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散文丨蒋集政:红河马帮

来源:红网 作者:蒋集政 编辑:唐雨欣 2024-12-30 17:39:29
时刻新闻
—分享—

d3e3597170dc035eda209a716fc4926e_8373ae9e-6be6-4475-8e4b-677c977c6220.jpg

微信图片_20241230164849.jpg

红河马帮

文/蒋集政

红河,是一条河的名字,是一个州的名字,也是一个县的名字。

原以为红河县曾是红河州府驻地,没想到红河州府从来没有在此驻所。不仅如此,虽然唐南诏时有官桂思陀部、铁容部等部落在此崛起,明洪武年间(1382年)境内实行六土司分封制度,但红河县建置始于1951年,因地处元江下游红河南岸,故名红河县。

红河县城迤萨地处红河河谷南岸和哀牢山脉中间凸起的一块山地上,是一座山巅之城。城市大都建于平坝或台地之上或水泽之畔,像红河县城这样建在干旱缺水的高山之巅的少之又少,迤萨是云南唯一的山地城市。

微信图片_20241230164852.jpg

与同为山城的重庆不同,重庆地处长江之畔,城市依山而建,自山底一直延伸到山巅,而迤萨的建筑从山顶沿山脊一路延伸,呈狭长带状分布,几乎占据整个山头,造就“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的绝妙景致,宛如天空之城。迤萨南北两侧都是悬崖峭壁,南侧山坡相对较缓,平均坡度30—40度,相对高差400米左右;北侧山坡以近70度的坡度滑向红河河谷,相对高差近800米,让人看上一眼为之不寒而栗。

对于山巅之城来说,四通八达的路网是不切实际的,依照山脊走向,迤萨有两条主干道贯穿县城,相较于承担对外交通的省道216线,跑马路是串联起这座山城的关键道路。跑马路全长约4公里,只有双向两个行车道,非常狭窄,对于基本没有一块平地、土地稀缺的红河县城来说,自东向西贯穿整座县城,井然有序地发挥了串联整个城市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41230164854.jpg

迤萨,彝语译意,迤:水;萨:缺,意即“干旱缺水的地方”,最早是彝族支系当地仆拉人居住地,迤萨在仆拉语中也译意为开阔的山梁。迤萨与红河的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但落差高达800米,要将红河水引入山巅,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是难以想象的,迤萨干旱缺水可谓情理之中。

红河县城为何选择建在山巅之上,就不能不说红河马帮的发展史。说起马帮,不由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曾在蒙自碧色寨“小镇会客厅”里参观“马帮文化展览馆”,了解云南马帮的发展史。

云南马帮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而迤萨马帮则是从清咸丰年间开始的。清康熙初年(1662年)汉人迁入红河,乾隆年间(1736年)开办铜业,鼎盛一时,随之内外客商、各类工匠纷沓涌入。一时间,小城北面的千里红河水路与南部的连绵山区的驿道在此交汇,民房建筑、楼堂庙宇、文化教育、小手工业迅速发展,迤萨成为内地与江外必经的驿站和物资集散地。迤萨在文明与蛮荒、生存与发展中碰撞搏击,成为一座独具特色的滇南古城。

微信图片_20241230164856.jpg

铜矿持续开采100多年,到清道光年间铜矿倒闭,经济萧条。缺田少地的迤萨人迫于生计只好外出谋生,红河马帮应运而生。清咸丰三年(1853年),第一批红河马帮艰苦行程12天,到达边境猛野井(江城县),有的采盐矿,有的驮运盐巴到勐腊(老挝边境)一带销售,又将当地的药材、山货驮回迤萨,马帮历史从此开篇。

到清宣统末年的1911年,红河马帮打通了越南、老挝、缅甸等11条商路,赚了钱之后回到家乡,第一件事要干什么?他们选择在老家盖房子,给自己和亲人一个安逸的家,红河马帮古城建设由此拉开帷幕。

马帮古城主要由东门城楼、姚初中西合璧民居和钱二官迷宫大院等建筑组成,包括东门城楼、姚初基大院、姚初基后院、钱二官民宅、钱二官附楼等共17幢民居,均建于民国初年。该建筑群是红河县保存最完整的中西式、传统清式民居建筑群,是迤萨标志性建筑,占地9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被誉为“江外建筑大观园”“马帮故里的金子城”。

通往东门城楼的台阶旁有一棵巨大的小叶榕树,一树两个枝干,枝干又开多杈,杈上再生分杈,枝繁叶茂,庞大的树冠像一把撑开的绿色巨伞,成为马帮古城前最显眼的绿色地标。如此巨树,应该与马帮古城同龄了吧?

