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了不起的马王堆 |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亲历者白荣金:完成发掘50年,往事历历在目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任晔 编辑:周怡琳 2024-08-29 17:46:1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嫣 任晔 长沙报道

八字胡、灰白色的头发,两条弯弯的眉毛,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是记者见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白荣金时的第一印象。

白荣金今年89岁了,是上世纪70年代震惊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的亲历者之一。

图片2_副本.jpg

马王堆旧貌。来源:湖南博物院

8月下旬,在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汉代考古及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学术分会上,发生了令人动容的一幕。

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王明达作为第二位发言嘉宾,走向发言席后,没有直接坐下,而是站着面向前排的白荣金真诚地说了一句:向马王堆发掘的老兵表达最诚恳的敬意。一句简短的话语,蕴含着的是一代考古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会场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会场外,那段跨越50年、振奋人心的记忆,在白荣金缓缓地讲述中,重现在了世人眼前。

跨越一千多公里的奔赴

时间溯回至52年前。1972年4月12日,37岁的白荣金和同事王㐨,接到了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考古所)的通知,长沙马王堆正在发掘一座古墓,人力不足,请求支援。

这个古墓的主人是谁?当时,听说可能是西汉长沙王刘发的墓。考古所考虑到,如果真是刘发的墓,肯定会出土金缕玉衣(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所用殓服,全部用玉片制成),于是,就派了有参与过金缕玉衣发掘工作的白荣金和同事王㐨一同前往。

“我记得那时订的是4月13日的票,当天晚上我们就搭乘特快列车启程,第二天晚上,便抵达长沙。”白荣金说,到长沙后,湖南省博物馆(今湖南博物院)革委会副主任侯良、湖南省博物馆(今湖南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张欣如等几位同志,把他们接到了湖南宾馆。当晚,湖南省博物馆(今湖南博物院)的同志介绍了前一阶段的发掘情况,大家并就下一步安排,做了深入探讨。

在长沙住了一宿后,4月15日,白荣金和王㐨早早地来到考古发掘现场察看。“当时,我就跟侯良先生提出,这个古墓里的文物出土后储存在哪里,这个保护问题很重要。”侯良回复说,“我们馆内有个防空洞,能暂时存放,可以去看看”。

白荣金介绍,那个防空洞里面很大,十分潮湿,洞内温度大致在17度左右,和地下的温度差不多。这样,有了防空洞,就解决了出土文物放在哪的问题。也就是从那一天起,白荣金和王㐨正式参与到了持续2年之久的马王堆一号和三号汉墓考古发掘工作中来。

惊心动魄的发掘现场

如今,再次回想起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时的情景,白荣金依旧感慨万千。这座古墓规模很大,墓坑口有四层台阶,保存得很完整。但在墓坑的东南角有一个盗坑,距离椁顶只有1.3米。“万幸盗墓者没有再往下挖,不然这个墓就很难保住了。”

图片3_副本.jpg

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现场。来源:湖南博物院

古墓在地下深埋了两千多年,恒湿恒温,一旦重见天日,周围多种不利因素会使其中的随葬品险遭破坏。考虑到这样的情况,专家们达成一致意见:尽快打开木椁抢救文物。

“我们当时打开椁盖板,就用了三天时间。”白荣金说,埋葬时,木椁周围有木炭、白膏泥,上面铺有席子,当时这都揭掉了,可就是椁盖板不好揭。木椁由四根粗壮的大木料构成边框,四个把角都栽有木橛,并用竹索摽紧,中间是五块横盖着的大板子,板与板之间严丝合缝,而且还是榫卯结构。

那时的情况十分棘手,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撬开椁盖板边框。揭开盖板,发现下面还有一层,而且很难取出椁板。白荣金说,“于是,我们请来了长沙汽车电器厂的吊装师傅来帮忙。把一块块木材,用起重设备吊上去,总共吊出了重达数十吨的木材。当时把两层椁盖板取掉后,就看到里面的椁室了”。

