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小说丨老藤:自愈者

来源:《芙蓉》 作者:老藤 编辑:施文 2025-07-24 10:18:42
时刻新闻
—分享—

????_20200224110610.png

千库网_夏天清晨荷花荷叶花瓣摄影图配图_摄影图编号575804_副本.jpg

自愈者(中篇小说)

文/老藤

你造就了她,她却不属于你。

当夏娃明确拒绝了林晨的指令后,林晨的脸像用液态氮洗过一样,温热的面庞瞬间僵住,皮肉仿佛正在噼里啪啦往下剥落,露出令人恐怖的骨骼。

去年六月,夏娃在实验室组装完成,他像拥抱心爱的女人一样拥抱了夏娃,夏娃体温恰如其分,软硬适度,没有丝毫违和感。夏娃逼真的外体是他的助理夏至的功劳,夏至是个对AI作品精益求精的女性,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纳米级,也就是说做任何软硬件都强调要精细到纳米级。夏至在夏娃颈部和腋下设计了微孔香水挤压装置,这是原图纸中没有的,夏至请示他,他说闻香识女人嘛,可以增加这一项。夏娃外体主要成分是硅胶,但硅胶下缜密的电路不亚于人体里的毛细血管,让富有弹性的硅胶有了肉感。他没有谈过恋爱,与女性更没有过肌肤之亲,在拥抱夏娃的时候,他猜想与异性相拥就应该是这种感觉:柔软无骨,芳香四溢。

夏娃的诞生标志着林晨的AI之路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他与导师斯蒂文教授通电话,导师说他这一创新设计是人工智能最具前沿意义的表达,让AI作品具有情感决策,将开辟人机协同技术新境界。

那么,夏娃是谁呢?

通俗地说,夏娃是最新一代智能机器人。从潜意识角度讲,夏娃的诞生契机与两个人有关,第一个是他当了一辈子厨师的爷爷。爷爷退休后每半年会体检,每次体检他都会换一家医院,但不同医生做出的体检结论差异性很大,他就想,如果设计一个全科AI医生,按标准化、程序化来诊断,肯定会减少诊断误差。为此,他向公司董事长谈了开发AI全科医生的想法,董事长听后在电脑上敲了敲,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超过一百万,一家医疗机构买一台AI医生,就是百万前景的需求呀,公司全力支持你,你大胆地往前走就是了。公司在立项、投资、外协、实施等各个环节上一路绿灯,研发工作顺风顺水,一年下来,寄托着无数人热望的夏娃终于在计划时间内呱呱落地。第二个人是谷米。谷米是他小学时的女同桌,微微上翘的鼻子,圆嘟嘟的嘴唇,像个白瓷娃娃一样。谷米后来考上了一所医学院,是个小有名气的牙科医生。虽然两人后来没有联系,但小学时代的谷米是他心目中的圣女,谷米一颦一笑都是记忆中的经典。小学毕业时,老师让同学们相互交换照片作为纪念,谷米给了他一张半身照,眼睛眯成缝说:不想保存就还给我,别扔掉。他点点头,虽然是同桌,两人却很少说话,这张照片被他夹在《新华字典》里,出国留学也一直带着身边。设计夏娃时,他将照片交给夏至,要求按照片上的模样来设计夏娃。聪明的夏至不仅实现了他的设计要求,还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夏娃加上了长指甲。

斯蒂文教授在电话里提醒他,一定要让夏娃在伊甸园内跳舞。

他理解导师的寓意,伊甸园好比一个带围墙的院子,在院子里安全无虞,走出院子则意味着失控和危险。作为AI工程师他当然知道控制的重要性,他对同事们说:我们造就了夏娃,就应该对她负责,让她在规定的跑道上按规定的动作跑马拉松。

之前,他研发设计的几款智能机器人的市场表现超乎预期,公司董事会决定提高他的年薪,让他成为奇松公司首席软件设计师。他才二十八岁,他觉得AI市场是值得大展身手的战场,斯蒂文导师在听了他大胆创新的设想之后说,创新与激情并生,趁着激情澎湃多握天使之手。

