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随笔丨刘哲旋:静默的显影——观《南京照相馆》有感

来源:红网 作者:刘哲旋 编辑:符环宇 2025-08-11 19:11:34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180625094326.jpg

微信图片_2025-08-11_191333_740.png

静默的显影——观《南京照相馆》有感

文/刘哲旋

南京城破,照相馆的橱窗映着硝烟。照相馆的暗房,成了废墟里最倔强的“眼睛”。

《南京照相馆》的镜头如一把钝刀,再一次向世界缓慢地剖开了历史的真相,日本到现在都在试图掩盖的真相,这段真相通过显影液在照片上完成定格,当银幕暗下,我们应当时刻铭记那些画面、那些声音……因为记住,是让历史永不重蹈。

“快门按下只需一瞬,可有些影子,一辈子洗不干净。”老金的手在刺刀前稳得出奇。“咔嚓”一声,照片的方寸之间,定格的是人间至暖与至寒的交锋。暗房里,显影的药水缓缓流淌,底片上显出现的是一张张脸——母亲紧抱婴儿的臂弯,老人佝偻却不肯低下的脊背,孩子天真懵懂的笑容。这些影子不是相纸上的污渍,而是渗进土地的血,是几十年后仍能灼伤眼睛的光。

“照片能褪色,但历史不会——它只是等有人翻开。”这句低语,是对遗忘最沉痛的控诉。那些被撕扯的底片,那些在战火中侥幸存留的影像,不是冷冰冰的证据,而是一个个没有讲完的故事。“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当后人以虔诚之心“翻开”这些血泪相片,沉睡的真相便在灵魂深处轰然喷发。

“好好干,完了给你通行证。”日军摄影师伊藤举着相机,笑容温和。阿昌看着他,紧紧攥起拳头。同一个人,拍屠杀照的时候眼中透着狼性,拍“亲善照”时伪善地笑得像“菩萨”。当伊藤的手枪冰冷地抵住阿昌的头,疯狂地咆哮着“交出底片!”,阿昌从牙缝中艰难挤出话语:“我们不是朋友!”如同锋利的冰锥,直刺人心。老金最终抄起定影液,狠狠地泼向伊藤的脸——有些血海深仇,岁月无法抚平;有些滔天罪恶,永远不配得到原谅。

“把底片带出去,要带出去!”底片成了最危险的物件。日军烧毁“不许可”的照片时,照相馆里的人终于明白:“他们在造假!”老金、阿昌、戏子毓秀拼了命把真实的底片藏进箱子、缝进衣角。这些真实的影像,最终成了撕开日本侵略者伪装的“京字第一号证据”,像一把刀,划开谎言的面皮。

“北平故宫、天津劝业场、杭州柳浪闻莺、上海城隍庙、武汉黄鹤楼、万里长城……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照相馆里泛黄的背景布在缓缓翻动,每一处名胜都像在无声血泣,两张通行证被攥出褶皱,塞进女人颤抖的手中——活下去,带着孩子的眼睛,替死去的人看尽这山河。银幕上的他们笑着指认风景——有些土地注定要用血来显影,有些离别从来不敢说重逢。

“老子是拍照片的!新年咯!给你们拍张照片!”电影结尾,老金在牺牲前吼道。这不是告别,而是把显影的使命递到我们手中。守护“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誓言,铭记那声“永远不是朋友”的宣告,让“铁证如山”的相册永远敞开——这是我们承接的血脉责任!

历史,是一张未完成的底片。我们每个人,都是显影的人。

来源:红网

作者:刘哲旋

编辑:符环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nograb/646942/55/151942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