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芜里,种一座花园
文/洪樱
人世间的荒芜,大约总是先从心底开始的。心若芜杂,则满目疮痍;心若枯寂,则万物凋零。时常觉得,人这一生,不过是在与荒芜相望、相持、相融的路上,走走停停。
我的窗台上,摆着一盆茉莉。那是五年前从花市角落里拾回来的。彼时它瘦骨嶙峋,叶片枯黄蜷曲,被弃在卖花老妪的摊子下面,与碎枝败叶为伍。我见它可怜,便讨了回来。朋友笑我:“这样蔫吧,活不成了,何苦费心?”我默然不应,只将它置于窗前,日日浇水,偶尔施肥。
起初它并无生意,反倒日渐萎靡。我几乎也要以为,它终究难逃此劫,生命有时,强求不得。可就在某个清晓,我推窗欲迎朝光,忽见枝梢一点新绿——那样小、那样怯,如婴孩初探人世的手指,在风里微微地颤。那一霎,我心里有什么,蓦地静了、软了,像冰释的春溪,无声却汹涌。
这茉莉如今已枝繁叶茂,每逢初夏便开出细白的花,香气清幽,弥漫整个屋子。我常倚窗望它,恍惚觉得它不只是一种植物,而是一个生命的寓言。从濒死到重生,从委顿到丰茂,其间所藏,或许正是人与荒芜相处的全部隐喻。
幼时住在乡下,老屋后远处有一片废园。说是园,其实早已荒废多年,杂草漫过人头,断墙残垣间蛛网密布。大人们不许孩子靠近,说那里阴气重,蛇虫出没。可孩子们好奇却总偷偷溜进去,在荒草间寻觅旧日痕迹。
那里曾是谁家的花园?石阶虽裂,犹能想见昔日主人踏阶赏花的身影;井台已颓,井水却依然清洌照人。最奇的是每年春天,荒园深处总会钻出几株野花,红的、黄的、紫的,在废墟间开得没心没肺,全然不顾周遭的破败。
许多年后,我方懂得,这废园一如人生的映照:无论曾经如何绚烂,终会归于岑寂,可无论多么岑寂,生命自会寻到它的出路,在缝隙处开花,在残垣上生绿。
去年冬天,我在云南旅游的时候路过一条老街区。拆迁在即,四下断壁残垣,瓦砾堆积。却见一老人,弯身其间,细心翻找。我问:“大爷,您寻什么?”他抬头笑答:“花籽和花枝。”见我疑惑,又徐徐道:“我在这街上住了三十年,家家种花。如今房子要拆了,我把花籽收起来,将来带到新地方,再种下去。”
他从衣袋里取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包着各色花籽:“这是张家的月季,那是李家的格桑花,王家还有一株极好的山茶……”他说这些花都是街坊邻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若不收好,便真的绝了迹。
夕阳西下,余晖落满废墟,将老人佝偻的身影拉得悠长。我忽然觉得,他哪里只是在拾花籽和花枝?分明是在打捞一段即将沉没的时光,是在废墟之上,重建一座可以怀揣的花园。
人生路上,谁不曾与荒芜遭遇?事业困顿、情爱离散、亲人逝去、理想幻灭……皆在心田犁出深痕,让生命的原野龟裂贫瘠。可也正是在这样荒芜之处,我们才真正学会如何耕种。
曾识一位女子,身为单亲母亲,独力抚育幼子。最艰难时,她白日工作,夜间接设计的活,常创作至深夜不得歇。可无论多累,她总在窗台养几盆花。她说:“看见它们,便觉得日子还有指望。”那些花其实极寻常,不过是吊兰、绿萝、太阳花之类易生易长的植物,可在她狭小的出租屋里,却绿得顽强,开得灿烂。
她儿子后来考上了很好的大学,临行前对她说:“妈,我永远记得咱们家窗台上的那些花。冬天那么冷,它们却一直绿着,太阳花只要有太阳就会开花。”原来,母亲在废墟里种下的,不只是花,更是一颗不死的种子,悄悄植入了孩子的心里。
究竟何为荒芜?不过是无花之地。何为花园?不过是在寸草不生之处,执意埋下第一粒种子。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片荒芜之地。也许是童年时受到的伤害、青年时遭遇的背叛、中年时面临的困境、老年时必须面对的失去。这些荒芜之地寸草不生,风声凄厉,我们往往选择绕道而行,假装它们不存在。
可智慧的人终究明白,逃避荒芜,不如拥抱荒芜,与其绕道而行,不如在最不毛之地,开始耕种。这种耕种,未必即有收获,甚至多半徒劳。但耕种本身,即是一种反抗——对命运的反抗,对时间的反抗,对虚无的反抗。
窗台上的茉莉,今春又抽新芽。春来得早,日光透过窗棂,在案上洒下斑驳影迹。我执壶浇水,忽然想起:这株曾经濒死的植物,不知何时,已成了我生命中的一座钟塔,在无声中报时,提醒着我生命坚韧的模样。
友人近日遭逢变故,发来信息说感到人生虚妄,诸事皆徒劳。我回信时,写到了窗台上这株茉莉,写到了童年那片荒废的花园,写拆迁区里佝偻拾花籽的老人,也写母亲如何在艰难岁月中仍坚持养花。最后我写道:“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荒芜本是常态,而花开是一种选择。在看似无意义的地方,执着地创造意义——这或许,就是我们为何存在的答案。”
信息既发,我又在窗前伫立良久。茉莉的叶子在日光下泛出油亮的光泽,嫩绿的新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我想,希望到底是什么呢?也许正是在确认荒芜必然存在之后,依然决定种下第一粒种子。
那么,不如就在心里最荒芜的地方,种一座花园吧。不必繁花似锦,不必四季长春,只要有一抹绿意,便能证明生命仍在。只要还有一朵花在开,就不能说这世界全是废墟。
毕竟,荒芜与花园之间,相隔的,不过是一颗愿意耕种的心。
洪樱,湖南省攸县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散文学会会员,文学创作三级。湖南散文学会理事、湘潭市女作协第一任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作家班第六期学员。著有个人散文集《樱雨飞花》。曾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铜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湖南省报纸副刊作品金奖;湖南省好新闻一等奖;湘潭市第四届文学艺术奖成果奖。
来源:红网
作者:洪樱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