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里的湘村丨王爱:木鱼坪村的传说

来源:红网 作者:王爱 编辑:施文 2024-04-26 17:53:4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百名作家、百座湘村,无数湘人、万般湘味。他们的笔下,有山野之趣,有儿时回忆,有湘村的往昔和今生……即日起,红网文艺频道推出《文学里的湘村——湖南百家写百村》专栏,推作品、推作家、推乡村,讲好湖南乡村故事,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擦亮、打造湖湘名村名片。

改改2.jpg

微信图片_20240426162113.jpg

木鱼坪。作者供图

木鱼坪村的传说

文/王爱

相关链接:征稿: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湖南百家写百村

木鱼坪村

天,高如屋极。地,坦如席苇。云霞悠远,青山隐隐。一对年轻的夫妻在殷勤劳作。妻子伏地扯草,丈夫躬身锄地。俩人不时抬手拭汗,眼波顾盼生辉,眉目含笑有情。古老朴实的田园之梦和婉转旖旎的男耕女织生活在这里重现、定格。群山之下,大地之上,万顷良田徐徐铺陈,周道如砥,浩荡似野风,深入田间地里,绵绵延展无尽头。

逆山溪涧流缘崖缓缓而上,颠簸盘旋,稍一错开思维,人的视线随之晃悠攀升,车子便轰隆一下跃入平坦的腹地,停下来不走了。至山之深处,达水之源头。青瓦白墙,炊烟袅袅升空,数十栋民居倚靠在山腹中。红花绿柳,禽鸟啾叽,村寨像浅浅一碗琥珀,于这莽荒之地悄然盛开。

木鱼坪村是大安乡的门户。从这里进入大安,春波荡绿,明月别枝。目之所及,丽色无边。周围林木遮天蔽日,清幽寂静,其中有枯枝败叶,更有生机无限。眼前身后十万大山,匍匐逶迤,驰骋飞腾,纵横交错,气象万千。山风呼啸不绝,一如这群山之子民,生生不息,绵绵无尽。

“再等两个月来看,非常好看。”队长高志勇站在田埂上,挥舞着手臂。在他前面的原野上,白色薄膜覆盖着一垄垄烟苗,排成整齐而干净的队列。两个月后,就是它们长起来后的样子。肥硕厚实的烟叶层层铺开,堆云叠翠,广阔平整的大地上风吹涟漪,绿波荡漾。这是一幅可以预见的丰收之景。

山有神灵,地有黄金。烤烟,不仅是木鱼坪村乃至整个大安乡的特色支柱产业,也是刻在山民骨血里的鲜明印记。村口那对劳作的夫妻其实是用烟草编织的模型,来自帮扶队的杰作。类似的模型标志在木鱼坪随处可见,惟妙惟肖,古拙而兼有现代美。为把这座洋溢着烤烟文化的农家村寨巧妙地镶嵌于山水之间,打造成生态宜居乡村,帮扶队孜孜不倦,挥舞着如椽巨手,执着于这片土地上的苦心经营和收获。

松石苍老,院墙古拙。桃柳曲桥,草木扶疏,动静得宜,俱有情致。

因地制宜,让生活越来越好,这就是帮扶队的愿望。他们请来设计团队,依托当地特色,匠心独运,画龙点睛,在木鱼坪村彭家寨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修建阔直坦平的产业路,打造烤烟文化长廊建设和烤烟故事文化墙绘。在屋前屋后开展了卫生整洁行动,对陈年垃圾和堆物进行清除和整理,拆除屋顶搭建的违章建筑,建成美丽实用的坡屋顶,对村民房屋墙面及庭院进行了特色改造,同时完成了村部文化阵地建设。

山川浩荡,田野横阔。“金色大安,树湘西标杆。”端方典雅的大安乡烤烟史馆和园林式的村级服务平台隔路相望。立体的烟叶雕塑和铺在路面上的烟叶彩绘相映成趣,处处彰显着这座高山小寨的特色烤烟文化。材质、造型、年代不同的烤烟房及其配套设施,那些被岁月风化剥蚀的历史文献和器具,无不生动地诠释着烤烟产业发展的艰辛,大安人矢志不移的追求,从而激励着更多大安人“听党话、跟党走”走上乡村振兴路。烤烟史馆是乡村振兴的“美丽尝试”,是大安建设的标志性开端,是对口帮扶工作队与大安乡共同 打造的“文化铸魂”品牌,全面再现了大安乡的奋斗史、光荣史和大安人的爱党爱国爱乡之情。

帮扶队认为自己在这里做得还远远不够。从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守护青山碧水,倡导乡风文明,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改变和突破。