67.jpg

马王堆一号汉墓“井”字形椁室。来源:湖南博物院

拆开椁板后,一个“井”字型的椁室,展现在了考古工作者们眼前。

在这个椁室内,东、南、西、北方向都有四个边箱,当中是棺室,边箱里摆满了随葬品,有大量漆器、彩绘屏风、竹笥、木俑等。

经过照相、文物登记、编号、提取、包装……清理完四周的边箱,大家便开始清理中央的主棺室。“中间的棺椁是长方形的,有两米多长。”白荣金介绍,木棺一共有四层,第一层是没有彩绘的,素面黑漆棺,第二层是黑漆彩绘棺,第三层是红漆彩绘棺,第四层是贴着羽毛锦等装饰的内棺。

“开棺时,椁盖和椁壁只有手指头大小的缝隙。”白荣金回忆,那时就和侯良商量研究,决定去附近的铁匠铺,打几个钩子,也就是上面是环行的,下面是直棍,下端拐弯处打成鸭子嘴的扁形,正好能插在棺盖和椁壁之间的缝隙里,把扁钩别进棺盖与棺体缝隙内,然后通过四个选好的点,把住上面的环,把棺盖给抬出来。

把棺盖抬起来后,为了操作方便,白荣金就将椁室四周的椁壁板拆掉了,就这样一层一层地揭到内棺,大家在内棺顶上发现了一幅T型帛画。而这幅帛画,有不少地方与内棺盖粘连,如何揭取?这让考古工作者们感到为难。

那时,白荣金带着工具,刀子、锉、剪刀,大家找了根2.6米长的竹签,削薄后从底下慢慢地插过去。用一根棍卷上宣纸,一点一点地粘,然后取一点再卷一点,两米多长的帛画完整地取出来了。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jpg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来源:湖南博物院

取下帛画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内棺,里面盛满红褐色的棺液,还有很多丝织品。这样的情形,不适合在工地现场清理了。经过大家讨论决定,由长沙汽车电器厂的师傅将棺木整体吊出墓坑,运回湖南省博物馆(今湖南博物院)后再清理。

经过十几天的紧张忙碌,工地的清理工作,至此告一段落。“那天结束工作后,我记得天刚黑,下着小雨。”考古工作人员们早已疲惫不堪,本打算当晚好好休息一下,谁料,刚吃完晚饭,就收到了湖南省博物馆(今湖南博物院)的通知,当晚10点,在博物馆内开棺清理。

重见天日的千年古尸

白荣金和王㐨经过短暂休整后,按时赶到了湖南省博物馆(今湖南博物院)陈列楼大厅。白荣金回忆,当时,大厅中间摆着等待开启的内棺,周围围满了人,除了省军区领导,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及家属,大家急切地想看看棺材里到底有什么。

棺盖打开后,白荣金看到了2层丝织品,颜色保存很好。“我们先把棺液用塑料管抽出来,装在大玻璃瓶里以备化验;然后把内棺上漂浮的丝织品,蒙上塑料薄膜,轻轻裹卷托到棺外。”白荣金回忆,随后,就看到了一个“大尸包”。这个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上面捆着9条带子。

当时的带子和捆着尸包的丝织品已经糟朽,强度很差,用手拿不起来。“于是,我就和王㐨商量,要不我们将尸体的头部包裹处开一个‘天窗’,看看里面是什么情况。”白荣金介绍,按古代葬俗,死者多是头朝北,脚朝南。“遵照这个规律,我们从附近医院借来了一把大号的手术刀,在头部包裹处切下了一个30厘米见方的切口。然后,蒙上塑料膜,几层几层连在一起地取,一直取到近20层,发现了材质保存相对较好的衣料,仔细摸了一下,原来是麻布。那时,我们就觉得,应该离尸体很近了。”

白荣金说,当时并不知道里面是尸体还是骨头,取掉了一层麻布后,下面还有层布衣,自己就用手试探着摁了摁,“居然不是硬梆梆的骨头,而是有皮肉的感觉。那个位置,摸上去应该是墓主的前额”。

