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丨岳凯华、杨景交:人生万象的自在领悟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岳凯华 杨景交 编辑:施文 2025-01-09 10:52:58
时刻新闻
—分享—

人生万象的自在领悟

——肖凌之随笔集《人生当有》读札

文/岳凯华 杨景交

肖凌之新近出版的随笔集以《人生当有》为题,以“有”陈述“人生”,自有深意藏焉。初看该著题目,即对“人生”作出领悟和阐释,既可以指向人生组合元素的丰富多样,也可以指涉人生该持有哪些多元元素,即手中有“何物”、什么是“人生”。由此观之,这部文集正是用丰富驳杂的小词条,精准概括人生应当持有的诸多元素,并以深入浅出的语法笔调,叙述这些元素对个体生命达至自足、丰盈状态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它涉及处事之法、情谊关系、为人之道等。作者在人生的不同场域,以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视野,在以情缀文的叙述逻辑里,采取辩证多元的思维方式,从容自如地探求人生状态,匠心独具地阐发自在切实的生命诗学。

历史与现实的视野交织。肖凌之行云流水,自在地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视野观照下,品悟人生万象。捧读《人生当有》,可以看到作者试图从历史深处触摸纷纭复杂的现实人生脉搏。在对一组组关系词的解释时,常常援引中外历史上的经典事件,从历史人物的精神品格和逸闻趣事中,思考人生的种种状态,这显示出作家强烈的历史叙写意识。作者时常穿梭驻足于历史长河,对历史事件信手拈来。如在首篇《有一种安然,叫守底》里,就以“许衡不食无主之梨”“不吃嗟来之食”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历史故事为引子,论述道德自律对生命个体行为举止的规范性效用。还在《有一种高贵,叫谦卑》一文里,引入各具特色的历史故事,如苏轼的“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曾国藩的“实”,唐伯虎的“狂”,从这些历史人物因持守谦卑品性而获得不同人生结局的历史事件中,得出人生高贵的本质其实是通透、淡泊、高雅、宽广、高尚、尊贵、自信、厚实。

作者的叙述并非仅停留在过去的历史时空,而是由历史来观照现实社会中的人与事,掺杂“以史为鉴”的思想旨趣。作者将自己对历史的生命体悟,融注到当下社会现象和社会个体精神结构的分析中,巧妙地融合了历史史实与现实社会的关联。作者对历史资源的摄取,均基于以历史来反思现实社会。作者通过对若干中西历史人物精神品格的书写,将其作为现实社会个体生存状态的对照面或对立面,展现更为丰富的存在状态,以此深层剖析现实社会的包罗万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生当有》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意义。

生命意识的抒情表达。翻读《人生当有》,还可明确和洞察作者在以情缀文的叙述逻辑里,强烈地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性是文学最为本质的内容。白居易曾用“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4个词概括诗歌的基本特性,将情感视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而这样的审美论断,也适用于散文创作。抒情性,可以说是散文这一文体的本体性特质。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到老舍的《我的母亲》等经典散文作品,无不是情动于中、因情成文的,该书也显示出以情感为主导的创作特征。事实上,书中各篇目流淌着作者滚烫、热烈、真挚的情感因子,他用恰当的文辞表达宣泄着这些内在无形的情感。

基于情与辞的关系考察和理解。朱光潜认为,文学作品可以分为“情尽乎辞”“情溢乎辞”和“辞溢乎情”3种类型。第一种是心中所想能够用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这是文学的理想;第二种是心中所想,语言只能表达七八分,强调文学的暗示性;第三种是心里只感觉七八分,口里却说出十分,这种文学容易流于空洞、芜冗。阅览《人生当有》,可以感知肖凌之的散文做到了“情尽乎辞”。阅读全书里各个篇什,皆行文如自然流水,朴实通俗,不刻意讲求文辞修饰之美,而将人生思索寓于平朴率真叙述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浓烈而真实的情感,渗透着对人生的情感性观照。作者从“人生”这一宽阔无垠的题域中,抽绎出48对关系,细致论述人生的不同境遇和状态,书写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

不过,在这48对关系中,肖凌之在论及人生的不同境况时,带有的内在情感性是有差异的。如叙述人生的“存在之惑”时,作者的情感是平静且柔和的,如同一位老友在与你推心置腹谈论人生,文辞语调舒缓,且多以“我们”或“你”为叙述视角,《有一种豁然,叫转弯》《有一种成全,叫舍弃》等篇均具有这样的特点。而在阐释“情谊关系”时,作者是理性的,文辞也变得较为客观,如《有一种长久,叫留白》,作者理智地论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亲密而有间的。当面对人生的“处事之法”“为人之道”时,作者的情感变得相对激愤,语词间内含浓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夹杂着一定的批判性,且多以“他们”为叙述视角,如在《有一种进取,叫守拙》《有一种境界,叫知足》等篇目对社会上企图走捷径、浑浑噩噩等行为和现象予以了激烈批判。

人生状态的逻辑思辨。在多元的思辨空间里,尽情地感受着人生状态的多维性,这从书中所容纳的一篇篇作品的篇目名里即可见出。“简单”与“丰厚”,“进步”与“清零”,“进取”与“守拙”,“明白”与“糊涂”,“收获”与“付出”,“未来”与“现在”,在诸如此类看似互为正反的关系辩证中,就可感知作者对生命存在状态的看法是辩证多元的,带有一种理性的判断力,既非一元论式的简单化思维,也未粗暴看待组成意义世界的各单元。作者对每一种人生现象的阐述,是多面向、多视角、多维度的。

审视文集中每一篇文章的具体叙述策略可以发现,作者主要采用平行或并列式的论理逻辑,这是一种明显具有联想发散性的行文方式。例如在《有一种美好,叫欣赏》一文中,作者从核心现象“欣赏”出发,辐射到对欣赏自己、看待他人、对待生活、欣赏自然、观赏艺术等与欣赏相关的多个方面。这一行文结构模式,堪称该散文集最鲜明的叙述方式。当然,作者的笔法丰富多样,正反论证在这部散文集中也时有呈现。这是一种带有辩证思辨意味的书写笔法。在具体论理时,肖凌之常常采用正反交叠的叙述方式。比如在《有一种能力,叫独处》一文里,作者以“独处”是什么作为开篇,转而重点阐述“伪独处”的基本特征,交叉叙述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生活状态。

《人生当有》以“人生”为叙写视角,用文字勾勒人生百态,撷取生活中琐碎繁杂的万象,描绘人世生活的真实状态,细致剖析人生的属性,对存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思考。书中既渗透着作者对人心、人生、社会的温情关怀,也传递出作者积极、向善、达观的生命哲学。

(作者岳凯华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景交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岳凯华 杨景交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