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丨吴茂盛:行走在日常与苍茫之间

来源:红网 作者:吴茂盛 编辑:施文 2025-09-02 17:53:05
时刻新闻
—分享—

d55ab70a7c40f31362b6ff409f9489f3_c00b2106-0aa9-4a67-8b93-7a977d50c0a0.jpg

微信图片_20250902105916_405_263.jpg

行走在日常与苍茫之间

——读方雪梅散文随笔集《快酒慢茶不惆怅》

文/吴茂盛

方雪梅是我的老友,说来已有二三十年了。她每出版新书,总不忘寄我一本。我的书架上因此留存着她的诸多作品:诗集《结糖果的树》《疼痛的风》,散文集《伦敦玫瑰》《寂寞的香水》《谁在苍茫中》,报告文学集《时代微报告》,以及文艺评论集《闲品录》。最近,又收到她的新作——散文随笔集《快酒慢茶不惆怅》。

说实话,多年前我便想为她写点文字,却因自己天性懒散,一拖再拖。这一次,一口气读完《快酒慢茶不惆怅》,心中感触丛生。不能再拖了,还是写点罢。

语言的灵性:秋水流岚,轻盈自如

读方雪梅,最先被吸引的总是她的语言之美——清澈、灵动,仿佛带着呼吸与心跳。《快酒慢茶不惆怅》依旧延续了这一气质。

正如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所言:“方雪梅的散文,文辞优美灵动,犹如流水行云,轻盈自如……她的文字不仅是对女性细腻敏感人生体验的真切描摹,更是对人世间真善美的深入探寻。”这正点明了她文字的本质。

她的语言常使人联想到沈从文的澄明、汪曾祺的闲雅。譬如《看戏》,从鲁迅少年时看社戏开笔,写到她自己看巴陵戏、祁剧与乡间傩戏的场景:锣鼓声急,观众簇拥在台前。那些喧腾、粗粝场景,被她写得轻盈而富有诗意。语言不事雕饰,却自有节奏,使戏台的热闹与内心的宁静相互映照。在她笔下,世俗的美好与民间老戏骨们的执着,让传统戏剧的光华,灼灼动人。

再如《南楼听雨》,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夜雨拍窗的声息与山川氤氲的气象。简淡的文字,童年往事的回忆,竟能令读者耳边回响雨声,眼前浮现水气。

这种看似信手拈来的简练,背后是深厚的文字修养。著名评论家、南京师大教授何平评价说:“历经多年副刊编辑工作的锤炼,已至精练与纯粹之境。”寥寥数语,直抵人心。

题材的丰盈:生活馈赠的自在展开

方雪梅的散文,题材广阔而丰盈。她能写一杯酒、一盏茶,也能写一条江、一段史;既描摹厨房烟火,也叩问生命的终极命题。

在《快酒慢茶》中,她以“酒可快饮,茶须慢品”写出一种生活姿态:人生当有痛快的畅饮,也须有从容的品咂。闲笔之间,暗合人生哲理。现在想来,书名取此文之意境,实为精妙。

《有味》从一餐饭的滋味写起,牵连人情冷暖与岁月更迭,最终落在“生活本身自有其味”的顿悟上。饮食小事,化为生命的况味。

《在资江边》中,她凝望滚滚资江水,不仅写水势浩荡,古塔巍然,也写其背后所蕴藏的历史与人心。江水奔涌,人生亦然,于寻常景象中自然生发出文化与哲思。

正如鲁迅文学奖得主、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沈念所说:“她以独特的洞察视角,将日常细节与宏大主题巧妙地镕铸为一处处精神发现。”这便是她的文字魅力。

散文艺术的境界:真与美的天人合一

散文的根基在“真”,艺术的魅力在“美”。方雪梅恰在二者之间找到了平衡。

近年来,她多次受邀参加永州的文学活动,如中国(永州)山水散文节、“当代文学名家看祁阳”等。她笔下随即生出《大院姓周》《萍岛文踪》《永州的家底》等文字。

在《永州的家底》里,她不堆砌典籍掌故,而是从一条河、一片碑林写起,缓缓展开永州的文化肌理。她写柳宗元怀素,写周敦颐何绍基,也写眼中的当下永州,笔触温润,情感真挚。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时代的致敬。命题作文,竟被她写得活色生香。

在《磨刀人》中,她写一位老手艺人:刀锋与磨石相摩的声响,仿佛在诉说岁月浪潮中,民间传统手工艺人的命运与坚持。简洁的笔触,让人感受到一种坚守与隐忍。

这样的“真”与“美”的结合,使她的文字不仅是生活的记录,更是精神的创造。正如何平所言:“她的散文,不仅词句优美,更在叙事中深挖生活的复杂与深度,引发读者共鸣与思考。”

在日常中发现美:生活即是诗

文如其人。我常说,方雪梅是把生活当诗来过的人。十年前,在北戴河中国作协创作之家,我们一同参加疗养活动。白天采风,晚上写作。七天过去,她竟拿出几篇可圈可点的散文随笔,让人惊叹。

《诗有远意》便是一例。她写历史画卷上的一缕轻袅、庭树的姿态、田园诗人与命运的对望,由此阐明:诗意不在远方,不在宦海,而在日常山水之间。

《人生向死》直面生死之题,却写得不沉重。她以温柔与坦然,提示人们:生命必然走向终点,理解这一点,反倒能更珍惜眼前生活。“人生向死”,因此并非绝望,而是一种觉悟。

她总能在日常琐碎里发现诗意:厨房烟火有哲理,江河流淌具诗情,生命的有限中自有安然。这既是敏锐心灵的感受力,也是深厚生活经验的馈赠。

此外,她的文字更有阅读与思考的支撑。她热爱生活、博览群书,创作时常引典籍,却绝不卖弄,而是自然化入散文肌理。譬如《大院姓周》中,她在描绘零陵周家大院的格局与族群的传承时,既追溯家族历史与地域文化,又映照当下的现实境况,使读者在寻常叙事中感受到历史与当下的互文。

人生的真谛:快酒慢茶,不惆怅

《快酒慢茶不惆怅》不仅是一本散文随笔集,更是一种生活美学的宣言。它写出了快意与从容,写出了日常与历史,写出了女性的细腻心迹,也写出了人类的共通情感。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一位女性作家如何以温润与敏锐,把琐碎化为美学,把阅读化为思想,把历史化为当下的省思。她的文字,不仅抚慰心灵,更启示人生:在日常里发现美,在文化里追寻根,在历史中思考当下。

“快酒慢茶,不惆怅”,不只是书名,更是一种姿态。在纷繁人世间,保持心灵的澄明与从容,这本身就是文学给予我们的最深切安慰。

这,正是方雪梅文字的意义所在。

微信图片_20231008090459_副本.jpg

吴茂盛,湖南祁阳人,小说家、诗人、美术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作品曾获潇湘文学奖、丁玲诗歌奖、全国青少年新诗奖、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首届优秀诗人奖等十多次奖项。著有诗集《无尘的歌唱》《独旅》《到达或者出发》和长篇小说《驻京办》《招生办》等10多部。

来源:红网

作者:吴茂盛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943/94/152486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