾仍在林中徘徊
我站在鎏金匾额的芙蓉楼前
看碧波荡漾,远山沉静如斯
一轮新阳正将它的金辉
从云端里泼洒下来
仿佛那些远逝的事物
会跟着一起闪现,仿佛我
早已看惯人世间的悲欣
而此刻我怀抱的是一座花园
清风吹拂,你只能看见
我伸出墙外的枝叶
它们微微发颤
或轻轻摇曳
◎高庙遗址
直到七千八百年后的今天
我乘坐的游船泊在高庙遗址码头
泊在一只凤鸟的鸣叫声里
沅水岸边燃起的火堆从未熄灭
那些打磨石器的先人,用烧制的白陶
盛水,盛月光,盛稻种的化石
仿佛时间是烧不尽的燃料
万物生长,总是难逃灰烬的命运
还有遗忘,来自不断的流逝
唯有这用来祭祀的坑道和残片
在人心里,一次次复原
◎黔阳古城
不只是嗦粉,喝茶,聊天
得往黔阳古城的深处走
这里的每一条巷子
都是消磨时光的高手
那些南来的,北往的
曾在这里聚集
他们的船早已开走
空气中除了桐油的香
他们的腔调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我在城内走了很久,这幽深
我不入会馆,也不戴傩面
㵲水在这里交汇成沅水
我只为去王昌龄的诗中
寻找那个前世的友人
◎榆树湾之夜
曾经是一片榆树林
由一道水湾守护
如今是灯光的盛宴
被人潮的汹涌簇拥
那个四处观望的人
那个回头一笑的人
都没有弄丢自己
他们在楼宇和人群中穿行
惊叹于水中倒影的世界
然后他们也像水一样
在某一个指定的地点
汇流到一起
他们一个叫太平溪
一个叫㵲水
◎芋头古侗寨
男子吹响芦笙,女子唱起侗歌
喝拦门酒是进入寨子的通行证
沿途,有晒秋的辣椒、南瓜、玉米
它们在木架支起的箕团上
用我听不懂的侗语交谈
轻易就喝醉的是此刻的夕阳
它红着脸,正一步步迈下石阶
那些爬上石阶的人
聚集在木楼前舂糍粑
空气中弥漫着黄豆粉的香
如果可以,我想在这里住下来
如果可以,就让一切保持原样
在离开这里之前
我什么也不忍带走
如同我什么也不敢留下
◎安江农校
珊瑚树夹道相迎
再往前走
阳光也有深水区
这里是安江农校
金黄,是它赋予梦想唯一的色彩
用来普照大地和众生
此刻我躬身于一株抽穗的稻子前
向一个人和他带领的一群人致敬
向所有造福人类的梦想致敬
多么羞愧,我的梦想很小
还不足以照见自己
梦天岚,本名谭伟雄,祖籍湖南邵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批入选湖南省文艺扶持人才三百工程文艺家。有小说、诗歌、散文、评论数百篇发表于《人民文学》《星星》《诗刊》《芙蓉》《长江文艺》《天涯》《山花》《散文》《散文选刊》等近百种期刊,诗歌入选数十种年度排行榜和年度选本。著有历史人物传记《老子》《周敦颐》《王夫之》《蔡伦》《范缜传》等,其中《老子》英文版在国外出版,《周敦颐》(繁体中文版)在香港印行。另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单边楼》、散文集《屋檐三境》、长诗《神秘园》、散文诗集《比月色更美》、短诗集《屋顶上的藤萝》《莫须有镇》等。获2023年度全国十佳散文诗人,第七届栗山诗歌奖等。现供职于湖南省诗歌学会。
来源:红网
作者:梦天岚
编辑:史凌松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