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万峰林场界富山银杉群
银杉,银杉
文/摄 范诚
去故乡新宁的“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拜访银杉,可谓一波三折。不只是因为路途遥远,还需要机缘巧合。
银杉的发现地位于万峰林场的界富山,那可是一个山高路远的无人区,一般人是不敢企及的。
2022年7月,我与几个同乡好友登上了故乡的万字寨,立即被周边无比壮观的景象所震撼。陪同的万峰林场场长欧阳指着远方的一座高山告诉我们,那边是界富山,新宁的银杉就是在那里发现的。
界富山?银杉?我立即产生了一种要去一探尊容的冲动。无奈当时已是下午,去界富山需开车一个多小时,还要爬山两个多小时,当天根本无法下山。场长说,约一个好一点的日子,好一点的天气,我陪你们去。于是,在11月初秋高气爽的日子,就履行了这个约定。
上山的路,十分陡峭,先穿过一片竹林,那楠竹特别大,杆直而长。竹林中落满竹叶,踏上去很松软,像踩在海绵垫上一样,感觉很舒适。但特别滑,因为地面是泥沙,上面覆盖一层枯叶,一不小心,就打滑,一个趔趄,或者滑倒在地。而且越往上走,就越艰难,因为这些山路要么位于山腰,要么位于山脊,山势陡峭,像刀劈斧削一般,极具挑战。途中遇到一极险峻处,这是一面比较光滑的石壁,与路面几乎垂直,下面是不足20厘米的石檐,人只能踏着石檐,紧靠着石壁,用手紧紧抓住石壁上突出的一些石棱或者杂草,慢慢地向前移动。真是屏声静气,手脚并用,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下去。我们一个个招呼着,一步一步移动过去,长长地吐一口气,真有“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之感。
直到远远看到一座山峰,向导说,那就是发现银杉的地方,叫牛背脊。我们远眺过去,只见在层层大山的包围中,突兀着一个小山包,山头上长满古树,显得茂密而苍翠。在那片高高的山林中,就有一些银杉。这一发现,使我们疲惫顿消,精神倍增。
这一段,沿途都是合抱的大树,有些古树已经死去多年,树干腐朽到一定程度,里面空心了,掉下一些腐烂的木屑,堆积到地面。但树干并没有倒下,而是坚韧地挺立着,直指蓝色的天空,显示着生命力的顽强。山头也都是大树,一株株枝干挺拔,直插苍穹,两边伸向悬崖的枝丫,呈迎客松状,似乎在向我们招手,看上去特别亲近。
翻过一个又一个坡,转过一个又一个弯,终于到了牛背脊。几株特大的树挺立在悬崖边,其中有一株双生的大树,就生长在一个大石头上,其硕大的根系直达几米之外的我们脚下。该树两根主干十分粗壮,树皮上布满龙鳞似的纹,显得特别古老。只见一根树干上用红色油漆写上一个“2”字,向导老唐告诉我们,那就是2号银杉。银杉的枝丫特别发达,抬头仰望,那些枝丫像千手观音一样,伸出无数个“手”,向四面延伸,似乎要托起山顶的云彩,特别的壮观。
这条叫牛背脊的山脉,果然像一条长长的牛背,由上向下延伸。直到最下端,挺起一个山头,两边被另外的山脉环抱着,整个地形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最下端挺立的山头,就像花心,而包围它的山脉,则像花瓣,层层地向周边开去。这花心的中心位置,决定着这里地理气候不一般,其生态环境更是卓绝,也成为银杉等珍稀植物的生长地。接着,我们一步一步,爬上小山头。
小山头整体呈长方形,长约20多米,宽仅5—8米。除我们来的方位下凹处与山脊相连外,其余三面都是悬崖峭壁。不长大树,生长的多是小树和灌木,看上去稀稀拉拉,很多出现枯萎、折断痕迹。只有山顶周边,长着特别高大的树木,显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可见小山头这一带生态良好,土壤相对肥沃,小气候适宜古树生长。
扎根石缝中的银杉
山头上,生长着另外几株银杉。这些银杉树高近20米,都是千年以上古树。因为山顶多岩石,它们几乎都在石缝或石头上比较薄的土壤中生长,“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那树根攀附在石头上,拱出地面,像盘龙一样,古拙而遒劲。它们的树蔸特别大,托起的主干笔直、雄健、粗大、壮实,树皮呈暗灰色,并龟裂成不规则的薄片,似一幅幅古朴典雅的图案。上面枝干平展,显得很密集。因为上面大树多,靠内侧的树枝受阳光影响,略显稀疏。靠外侧的地方,因为悬空,阳光充分,则发达得多,伸出一根根长长的枝干,像迎客松一样招展。枝头上树叶茂密,迎风摇曳。叶的背面有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在阳光下,银光闪闪——这是银杉最显著的特征,也是银杉命名的缘由。
