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里的湘村丨李焱华:小溪淌出大水坪

来源:红网 作者:李焱华 编辑:施文 2024-04-28 15:49:1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百名作家、百座湘村,无数湘人、万般湘味。他们的笔下,有山野之趣,有儿时回忆,有湘村的往昔和今生……即日起,红网文艺频道推出《文学里的湘村——湖南百家写百村》专栏,推作品、推作家、推乡村,讲好湖南乡村故事,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擦亮、打造湖湘名村名片。

改改2.jpg

微信图片_20240428141738.jpg

大水坪村鸟瞰图。姚雁/摄

小溪淌出大水坪

文/ 李焱华

相关链接:征稿: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湖南百家写百村

大水坪村

在泸溪,除了浦市那块地稍显平坦之外,多是重峦叠嶂的山峰、山峦,蜿蜒连绵的山岗、山丘。或许是因为缺少平地而又渴望平地,人们便往往把碗口大的地方也说成某某坪;如同某地无山,把小土包会喊成某某山,某县无江,把小溪流喊成某某江,某地无海,把人工湖喊成某某海。

大水坪,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周边五座山——马鞍山、龙形地、烟包山、梅花地和倒骑龙山,犹如手之五指,护住这巴掌大的地方。山下是三条弯曲的小溪,小溪之“小”,名副其实,每遇干旱年景,便会溪干岩出。有弹丸之平地,有小溪之流水,当地人故美其名曰“大水坪”。

大水坪地属小章乡,地处蓑衣坳与水桶坳之间,连接梓木坪、川洞、都里坪、武堰等村寨,是苗族聚居区,也是自古以来泸溪西南通往吉首乾州乃至云贵川的必经之道。东来西去的路人在这里驻足休憩,或交易货物。长年累月,自然而然,就有了小墟场,就有了后来每月逢农历四、九“边边场”的传统习俗。据记载,大水坪“边边场”始于嘉庆十二年,比泸溪西南最大乡镇兴隆场开场晚5年,而作为小章乡政府所在地的小章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建场开市,这其中的缘由,泸溪地方志工作者按图索骥就能找到答案。

上世纪八十年代,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解决了温饱。随之,文化活动兴盛起来了,农村人开始有电影看了。一台放映机,一台发电机,一张白幕布……哪怕是露天电影,但只要发电机一拉响,影片一装上,灯光打起来,声音传出来,寨上的男女老少、毗邻村寨的父老乡亲就蜂拥而至,以放映机为中心,或站,或坐,或靠,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

大水坪一个头脑活络的张姓人看到了商机,因陋就简,把大礼堂稍稍改造,就成了可容纳300余人的电影院。添置了板凳,买来了放映机,一个人看一场叫价两毛钱,堂而皇之做起了“生意”。

当传统民俗遇上了现代艺术,当浪漫的“边边场”遇上精彩的电影之后,周边乡镇的青年人对大水坪趋之若鹜,因此,这里一度繁华。电影散场之后,男女青年是不甘愿过早离开的,他们沐浴着星光,定要唱上几首苗歌和流行歌曲。或独唱,或对唱,或和唱,情景交融,此起彼伏,铺天盖地。歌声飞扬在人世间、天地间,所有的爱恨得失,都无影无形了……

原来五日一场的“边边场”变成了天天场、夜夜场。大水坪,成为青年男女寤寐思服的地方,“上大水坪看电影”成为青年男女口中的高频词与流行语。于是,“小香港”之名便也水到渠成,这个名字,很美,很响,很闹热,也传得很远。

繁华落尽见真容。曾经的“繁华”,消解不了穷乡僻壤、山多地少、地瘠民贫的事实。于是,血性彪悍的阿哥、歌声甜美的阿妹,辞别家人,离开故土,开启南下广东或东进浙江的寻梦之旅。