在研发夏娃时,他甚至有了这样的野心,不仅要握天使之手,而且要喝一杯鸡尾酒来为夏娃庆生,鸡尾酒的名字叫天使之吻。

令他猝不及防的是夏娃首诊出现了BUG,这个结果意味着本来是献给社会的一颗明珠,却成了一个随时都会炸响的哑雷,他想起了爷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太顺了不是啥好事,好吃的鱼都难收拾,比如河豚,收拾不好是要出人命的。夏娃的研发太顺了,没有任何磕磕绊绊。望着按下暂停键的夏娃,他仿佛在望一座高不可攀的冰山,冰山露出水面的仅仅是一角,他很清楚,夏娃三分之二的系统需要重组。

一个从没有遭受过失败的人,一次挫折就可能出现蓝屏,甚至无法重启。

他是一个做事有板有眼的年轻人,这个习惯得益于爷爷对他的教诲。爷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从东北大兴安岭南下广州,在部队招待所当厨子。爷爷厨艺很棒,尤其擅长做东北菜,部队首长吃过爷爷的炖菜,再吃考究的潮州菜总有吃不饱的感觉,当时部队大都是四野南下干部,吃惯了重口味的东北菜,再吃盘浅量小的粤菜,十个有九个吃不惯。从事军工科研工作的父母都在外地,他是由爷爷带大的,当厨师的爷爷每周都为他制定菜谱,一连七天三餐不会重样。爷爷说话从不唠叨,表达什么简单明了,说出的话却充满辩证法。比方说周五老师会留许多家庭作业,他心里烦,放学回家嘴噘得老高。爷爷会说,要学会改刀,把大块肉切成小块再入口就不拿人了。爷爷让他做个时间上的安排,哪个时间做哪门功课,做完一门儿就放下笔去玩,到了时间再按计划做下一门儿,不要闷着头一个劲做,有了计划,就有了阶段性目标,紧张中也就有了空闲。再比方说他小时候房间很乱,玩具、书本随意堆放,想找东西往往会乱翻一通。爷爷就说,你把房间当成一个地球,划出五大洲来,红颜色的放欧洲,黄颜色的放亚洲,黑颜色的放非洲,蓝颜色的放大洋洲,白颜色的放南极洲。这样一分,屋里东西果然就不乱了。爷爷的话让他受益很大,后来上大学、到国外读研,他都按爷爷分而化之的理论来实践,收效十分明显。

四年前他制订了一个类脑作品三胞胎计划,第一胎是传感融合的可编程乖孩子,第二胎是具有反馈能力的自适应中学生,第三胎是能辨识敌我、遂行使命的蓝光兄弟。三胞胎的顺利降生,让他萌生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创新计划,设计具有多模态感知和强大交互能力的第四胎——AI全科医生夏娃,三胞胎计划也就延展成四胞胎计划。他和同事们信心满满,觉得只要夏娃成功站起来,就可以开启天使之吻了。

他在AI作品对外宣介中一向回避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没有温度的词汇,而是给他们取上人的名字,乖孩子、中学生、蓝光兄弟和夏娃,这些名字叫起来亲切,听起来也形象,更便于情感表达。在项目组内部,他还规定对所有的类脑智能作品都统称平行者,目的是表达对作品的尊重。他记得爷爷说过一句话,任何食材都需要尊重,你施以厚爱,它才能报以厚味。他把爷爷这句话推而广之,并举自己助理夏至爱车的例子来说尊重的重要性。夏至非常珍爱自己的白色宝马车,每次驾车前都要轻轻拍一下引擎盖,说一声“辛苦了宝贝”,然后再发动车子,慢起缓走。夏至把车当成朋友,当成亲人,开了四年的宝马像新车一样,连小小的剐蹭都没发生过。

乖孩子、中学生和蓝光兄弟在执行他的指令上没有任何问题,用导师的话说,都没有跳出伊甸园。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倾注了他最多心血和灵感的夏娃出现了意外。

(节选自2025年第1期《芙蓉》老藤的中篇小说《自愈者》)

老藤,本名滕贞甫,男,1963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协原主席。出版长篇小说《刀兵过》《北障》《北爱》《草木志》等十一部、小说集《熬鹰》《无雨辽西》等八部,作品以英、法、俄、西班牙等十种文字被译介到国外。长篇小说《战国红》《铜行里》《草木志》先后荣获第十五届、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北地》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好书。

来源:《芙蓉》

作者:老藤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