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随笔丨洪樱:竭尽全力

来源:红网 作者:洪樱 编辑:施文 2025-08-15 16:10:46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180625094326.jpg

千库网_春天清晨小草希望自然风景摄影图_摄影图编号13257_副本.jpg

竭尽全力

文/洪樱

窗台上的茉莉又开了。素白的花瓣凝着晨露,像昨夜未干的泪,又像时光轻轻呵出的一口气。他记得她最爱这抹清香,便在黎明采下最鲜嫩的那朵,搁在她梳妆台的青瓷妆盒里。妆盒是旧物,边缘有一道细纹,蜿蜒如他们共度的岁月里那些隐秘的裂痕——不深,却让彼此更懂珍惜。

他总在深夜归来。钥匙转动锁孔的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坠地,却总能惊醒她浅眠的梦。她知道是他,进门前刻意放轻脚步,像怕踩碎一地月光。门开了,一缕微光漏进来,又迅速被夜色吞没。他摸黑换了鞋,将公文包轻轻放在角落,然后站在卧室门口,借着月光看她蜷缩的轮廓。

这样的夜已重复了三年零四个月。她数过,他鞋底的泥印从玄关到床畔正好七步,每一步都克制着声响,仿佛怕惊扰了时光。有时她假寐,听到他屏住呼吸;有时她翻身,他便立刻贴近,带着夜风的凉意和西装上未散的咖啡苦香。

“还没睡?”他声音沙哑,手指拂过她散在枕上的发丝。

“在等你。”她向里挪了挪,让出半张床的温暖。

他躺下时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像紧绷的弦终于得到片刻松弛。她知道他累,眼下的青黑像淡墨晕染的山水,指节因长年敲击键盘而微微凸起。可即便这样,他仍记得她提过的每一件小事——上周随口说想读的书、昨天偶然提起的蛋糕店、三年前蜜月时喝过的那种红茶。它们会突然出现在餐桌上、枕头边,像无声的告白。

她抚过他眉间的褶皱:“别总惦记这些,我不要你那么累。”话虽如此,心底却泛起蜜般的甜。

他捉住她的手指贴在唇边,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的阴影:“你这么好,给了我所有的爱,每天回家看到你为我留了一盏灯,所有的疲惫都顿感消散了,我唯一能的,就是竭尽全力对你。”

这世间最动人的情话,或许不是“我爱你”,而是“我记着”。记得你眼里的星光,记得你心底的盼望,记得那些你自己都快要遗忘的细枝末节。真正的爱,是把对方的灵魂当作故乡来铭记。

他确实忙,会议记录和项目书堆满电脑桌面,日程表上的色块密集得像马赛克壁画。可那些碎片时间——等电梯的九十秒、午休时的十分钟、出租车上的红灯间隙——都被他攒起来,变成她书架上突然多出的诗集、冰箱里贴着便利贴的草莓蛋糕、手机里凌晨两点发来的“明天降温,记得穿那件燕麦色毛衣”。

爱或许便是如此,不在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将每一粒光阴都种成玫瑰。

这让我想起巷子口的老裁缝。他的铺子夹在两家奶茶店中间,像一首古诗误入了流行歌词。每日路过,总见他戴着老花镜,弓背锁着扣眼,神情专注得仿佛手中不是寻常衬衫,而是为神明缝制的羽衣。有次我取衣时问:“如今谁还在意一个扣眼缝几针?”老人捏着针的手顿了顿:“这件衬衫在意。”

后来才知,他年轻时是名匠,为许多“贵人”裁过旗袍。如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少有人做衣服了,可他对待每件衣裳仍如对待孤本。无人要求他这般,那些匆匆取衣的顾客甚至不会低头看一眼密实的针脚。但他说:“衣裳穿在人身上,针脚扎实了,人的脊梁才能挺直。”

竭尽全力的人,往往不为掌声。像沙漠中的玫瑰,明知无人途经,仍将根须扎向地心最深处。没有丰沛雨水,便收集每一滴夜露;没有肥沃土壤,便把根系织成网,打捞风中零星的养分。开花时,或许等不来一只蝴蝶,但那绯红的花瓣依旧灼灼如焰——因为绽放本身,已是意义。

职场里常有年轻人问:“这事值得全力以赴吗?”“我能得到什么?”像拨弄算盘的商贾,每步都要计较得失。可人生最珍贵的馈赠,往往诞生于不求回报的耕耘。

认识一位校对员,在出版社伏案三十年。每日与错字、标点角力,眼睛早被铅字磨得浑浊。有次见她校一本冷门学术书,脚注如蚁群般密集。劝她不必太较真,横竖读者不会察觉。她摘下眼镜揉眉心:“每个字都是作者的心血,我若敷衍,便是辜负了那些熬干的灯油。”

半年后,那本书获了奖,致谢名单里却没有她的名字。我去安慰,她却笑着展示一页干净的原稿:“你看,这行希腊文引用,我查了三天资料才确认它的正确写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稿纸上,稿纸上蓝墨水的修改痕迹,宛如一条条通往真理的幽径。

竭尽全力的人,内心自有一片海。外界的评价如同海面的泡沫,而他们深潜其中,守护着那份不为所动的宁静。就像他对她的爱,不需要观众见证;就像沙漠玫瑰,不依赖掌声而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追求即时反馈的时代。发微信公众号要计算阅读量,做项目要预估回报率,连领个优惠券也都要集点赞。在这般喧嚣里,那些沉默的坚持愈发珍贵——凌晨四点练舞的芭蕾者、十易其稿的小说家、为一道题耗掉整个周末的少年。他们或许暂未见光,但每分努力都在重塑生命的肌理。

想起西北戈壁的胡杨林。导游说它们“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最老的胡杨已站立三千余载,历经沙暴、干旱、寂寥。它们从不知自己会成为风景,只是本能地将根须刺向地心,直至触到暗河。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她心疼地为他披上外套,当他在会议间隙给她发去晚霞照片,当老裁缝缝完最后一针线头,当校对员合上最终稿——这些瞬间里藏着生命的真谛:竭尽全力不是为了被看见,而是为了不辜负光阴与自己。

在这易分心的尘世,专注地爱一个人、做一件事,已是壮举。如他始终记得予她仪式感,如沙漠玫瑰执意绽放。那些看似徒劳的付出,终会在岁月里显影成最美的纹路。

竭尽全力,最终成全的,或许是我们自己。

图片1.png

洪樱,湖南攸县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散文学会会员,文学创作三级。湖南散文学会理事、湘潭市女作协第一任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作家班第六期学员。著有个人散文集《樱雨飞花》。曾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铜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湖南省报纸副刊作品金奖;湖南省好新闻一等奖;湘潭市第四届文学艺术奖成果奖。

来源:红网

作者:洪樱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nograb/646942/59/1520316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