高志勇讲过一个事例。从前,这里的百姓一直忙着摆脱贫穷,整天想着如何生存,解决温饱问题。他们没有余力去思考如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精准扶贫后,吃穿不愁生活变好,祖祖辈辈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却一时难以调整过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家就很疑惑,他上了几十年的旱厕,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却遭到了年轻一代的嫌弃。孙儿一直生活在外面,逢年过节回来看一下他就走,宁愿去县城住宾馆也不在家里住,因为家里的厕所太脏了。老人家因此感到委屈,后来,在帮扶队的帮助下,他们完成了改造,厕所有了水冲洗,变得干净无异味。别说是孙子,老人家自己也慢慢习惯了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再让他回过头来上以前的旱厕,他的态度就跟他孙儿一样,突然觉得以前的厕所很脏,无论如何都不能适应了。

那时,老百姓还没有见识到,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活法,还有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他们当然无从改变提升。乡村振兴以后,建设美丽乡村,周围环境变好了,百姓享受到了更高品质的生活,住起来有幸福感。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做出了改变。

生态宜居,循环渐进。帮扶队要改变一些村民的观念,不是靠几句话,讲一个故事,一朝一夕就行,这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他们没做到的地方,后面来的帮扶队会接过来做。哪怕只能起一点小小的作用,它也会慢慢地发生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子会进步,人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为此,帮扶队一直很注重转变村民对周遭环境放任自流漠不关心的观念。美丽宜居村庄,日常维护还是要靠百姓自己,爱护居住环境,人人有责。路边不过随意堆砌着一些小碎石子,高志勇见到后也会赶紧蹲下身来整理。碰见村民后,他还不忘时时提点,叮嘱对方一定要注重日常维护,注重细节。他说,花草也需要精心地维护。种完后不去打整不去补充阳光水分,过一段时间它也会枯萎。

村子变得很漂亮,细节处皆用心。雪白的墙壁上有巨幅彩绘,随处可见的文明乡风标语和烟叶文化知识自然和谐,相得益彰。道路纵横交错,遍布烟田。青石板小径通往各家各户,整个寨子洁净如洗,没有任何杂物和垃圾。一个清新、美丽、文明的高山土家小村寨呈现在大安乡,呈现给世人。木鱼坪村也成为湘西州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的交流示范点。

走在村子里,帮扶队不时地跟碰到的村民嘘寒问暖,拉家常,熟络而自然。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正在自家坪坝里晾晒农家菜蔬,见到帮扶队后,连忙招呼问候,拉椅子端茶水,十分热情。帮扶队走了很远后,老奶奶还蹒跚着跟在后面挥手相送,她走出来很远很远,一直恋恋不舍。她说这些长沙来的大干部为人特别和气,不摆架子,经常跟老百姓打交道、拉家常。她年纪大了,很少出门,坐在家里也能经常见到他们。看见帮扶队,就像看见亲人。她记得他们,一眼就认出他们,感激他们为这个村子做得好事。交通便捷,干农活告别肩挑手提,能把车子开到田间地头。生活富足,不再是从前那种为钱发愁整夜睡不着觉的时候。活了这么大年纪,吃过数不清的苦,没想到现在能搭帮国家政策,享到福。“我还没有活够,还想多活几年。”看见帮扶队后,她的眼睛亮了许多,反复说这样的好日子,哪里活得够。

以前是贫困村,现在却是一张名片。木鱼坪村书记易中华指着前方,介绍说当时那条最漂亮的产业路还没修好,是帮扶队来了之后才修起来的。他眼看着自己从小生活到大的村寨一点点改善,变好变美,从过去的穷困苦、脏乱差变成如今的特色村、文明村、平安村。

“去年第一次接触,他们一点架子都没有。”易中华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他清晰地记着第一次见到帮扶队的情景。站在坪坝里,也不是什么正式的场面。介绍的时候,对方的手就伸过来了。易中华当时正在劳作,双手沾满泥土。他感到紧张,也感到很不好意思,十分难为情地把自己沾满泥迹的手伸了过去。高志勇和杨瑞夫却用自己干净的双手毫不犹豫地紧紧握住他这双劳动人民粗糙的手,丝毫不介意沾染灰尘和泥土。他们没顾得上在村部坐下歇歇脚,喝口水,就直接让易中华带他们去村里走访调研去了。

站在去彭家寨的路口上,帮扶队停下来了。高志勇和杨瑞夫边看边计划,这里要怎么做,那里要怎么做,第一个要把人居环境改变一下。很多废弃的电线杆子,要拔取掉,打整好。不要给外人留下乱七八糟、破破烂烂的印象。把那些不和谐不配套的杂物间修饰一下,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工程,把这里打造成一张名片。

