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艺智共生——艺术与科技融合塑造文化新生态”研讨会圆满举办。
研讨会吸引了来自政府、艺术界、科技界、学术界及公众等众多参与者。
红网时刻新闻2月19日讯(记者 卢杨屾)2月18日,随着“芙蓉花”全面盛放——长沙梅溪湖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一场关于艺术与科技如何共塑未来文化生态的思想盛宴在此拉开帷幕。
研讨会以“艺智共生——艺术与科技融合塑造文化新生态”为主题,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与文化强国战略背景,探讨艺术与科技协同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创新进步的新路径,吸引了来自政府、艺术界、科技界、学术界及公众等众多参与者。
梅溪湖艺术博物馆是华中地区首个以国际视野为核心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
梅溪湖艺术博物馆由世界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是其在中国的唯一艺术馆建筑,也是华中地区首个以国际视野为核心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之际,“四展齐开”的豪华阵容令人瞩目,同时也成为了文化与科技交汇、思想碰撞的实验场。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次研讨会由梅溪湖艺术博物馆与凤凰艺术联合主办,邀请近20名行业专家参与对谈,旨在探索科技赋能艺术创作,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潜力的文化成果。
由凤凰艺术&陆蓉之&赵伯祚联合创意制作的艺术科技互动装置《共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会场入口,由凤凰艺术&陆蓉之&赵伯祚联合创意制作的艺术科技互动装置《共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观众通过互动展示,体验到科技与艺术交织的创作过程,更深入理解了研讨会的主题。
“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更是创新、传承和生态协调的关键力量。”湘江新区宣传工作部副部长、三级调研员蒋学龙说,湘江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正积极推动“文化+旅游+科技”的深度融合,带动文旅消费和产业新集群的崛起。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吸引人才,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从而实现更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
湘江集团华年文旅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周颖表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梅溪湖艺术博物馆将以高起点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文化平台,展示顶尖艺术作品。
随后,由中鸿创艺董事、新媒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沈天舒担任学术主持的三场主题对谈依次举行。
“艺术与科技的未来共生”主题对谈。
在“艺术与科技的未来共生”主题对谈中,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等嘉宾就人工智能与新媒体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实践与挑战、科技对艺术传播的突破以及艺术研究模式的创新等问题展开讨论。
“公共文化空间的使命与创新”对谈中,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叙良等嘉宾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策展与公共文化服务平衡地方文化与科技创新,塑造博物馆在文化生态中的角色。
“文化艺术的创新转化与区域发展”对谈中,湘江新区宣传工作部文旅产业发展处处长潘振兴等嘉宾讨论了公共艺术如何在艺术性与商业化之间平衡,推动文化艺术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通过艺术博物馆活动转化为区域文旅经济增长点的问题。
观众们向“大黄鸭之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提问。
现场,观众们还就《粉色江豚》作品与长沙的联系向“大黄鸭之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提问,展现了艺术对城市与大众的链接作用。
梅溪湖艺术博物馆通过引入全球顶尖艺术项目,结合科技创新,已成为艺术爱好者的聚集地和文化产业创新的核心平台。与会嘉宾纷纷表示,作为长沙文化的“新名片”,此次研讨会标志着其在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新道路上的重要进展。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艺术与科技的对话在此展开,推动文化产业迈向多元高效的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卢杨屾
编辑:韩阳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