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江文艺丨魏芳芳:月夜也曾是良宵(短篇小说)

来源:《湘江文艺》 作者:魏芳芳 编辑:施文 2024-01-18 09:33:13
时刻新闻
—分享—

湘江文艺(原创).jpg

fog-5333546_1280.jpg

月夜也曾是良宵(短篇小说)

文/魏芳芳

家平,刚才进小区就看你家单元楼下花圃像个样,种了这么多蝴蝶兰,还有一棵大白牡丹,开了几十朵花,仙女下凡似的,真好看!边上几个盆景,也是你弄的吧?全小区绿化像荒地,就你家的这边齐整,弄得跟画报上的外国花园一样!我猜除了你没有第二人!

大诚哥好眼力!这下面我修整平地挖了足溜溜半年,看,汗没有白淌吧。白牡丹是老屋里拆迁时移栽过来的,可眼熟?你总讲它的花是仙女下凡,能不能换个比方?

仙女下凡了好哇!给,这瓶酒是上次三小子回来过年,给我捎了一箱子,也不是什么好酒,拿来我们俩一起喝。

大诚哥,叫你来吃饭,你来就是了,还带什么东西?你跟我客气个啥,你看我酒柜里这么多酒,还不够咱兄弟俩喝的啊?赶忙坐下歇歇,喝口茶。你等我一会儿,我再炒两个菜。

家平,有凉拌菠菜花生米就够了,还有卤牛肉,别炒菜了。

快得很,炒个豆腐干芹菜肉丝,再炒青椒爆小虾,知道你喜欢小河虾,我早上刚去菜市买的,才捞上来,还是活的。咱俩今晚好好吃一顿,平常我晚饭都是混的,今天你来,我也算趁机改善伙食了。

哦,弟妹呢?她不给你做饭啊?

她呀,别提了,自打儿媳妇怀孕,就跟到新房子去给人家当保姆了,现在孙子上幼儿园,她更忙了,哪里还顾得上我?

唉,人老了,还得做女的奴。

我可不做儿女的奴!你看我一个人多潇洒,早上和中午在单位吃,晚上小摊子上随便吃点。常虹早出晚归,我都见不到她人影子。她住东屋,我住西屋,隔着客厅,我都闻不着她的味儿,一年讲几句话都能数过来。多清净!

你这话讲得怪轻松的,可是日子还是得一天天一个个钟头过。难熬啊!我活到八十二,看透了日子熬得真不易。

大诚哥,你说你都八十二了,骑车,跑步,翻双杆,哪里像八十的人,看着你比我都年轻!你怎么把外套都脱了?这春天一会冷一会热的,赶紧穿上。又骑车来的吧,今天几公里?

不多,十五公里!我从集上骑过来的,今天没住城里。

哦,你可真厉害,可别骑太快了,有一天你家老二跟我投诉你骑得跟飞的一样,比电瓶车还快。悠着点!还当你是十八呢?菜炒好了,你去洗一下手,我们喝酒。

你把这酒开了,骑了这么久的车,手有点乏。

不用,你到我家来,喝我的,你看这个,衡水老白干,多少年了,还是一个战友带的,够劲吧?

度数这么高? 多少年没喝过这么过劲的酒了!

是啊,我也没喝过了,咱开始吧!这第一盅酒给大诚哥接风!说好,咱俩酒量都孬,随意!

啧啧,这酒真是够劲,好酒!接啥风,惭愧呀。我一点头绪都没有,抓瞎白跑了这两趟。那里到处都是小区,几十层的大楼,满大街外地人,去派出所人家也没头绪,民警非要把我送到火车站,他说你这么找不是个事。

可不是!你说你到底演哪出啊?连人家名字都不知道叫什么,跑那么远,怎么找?

你不要怨我,以前那就是一个不大的庄子啊,我在梦里不知道梦到多少回,东西向曲里拐弯的小巷子共有三条,从南面水田地到北面山的大路有两条,村前一条小河,上面有青石板桥。我哪想到现在连一点影子都没有了呢。连片的高楼,连个平房都找不到。 不会错的,在火车站东边不远。我第一次换防过来就是坐火车,下了火车往东走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六十年过去了,火车站还能是那个火车站吗?现在动车高铁,你以前坐的绿皮火车早就没有喽,还能是那个慢车站?

那山还在呢,她说过那山像我的小白马,马头朝东,马尾朝西,错不了!

可是你不知道人家的名字啊,你问都不知道怎么问!

是啊,你说我怎么那么糊涂,怎么就想不起来问她的名字呢?我要是知道她的名字,可能我早几十年就去找她了。她也没问过我名字,因为我喂马,她就叫我“小马头”,她喜欢马,我叫她“小马妹”,叫熟了还真想不起来要问名字。

(节选自2023年第6期《湘江文艺》短篇小说《月夜也曾是良宵》)

魏芳芳,70后, 现居上海。在《文汇报》《解放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当代人》等报刊发表随笔、小说若干。

来源:《湘江文艺》

作者:魏芳芳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