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艺大咖怀化行丨江月卫:新城里的老城

来源:红网 作者:江月卫 编辑:符环宇 2025-10-02 18:16:03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1002121207_9684_7.png

怀化榆树湾夜景。摄影/刘田

新城里的老城

文/江月卫

在怀化这座新城里忽然“冒出”一座老城是最近的事。

新修建的老城叫榆树湾,在怀化城南的陆港大桥旁,占地一百六十八亩,小桥流水,飞檐翘角的木楼鳞次栉比,百余间商铺前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感觉有些眼熟,细想才发现与《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神韵同出一脉。

这里最扎眼的建筑当数最中心的雪峰鼓楼了。在侗族村寨中,鼓楼通常是最高、最宏伟的建筑。无论哪一家都能看到鼓楼,在村寨中具有核心地位。是村寨中议事、讲款的地方。雪峰鼓楼高约十层楼房,占地相当于十套商品房的面积。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侗族鼓楼。雪峰鼓楼的建造和侗族地区的任何一座鼓楼一样,全是老法子建造,杉木穿枋,榫卯相扣,不用一钉一铆。不仅凝聚了侗族的审美、哲学观和集体记忆,更是一部无声的民族史书。

紧挨着鼓楼旁的是仙人风雨桥。百来米长,二十五米宽,中间跑车,两边走人。在建设标准上,恪守传统榫卯工艺精髓,又融入现代安全技术与规范,既古意十足又坚固结实、安全可靠。不仅守护文化记忆,共筑民族文化长廊,还是展示怀化多民族文化的“活舞台”。正如《仙人桥重修记》里所书“层檐如翼,欲破青冥,若鹤翔于太平溪之畔;画栋雕梁,彩焕星斗,似龙卧于榆树湾之滨”。

桥的那一头连接天问岛和怀化大剧院。大剧院是怀化国际陆港文化产业园文化演艺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分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包含1个综合剧场和1个多功能观演厅,其中多功能观演厅可坐两千三百多人,正如老百姓所说的“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正儿八经坐着看戏的地方了”。

怀化大剧院旁是天问岛,静卧于㵲水河畔,占地一百五十亩,满是屈原的魂儿。《离骚》等千古名篇镌刻其中,彰显着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赤诚情怀,抒写了屈原对宇宙万物的无尽求索。特别是那尊九点五米高的屈原雕像,正阔步向前,身后一百七十三盏“天问灯”和着屈原的名句,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屈原文化的生活图景。还有修葺一新供游人读书休闲喝咖啡的三闾书院,恍惚间,竟有些鲁迅先生笔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感觉,令人流连忘返。

与天问岛隔河相望的东盟集又是另一番景象——东南亚风情园,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十个东盟国家风情馆及综合馆全方位展示东盟各国的独特文化、传统艺术和特色美食。游客可以穿梭于不同的风情馆,一站式打卡东盟十国,不出怀化就能感受浓郁的东南亚风情。

月明星稀,独立于天问岛上。夜空浩瀚清澈,如银的月光为亭台楼阁披上一层薄纱,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极目远眺,是人间烟火的辉煌与天际的清辉遥相呼应。岁月悠悠,涤荡万物。城市的变迁与发展是奔涌向前的必然,但让其灵魂永葆鲜活的,不仅是沉淀下来的厚重历史,更是那个能叩响历史大门、与之对话的“人”。这就是如今的榆树湾。

之所以说怀化是一座新城,一点不假,因为他的年岁不长。1970年9月湘黔铁路修建前这儿还叫榆树湾,又名槐化镇,拢共三千来人。直到1979年枝柳铁路建成,与湘黔铁路在这里交汇成了一个个节点,才有了怀化县。1983年8月上头批准,撤销怀化县并入怀化市,地直机关由安江迁来,城区人口这才达到八万,城市面积达到十平方公里。榆树湾这个名字也便开始被人淡忘。

1989年一个冬日的早晨,我背着鼓鼓囊囊的行囊和对家乡的不舍,来到了怀化这座新城的街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怀化这座城市。那时的整个怀化城只有一条街道,取名迎丰路。路两边的高楼,最高的也就五层。

正是我青春萌动的年龄。男孩子们喜欢留长发,烫卷头,初来乍到很想入乡随俗。上海牌手表总是故意滑落到手腕处,亮闪亮闪的,盼着老远就能被人瞧见。脚上的劣质皮鞋头尖跟高,锃亮锃亮,能照出人影。满大街都是录像厅,音响里总是传来打打杀杀的叫喊,和女人的尖叫声,让人毛骨悚然。打架的事是常有的,棍棒和酒瓶时不时就飞上半空。海报上的女人穿着很少很露,和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书籍、磁带,就那么大咧咧地摆在地摊上。时代的浪潮裹挟着每一个年轻人,包括我。

怀化城市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高楼从平房中零星冒了出来。1998年撤地设市以后,怀化城市的建设更快了,高楼如雨后春笋。我也终于住进了属于自己的小区房,可以挺直腰板大声告诉别人我在怀化这座城市拥有了邮递员能找到的窝。虽然楼梯里贴满了小广告,楼道上堆满了杂物,门楼有些萎靡和破败,还称不上规范的小区,但毕竟有了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

后来,城市进行了提质改造,忽然间便有了新城和旧城之说。一夜间我居住的小区变成了“老旧小区”。细细回想,怀化这座城市是从历史里慢慢长出来的,而新城是从旧城的子宫里孕育诞生的。没有感觉到十月怀胎,新城就出生了。居住在旧城里的人仍习惯说“河西”,或者“桥那头”。老城与新城相连接的桥也被标注上了一二三四五六桥,还有高速、高铁。桥多了城市就大了,有了高速高铁就与外面的世界联系更广。

新城的小区有广场,有花坛,还有健身器材,还有游泳馆。周边有学校有医院,还有足球场,一应俱全。每天物业把小区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大门守得严严实实。一些人也像我一样把旧城里的房子卖了,到新城的高档小区付了首付,按揭买了新房。

可我这人念旧,仍然喜欢往老城里跑,那里有我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如做了一辈子裁缝如今做门卫的老冯。还有那卖肉的老李,爱给我讲他杀猪的故事,正给我聊他如何在怀化城里买两套房的壮举。还有在路边摆小摊卖油炸粑粑的张阿姨,她是怎么实现一个月两万块收入的。她没有学过经济学,却讲述了最生动的经济学。

在这里还能看到老人们戴着廉价的耳环和手镯,跳着不怎么整齐和规范却劲头十足的广场舞。他们不嫌声音吵,嫌的是声音不够大还不够热闹。那个卖旧书的老李,见我进店以为又看上他的什么孤本了,他不知道孔夫子旧书网,仍坚守着他的快乐时光,在寂寞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好在门面是他自己的,卖不掉也不存在亏了本钱。

还有开的士的小张……我还喜欢和那些修锁、补鞋、配钥匙的聊天,分享他们那份简单的满足。只要有人居住都少不了这些营生。

这里的米粉七块钱一碗,新城至少要十块。还有这里的猪肉九块九一斤,可到了新城至少十二三块。可年轻人要喝一二十块钱一杯的咖啡这里没有,得要到新城去。

一个城市里的新城和老城,就像农村的老屋新屋一样,老城是新城的根,新城是老城的孩子。其实,不管老城还是新城,说到底都是过日子、讨生活的地方,都是烟火人间。只不过,老城总能在不经意间,为匆忙的时光按下暂停键,赠你一份来自岁月深处的温情与笃定。如今新建的榆树湾就是这样吸引着我。

来源:红网

作者:江月卫

编辑:符环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nograb/646954/94/1533018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