迎着光,迎着风,高志勇打着手势,热情洋溢地向易中华描绘了一幅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环境的蓝图。帮扶队笃定的面容和铿锵有力的声音,让易中华完全相信,由蓝图变为现实是完全有可能的。出生在这个环境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这里那里有问题。经由帮扶队现场指点,他突然意识到确实有那么多的不顺眼不对劲,很多地方需要改变改进。当时,帮扶队要求村民转变思想,扩大眼界,组织他们到长沙去参观去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典范。跟随着帮扶队,多看多学,一路上,易中华接受到很多新奇先进的思想,让他豁然开朗融会贯通。易中华觉得,帮扶队完全说到自己心坎上去了。有了帮扶队,生态环保、美丽宜居不是一个村庄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果然,几个月时间,借助帮扶队拨云见雾的双手,他便触摸到了那个梦想中的家园。易中华说:“高队和杨队的雨花帮扶队,到大安尤其是木鱼坪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木鱼坪以前是贫困村,现在却是一张名片,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太亮眼了。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美丽乡村画卷正一步步在易中华眼中,在木鱼坪村民眼中显现出来。

帮扶队里,当过兵从部队转业回来的人很多,雨花区驻大安帮扶队的高志勇和杨瑞夫却是仅有的两名当过海军的帮扶队员。一个潜艇一个军舰,在南海舰队服役二十多年。即将面临退休,却义无反顾地来到湘西屋脊之上。两人坦言,到这里来,不需要组织上额外推荐,也不求升官发财得到重用。他们就是想把事情做好,利用自身和后盾单位的一些资源和经验,在大安乡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想办法能帮一点是一点。

两人转业后在雨花区政府和园区工作,乡村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作为一名三十年党龄的党员,党员的初心使命要求他们尽职尽责做好帮扶工作,把后盾单位的扶持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把大安乡建设成一个“幸福、和谐、美丽”的金色大安。

群山腹地,田土之间,到处留下他们四处奔走的斑驳影像。学习乡村工作经验是帮扶队进入大安工作的第一步,进驻大安乡第一天,高志勇和杨瑞夫就走访了大红村和龙堰村。此后二十多天里,他们对大安乡的十五个行政村进行全覆盖的走访和调研。每到一个村都与村干部、村民了解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村民就业等情况,事无巨细, 一一详细询问,特别是对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存在的困难进行 深入了解,为接下来的帮扶工作的开展做到了“心中有底”。大安乡的主要产业是烤烟,按照安排,高志勇与木鱼坪村的烤烟大户彭英国结对帮扶,向他学习了解烤烟的种植、田间管理、收摘、烘烤、分级等过程。同时帮扶队经常深入农家和田间地头,与群众交谈,积极向乡村两级干部学习乡村工作经验。在工作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通过交流学习,帮扶队对大安乡的产业发展状况和这片红色的土地有了深深的了解,增加了工作的信心和动力。同时,他们看到了烟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辛。

“同心奔小康” “建醉美家园”,一面面色彩鲜明的墙绘,更是道出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们的笑,是挂在脸上的,他们的腿,是扎根在烟田里的,他们的幸福,都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挣出来的。“大安乡民风淳朴,干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体会其中艰辛,更让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沉重,唯有实干方能不使命。”

从政府大门出发,走过集市,两人对周围的商铺民居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车窗外随意经过的一个老太太,高志勇都说这是熟人。这里的多数人他们都认识,每一个碰见的普通老百姓见了他们,也会热情地打招呼,邀请他们去家里坐坐。很多人的家中都去过不止一两次。如鱼得水,相见甚欢。买东西,聊天,走访,甚至休息时去他们家里喝个茶,烤烤火,打打小牌也是常有的事情。高志勇和杨瑞夫都喜欢跟大家交流,去认识更多的人。在如此安静偏僻的大安乡,却不觉得有什么清苦和寂寥。闲暇休息时间,他们散步、打牌、串门、聊天,像一个真正的大安人那样打发着日常。

日常生活则太平淡了,两人都表示,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但高志勇还记得一件小事。

高志勇的爱人从长沙过来看他,在大安洗了铺盖被子去晾晒。缺少一些衣夹子,他们到街上店铺去买,店里没有卖。女店主赶紧说没有买的,但自己家里有,她从家里拿了一些自用的衣夹子给他们。高志勇坚持要用钱买,女店主却坚决不要钱,说这些衣夹子是送给他们的,不是用来卖钱的。虽是一件小事,在外面的城市里却很难遇到的温情。爱人见此深受感动,从这些点点滴滴中,她能感受到这里的人民对帮扶队的欢迎,那是一种自然流露。

乡亲们见到帮扶队,没有隔阂和戒备,都是发自内心和心甘情愿地对他们好。平时老百姓家里做了什么好菜,必定给他俩打电话,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老百姓自己都说,平时跟领导跟干部吃饭,会拘束紧张,跟高队杨队吃饭却没有这种感觉。尤其年关渐近,很多村民会杀年猪,都会喊他们去吃饭。这家喊了那家喊,帮扶队几乎应接不暇。随和、亲切,入乡随俗,值得打交道,这是他们更受老百姓欢迎的原因。