那一刻,让白荣金感到十分震惊。他感慨地说,自1956年在河南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以来,清理过不少各个时代的人骨架和腐朽成泥的残骨,但这次是他第一次亲手接触到一具跨越2000多年,依旧未曾腐烂的汉代软尸,与王㐨说明情况后,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此时,已是第二天凌晨4点,白荣金和王㐨已经非常疲惫,周围的观众看到他们磨磨蹭蹭地干,也有点不耐烦了。为了在无干扰的条件下清理,两人商量后,王㐨宣布:下面情况复杂,一时难以处理,今天就到此为止。观众听后,失了兴致,逐渐散去。

第二天,两人和其他考古人员继续清理尸包,准备了一个架子靠在内棺旁,并在架子上铺了棉被套,垫上了塑料薄膜。大家把棺椁慢慢地转动,然后轻轻地,扶着棺将尸包落在了新的架子上。

白荣金和王㐨将墓主辛追身上的麻布衣服取下后,发现是一位女性,整个身体发灰白色,摸起来皮肤有弹性,头上有真发外,还有黑色的假发,头发上插着几种不同材质的笄,还有几个小木质花型的东西,眼球已经凸出眼眶之外,眼睫毛和眉毛很清楚,舌头露出唇外。后来经过测定,墓主辛追年龄在50岁左右。在平均年龄并不长的汉代,50岁左右的她,已是高龄,因此,人们亲切地称她为“老太太”。

后来,把发掘的情况上报给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指示说:两千年的古尸,这是世界的奇迹,尸体和丝织品要一并保存好。

文物保护的传承与探索

要做好出土古尸的保护,首要难题就是防腐。

5月初,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古尸防腐面临的情况越来越严峻。

学过木工的白荣金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请馆内木匠做了一个担架式的东西,下面有四条腿,这个东西能把整个尸体罩住。“当时,我就请侯良先生在长沙市找人造冰,把人造冰敲碎了,用塑料袋装好,码在木架四周和顶上。时间长了冰块融化,再反复更换新冰。”

也就是用这样的办法,坚持了几天,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白荣金和考古工作者们请来了湖南医学院(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医生,医生开了一个防腐方:将甘油、酒精和福尔马林,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又留给了他们一些注射器。就这样,白荣金与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熊传薪等,每隔一天轮流给女尸打防腐针。

如今,回想起当时的感受,白荣金依旧记忆犹新,“那个针头扎进皮肤的感觉,有点像橡皮似的,涩涩的。辛追夫人尸体的腿、胳膊,有些还能活动。”

1972年7月30日,发现马王堆汉墓的新闻占据了当时中国三大权威报纸头版的大半部分版面,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1_副本.jpg

古尸的防腐和解剖。来源:湖南博物院

为了更好地保存古尸,当年12月,湖南医学院(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教授专家们对古尸进行了解剖,将内脏取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古尸进行了防腐处理。

从1972年至1974年,位于长沙“马王堆”的三座西汉古墓相继被发掘,白荣金作为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的亲历者之一,说起那段跨越50多年的往事,依旧激动不已。

今年是白荣金第7次来湖南了,从1984年起,每隔10年,他都会来参加马王堆汉墓考古的相关研讨、纪念活动。说起这次来参加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感受,89岁的白荣金感慨地说:“到今年,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已有50年了。下个10年,我还能不能再来湖南,这不好说了。”

作为老一辈考古人,谈及当下现代科技让文物“活”起来,以更生动、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化这点,白荣金坦言,让文物活起来,非常不容易,要使文物保持原始的状态,复原出来,加以展示,这项研究工作是非常繁重的。中国这样一个文物大国,需要培养更多人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考古的终极目的,是以史为鉴,提高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在白荣金看来,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连续几千年的文化,能够让人看了,心里有一种自豪感,由此来助推、提高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把这种精神转化为行动,投入到祖国新的建设事业当中去。

会场外,原本约好的7分钟采访,在不经意间,已延长到了40分钟。一谈起曾经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的经历,白荣金便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起来。看着眼前这位笑容和蔼的老人,不禁思绪万千。50多年过去了,曾经那位37岁敢闯、敢拼的青年,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而在他心中,不变的依旧是那数十年如一日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任晔

编辑:周怡琳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842/63/142203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