东门城楼是一幢砖木结构、三层楼双瓦顶砖墙楼房,占地56平方米,建筑面积168平方米,长方形结构,屋顶形制为硬山顶式,下层为卷拱式城门,门头上书“普天同庆”四个大字,是东部进入迤萨古城的唯一通道。原城门左部为山沟陡坡树林,右部与姚初基民居相连。

姚初基民居是迤萨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姚初基(1900—1967年),名肇宗,字初基。姚初基民居1937年开始建设,1944年竣工,占地面积528平方米,建筑面积980平方米,最大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房屋外围、走廊的建筑风格及装饰图案以西式为主,大门顶装饰图案按英、法等国建筑式样,设有“钟表”“十”字立体图形,无彩绘,用水泥灰色沟缝制作;内部则按中国传统格局来安排,正房第一层为天井的四合院,以天井和两边厢房为水平,倒厅一排五间低于天井,正堂三间两耳则高于天井,第二层四面有走道相通,第三层利用倒厅平面顶作正房的阳台。

钱二官住宅被称为“迷宫大院”。钱二官(1874—1943年),名万兴,系瓦渣24代土司钱俊之次弟,人称“钱小二官”。钱二官住宅为中西式砖木结构二层楼,双坡瓦屋顶,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最大特点是大量运用砖凸,大门顶是砖凸,左右入院门头是砖凸,一楼楼顶、门窗、走廊砖柱等都是大跨度的砖凸。房屋建设呈不规则,由正房、四耳房、两厢房、倒座厅及大门一座碉堡楼、两栋附楼组成,共6个天井,60多间房间,四弯八拐,曲径通幽,大小翻拱188个,寓意“一路发发”,窗子66道,寓意“六六大顺”,给人幽深、迷惑、严谨的感觉,故被称为“迷宫大院”。

当年迤萨马帮赚钱之后回到家乡,为什么不在地平水丰的红河谷建设住宅,而选择在高山之巅安家?走进红河县博物馆,通过山城崛起、马帮商人、马帮商号、跨国经商、马帮之路、马帮红颜、马帮后代等7个部分,了解红河马帮的前世今生,得知迤萨古城建在高山之巅,一个重要原因是为防范土匪。姚初基宅院防御功能非常突出,房屋外观为方形碉堡状,四周墙壁为70公分厚“金包银(用青砖包裹着土坯)”土基墙,大门、阳台和墙壁处处都设有防御射击孔,有利于防御土匪攻击。而钱二官宅院大门本身就是一座碉堡楼。

斗转星移,岁月流转,在地震和自然灾害的冲击下,许多地方的老建筑或多或少有所损毁,但迤萨古城历经风雨沧桑而岿然不动,仍然屹立于红河谷之巅傲视四方。迤萨古城具有极为浓厚的马帮文化,来到这里,犹如走进一座建筑博物馆,目前还完整保留150多幢古民居建筑,建筑面积近7.2万平方米,其中18幢单体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迤萨马帮走出大山,成为第一批走出国门、跨国经商的迤萨人,他们将百货及友谊播洒东南亚诸国,又将国外的财富和文明驮回家乡,为后世留下一座融中西建筑文化、马帮文化为一体的迤萨古城。清宣统末年(1911年),迤萨安帮的邵恒泰在老挝川圹定居,坐地经商,成为迤萨第一代定居异国经商的华侨。此后的1912年至1949年,是迤萨马帮发展的鼎盛时期,小小边城,每年有上百队马帮近千人出国商……目前,红河县在外华侨1万余人,分布在18个国家和地区,75%的归侨侨眷生活在迤萨镇,成为云南著名的侨乡。

清咸丰三年(1853年)第一批红河马帮走出国门,到1951年红河建县,近百年来,勤劳智慧的迤萨马帮,不畏艰难险阻,首闯天涯,走出了滇南第一条通往东南亚的马帮之路,驮出了滇南旅居国外的第一代华侨,驮出了一座独特的迤萨古城,成为璀璨的“马背明珠”。

迤萨古城外建有一座亭台,站在亭上俯视斐脚码头一览无遗,乡人借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望江亭》为此亭命名。马帮一去千万里,在迤萨马帮跨国经商的百年岁月间,近两万人遍布东南亚及欧美18个国家和地区,马帮红颜目送丈夫跨出国门,日日上亭台,望江外,盼君归。

为此,素有“歌舞之乡”“江外侨乡”“马帮侨乡境•天籁古城堡”美誉的红河,打造了一台讲述迤萨马帮历史的庭院剧《马帮•女人》。《马帮•女人》是一首悲情壮歌,以女主角月儿和男主角小马哥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用《序》《马帮出山》《风雨驮铃》《家里家外》《迤萨欢歌》《魂兮归来》《尾声》七个篇章,以倒叙方式讲述月儿和小马哥相识、相恋、离别、一生守望、孤独终老的悲壮故事。

迤萨被誉为“马帮驮来的古城”,是红河马帮文化的一个缩影。红河马帮随着历史长河永远的消失了,但马帮的故事和那赶马的调子却像那奔流不息的红河水静静的流淌,正如《马帮•女人》一样,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那离别时的长叹和孤灯下的守望……

蒋集政,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红网

作者:蒋集政

编辑:唐雨欣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856/74/1458851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