这里的百姓好淳朴,桌上没有喝下一碗的米酒,你就不是他的弟兄。好客豪爽的土家族人是直来直去的性格,你付出一分真心,他们还你十分实诚。该开始来的时候,高志勇还担心自己会有些不适应,现在他都舍不得走了。回到长沙后,再来这里就是探亲了,故地重游,感觉肯定不一样。高志勇想到离开,十分惆怅。

“我们就是大安人,大安人平时怎么工作怎么生活,照做,跟他们一样就完事了。千万不要特意为我们两个人搞特殊化,我们不需要。”由陌生到熟悉,到成为大安人,是帮扶队的最大收获。

来之前,两人对单位领导说:“我们到龙山去,也许不会增那么多光,但绝不会给单位丢丑。”到了大安后,两人第一时间跟书记乡长打招呼,政府原来是怎么管理本地干部的,就怎么管理他们。说自己生活还能自理,不需要搞任何特殊待遇。他们是来做帮扶工作来的,不是来享受生活来的。不能添乱,不能给政府麻烦、添堵。生活由原来的三餐变为两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要是实在饿了,也不用政府管,他们自己会想办法。政府考虑到他们初来乍到,不熟悉路况,山路开车不安全,想要给他们安排车辆接送,也被他们拒绝了。到村寨调研也好,到县城开会也好,回长沙衔接汇报工作也好。两人都是自己开车,从不需要本地干部来陪同。他们为政府着想,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细节。到了周末,本地干部都回家去了。政府考虑到他们两个待在这里无聊,想替他们到县城租一个房子,让他们到县城去玩。这被帮扶队直接回绝了,除非有事情,很少去县城。多一个特殊化,就会多一些开支费用,浪费人力物力。长久以往,老百姓肯定会说:“你这个同志,你来我们这里,不但没给我们做好事,反而还要找个人来陪,增加我们的负担。”这样就违背了他们来帮扶的初衷。

他们喜欢大安的生活节奏和安静,享受这里的好空气和好风景。通过朝夕相处,通过走村入户,抓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熟悉了这里的人,熟悉了这里的事,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现在完全融入了大安,对这片红色的土地有了深沉的情感,也将大安当成了第二故乡。

“这就是我们的家。”两人多次异口同声地强调。走到外面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心理抵触,晚上甚至还会“认铺”,睡不着。到这里却有一种熟悉、亲切感。去县城办事,无论多晚,高志勇和杨瑞夫都要赶回大安。他们不习惯在外住宿,潜意识里把大安当成了自己的“家”,外出多远多晚,总要赶回家中才会安心。

湘西之巅,澧水之源。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适合避暑康养,摄影写生。擦亮大安这块地理名片,将之打造成一个旅游胜地。把村民闲置的房子改造利用好,在翻身村、万宝村打造民宿。产业振兴了,百姓收入增加了,环境变好了,居住舒适度提高了。年轻人自然愿意回到家乡,人气旺了,日子自然就好过了。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需要财力,需要一代接一代人承继努力。每一届帮扶队都起一点推动作用,那么大安的发展至少不会停下来。

“大安一定会更富、更美、更幸福!”高志勇和杨瑞夫对大安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憧憬,紧靠长沙市对口帮扶各项政策及精神,帮扶队在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紧紧围绕“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力度不减、 投入不少、决心不变的总基调,将省会的先进理念、优质资源和帮扶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了这片金色的土地,为大安乡力争走在乡村振兴前列注入强劲动力,更谱写出湘江情润澧水源的大爱篇章。

山高树大,坪上有多人合抱之木,立于山寨之中,枝繁叶茂,错出檐廊。躯干遥指苍穹,滑泽坚润,叩击有金石铿锵声。有恢宏巨鹰,铁翮金眸,逐鹿川野,摇翅张颈而啸,声动宇内。翼如垂天之云,白日长空盘旋,翱翔于群山之巅,擒燕雀啖狐兔。为避凄风寒霜之苦,暮归时常择此树夜宿栖息。乡民繁衍播迁于此地,见此标志性大树巨鸟,村名“木鹰坪”就此衍生。后人几经异传,演变成如今的“木鱼坪”。木鹰坪的传说早已在时代风化中悠然淡远、若真若幻,但木鱼坪的传说却在长沙雨花区对口帮扶队的添笔润色中,日渐饱满丰盈。成为高寒苦贫之地最明亮温暖的底色。

微信图片_20240426152502.jpg

王春兰,笔名王爱,湖南湘西龙山人,土家族,龙山县文化馆文学专干。写散文小说,有文字载于《民族文学》《青年文学》《天涯》《芙蓉》《湖南文学》《长江文艺》等刊物上。

来源:红网

作者:王爱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848/60/137745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