与银杉伴生于山头上的,主要是长苞铁杉,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与银杉相比,它们的树干更高大挺拔,但没有银杉这么粗大壮实。它们的枝干更整齐漂亮,但没有银杉这么密集多枝。它们的叶也显得稀疏蓬松一些。它们之间数千年相生相伴,顽强地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下来,共同体验着这里良好的生态,营造出这里美丽而独特的风景。
与银杉伴生的长苞铁杉
银杉树被称为植物“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中国特产的稀有树种。植物分类学的拉丁学名中,银杉的属名Cathaya,译成中文是伟大中华的古称“华夏”的意思。从这个属名就可以看出,银杉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早在1000万年前,银杉在地球上生长十分茂盛,分布也很广,欧亚、北美都有大量的分布。在德国、波兰、法国及俄罗斯都曾发现过它的化石。但是,第四纪大冰川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和北美,使生活在欧美各地的银杉,由于不适应严寒的气候而遭到了毁灭,只有一些地理环境独特的地区,没有受到冰川的袭击,成为某些生物的避风港。银杉、水杉和银杏等珍稀植物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成为远古历史的见证者。
从界富山下山后,我们来到新宁县城西郊的银杉公园。
银杉公园位于崀山珍稀植物研究所。该所是从原新宁县林科所更名而来的,是南方唯一的县级植物研究所。
银杉公园一面连山,三面环水,毗邻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不远。这里一年四季,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是镶嵌在县城西边的一颗绿色明珠。公园面积53.3公顷,集科研、科普、游憩、康养、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是袖珍植物园、种质资源库和森林风景园。人类“活化石”银杉的保育驯化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在原新宁县林业局总工程师罗仲春老先生的带领下,经过三代人的努力,这里已经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银杉迁地保育基地,保存有银杉各个年龄段的植株8700株,是野生植株的近3倍。其中,50株银杉植株于2016年已经开花结果,可以实现保育基地内植株的更新和繁育,首次实现银杉迁地保育种群的建成。保育基地的银杉植株来自全国5个地区,覆盖了几乎全部野生银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该基地还包括银杉区系内的主要群落植物600余种。银杉的播种、嫁接和人工造林的研创成功,宣布人类步入了迁地保育银杉的自由王国,这是新宁县的名片,也是公园的镇园之宝。
新培育的银杉
在这里,我看到大面积的银杉。这些人工栽植的银杉,在公园内长势良好。树干粗壮,高大挺直。枝条平衡舒展,树叶茂密,显得生机勃勃。它们的叶面亮绿,像打蜡一样。叶背呈银白色。它们与长苞铁杉、红翅槭等20多种名贵乔木相依而立,微风拂动下,万绿丛中,银光闪烁,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老唐告诉我们,每年3、4月间,银杉会开花,淡淡的黄绿色,好像多数阔叶树刚绽出的嫩芽,十分美丽。这让我又不由地期待起它们春天的样子来。
范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生态文学分会会员,湖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
来源:红网
作者:范诚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