那个壬申年的早春二月,我们还在巴斗山下一所中学读书。一天晚自习时,学校突然又一次停电,一时半会儿修不好线路。借着月光,我们这帮野孩子“逃离”了校园。

春风习习,夜色沉醉,田野里充满新翻泥土的清香,我们似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不知不觉中跑过了锡瓦村,又走过了甘田坪、平不亮、留堡田,来到了都里坪。彼时彼刻,皎洁的月亮悬挂空中,远远望见鹅梨坡的黑影。

同学阿秀的家就在大水坪。他说,翻越鹅梨坡,经梓木坪,抵大水坪,就可到他家“办”腊肉吃了,说不定运气好,还可以看场电影,赶上“边边场”。那时,大家都能吃饱,但离吃好还有一点距离,特别是农村学生,家里不富裕,餐餐吃“罐头”——所谓“罐头”,其实是把酸菜、辣椒、黄豆等装在空罐头瓶中,带到学校下饭吃。

说到吃腊肉,喉咙不自觉地”咕噜咕噜“响起来。那时,年纪小、易冲动,根本就没想过家人与老师会担心,而是毫不犹豫,说走就走。

这是一条古驿道,当时打工潮才刚刚开始,农村在家的人还比较多,道路还没有荒废。约莫九点,我们到达大水坪墟场上。月光下,青山如黛,一条小街向前伸展,准确地说,其实是一条宽约三四米、长约五十米的小巷,两旁木房挨着木房,店面接着店面。

没有从电影里传来打斗声,没有赶“边边场”的青年人,更没有缠绵悱恻的情歌对唱,墟场边上的流水声格外响亮,打破了春夜的宁静与空寂,遗憾、失望与夜色一起弥漫。

月光下,隐隐约约看见阿秀的家依山而建,临溪而立,院坝里暗香浮动,徐徐飘来。走过田坎,跨过小桥,来到阿秀家,劈柴,生火,洗菜,烧腊肉……大家忙着,聊着,直到凌晨一点多才开饭。那腊肉厚薄适中、油而不腻;那米饭热气腾腾、松软可口;特别是那诱人的锅巴,又松又脆,视之,满口生津,闻之,香气扑鼻,食之,唇齿留香,裹些酸菜一起吃,感觉人生不过如此了。凌晨两点,我们打着手电筒,点上枞膏油,踏上了返校的路。

那晚的月亮和星星,落在溪流的柔波上,斑斑点点,记忆也变得诗情画意了。那夜翻山越岭之后饥肠响如鼓,吃上腊肉锅巴后,回忆也变得幸福甜美了。之后的岁月里,无论是读大学、做生意,或是当行政干部,我时常路过大水坪,总是要向同行的朋友们提起那个夜晚……

26年后的一个春天,我来到与大水坪相邻的梓木坪村驻村扶贫。大水坪墟场迁移到县级公路边上去了,延绵三四里,小洋房鳞次栉比。傍晚路过时,只见夕阳的余晖里老街依旧,三五老人一边闲聊,一边卷着旱烟,小孩们或是在一边捉迷藏,或是吵着爷爷要买零食,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芳香……那年,那夜,那月,那人,那事,又在眼前一一浮现。

当年的梨花院落还在吗?当年的同学阿秀怎样了?……小溪如故,梨花依旧,只是不见了当年的木房。

稍等了一阵子,我见到了阿秀。少年的英俊不复存在,于他,沧桑的岁月似乎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故事。高中肄业,他随滚滚打工潮去沿海城市寻梦。如果一切顺利,他或许可以像当年南下务工的同龄人一样,发财致富或是过上小康生活。但是,阿秀在务工过程中受了重伤,只得回家休养,耕田种地,一度贫困。现在的他,搭帮精准扶贫好政策,日子过得去了。

阿秀的头、脸、手还留有伤痕,却乐观开朗,不时幽默玩笑一下。他的乐观,是对生活的抗争;他的笑声,是对当年同学的安慰。我说不出话,只是听,听他的故事,几次忍不住要落下眼泪。

那夜,几杯酒下去之后,阿秀脸泛红潮,激动地说起了当年读书的趣闻旧事和打工的酸甜苦辣,末了,还提到正在大水坪驻村的第一书记向宏波,诉说他的好。

我在乡里的几次脱贫攻坚推进会上都见过向宏波,长年驻村扶贫的他,皮肤被晒得黝黑,眼神温和,表情坚毅。

向宏波是军人出身,曾在河南偃师当过兵,在广东惠州守过海关,1998年参加过湖北抗洪抢险……他的故事,我很乐意听,加上共同的扶贫经历,我们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多,也走得越来越近。

向宏波转业到地方后,在泸溪县水利局水政监察大队工作。2017年春天下村扶贫时,孩子大的3岁多,小的才3个月。他的父亲年逾古稀,身体残疾,行走困难。母亲也身患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一大家子人都需要向宏波,可是,一想到扶贫事业需要他,村里贫困群众等着他,他就毫不犹豫地驻了村。

向宏波开玩笑说:“我的名字中有‘波’,村名有水,‘波’是水之皮,‘宏’与‘大’意思相近,看来,我与大水坪有缘分。”确实,向宏波爱这方水土,也深爱这方百姓。

自挑起了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的重任以来,向宏波领着、帮着村干部攻坚克难,强党建、夯基础、推产业、兴文化,把苗寨当故乡,把扶贫当战场。大雨滂沱,他牵挂着村里的防汛抗洪;阳光灿烂,考虑的是贫困群众的生活改善;夜色深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又会涌上心头……责任大、任务重,他没有更多的时间思量家里的老老小小。

功夫不负苦心人。大水坪寨寨通了水泥路,家家通了自来水,户户有了小产业。村里组建了文艺队,天天跳起广场舞;遇上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群众编排节目自演自娱,苗歌、小品、三句半齐齐上场歌扶贫、颂党恩、赞生活;村里的黄泥冲小学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全乡前列,更有“最美泸溪人”符海欧等乡村教师典范……

己亥年暮春。我与向宏波等同志去了造梦的热土——广东,联络小章乡创业人士,对接劳务市场,搭建扶贫车间。

在佛山,我们见到了向金期先生。他就是大水坪人,皮肤白皙,人很和气,随父亲到广东发展,摸爬滚打多年。现在,他的企业从事日用化工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电器安装等,年经营收入达2000万元。其产品直销东南亚、南非、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现有员工30人,其中7个来自家乡泸溪,员工月平均工资5000-7000元……

在佛山的那些日子,我们深刻感受到不论在大公司或是小工厂,小章乡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敢闯、敢拼、敢干,他们创业历程艰辛曲折;天道酬勤,他们的创业大多也是成功的。

大水坪村支书张清好说,我们村人到广东务工比较早,人有血性,特别勤劳,吃得苦,霸得蛮,现在在外面当老板的有10多个。

春风煦暖,绿了枞木树,红了杜鹃花,武陵山脉的皱褶里,大水坪生机盎然。

站在大水坪这方土地上,思绪万千。人,或许不可安于现状,沉醉于当下的美好,要有眼光,要有闯劲,更要有血性,即使暂时失败也不要气馁,才能干出一番事业,做出一番成就。

也许,这些创业者其实就是当年在大水坪场上看电影的人,只不过,与他人相比,他们是先知先觉者。大水坪电影院里的人声、山间里飘飞的歌声,不能满足他们;一时的繁茂,也不能让他们沉溺……于是,孑然一身,过岭南,下广州,在经济大潮中冲浪,有的成功了,有的依旧平淡,但至少他们奋斗了,经历了,也无悔了。

南下寻梦,功成业就,但他们始终不曾忘记自己的出发地,于是,选择特有的方式回归故里。他们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把一个个、一拨拨的本村人或外村人带出来继续创业,在精准脱贫的征途上,休戚与共。向宏波们是扶贫人,他们亦是扶贫人。

图片1.png

李焱华,湘西泸溪人,苗族,现供职于泸溪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毛泽东文学院第十九期中青年作家班学员,曾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团结报》等副刊上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等。

来源:红网

作者:李焱华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848/62/138128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