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丨吴茂盛:千年狂草,照亮当代书魂

来源:红网 作者:吴茂盛 编辑:施文 2025-02-11 17:31:54
时刻新闻
—分享—

d55ab70a7c40f31362b6ff409f9489f3_c00b2106-0aa9-4a67-8b93-7a977d50c0a0.jpg

微信图片_20250211140857.jpg

千年狂草,照亮当代书魂

——评李科《狂僧怀素》

文/吴茂盛

今年春节很特别,暖阳高照,没有一丝寒意。在乡间,一把椅、一壶茶、一本书,悠哉乐哉。茶是好茶,书是好书。于是,《狂僧怀素》进入了我的视野。

果然,这一读,如品茗茶。

在中国书法史的烟云深处,湖湘书家如群峰耸立:欧阳询峻峭如剑、何绍基沉郁如山,而怀素,则是一道狂飙、一团烈焰。他的笔锋似疾雷奔电,狂草如骤雨翻江;他的一生犹如流云出岫,恣意而传奇。如今,怀素故里的文化学者、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永州市怀素书法研究院院长、作家李科,积十年之功、磨三年之剑,创作出怀素评传《狂僧怀素》,由湖南大学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本书在历史长河中重塑这位狂僧的风骨,使千年狂草在当代焕发新光。书中诸多独到见解,与既有的怀素研究交相辉映,如潇湘汇流、风云激荡;这不仅是怀素魅力的延续,更是李科借云思霞想、拨开史尘陈迹,于纸上铺就一幅恢宏史诗的力作。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评价道: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一种高境界的禅中之禅,一颗闪耀在人类智慧金字塔那顶尖上的璀璨宝石。《狂僧怀素》抓住怀素“狂而进取”这一特质,表达了作者独特的观点,这是怀素本身的魅力所在,也是本书的创造性价值,读来神清气爽。

传奇:狂僧的流光身影

《狂僧怀素》不仅是一部评传,更如同一幅挥洒着狂草意韵的长卷,一曲激昂飞扬的乐章。千百年来,怀素的书法被无数后人传颂,而他的生平却始终隐匿在历史的烟岚之中,时隐时现,如那难以捉摸的狂草笔势。本书以史为经、以艺为纬,剥开千年尘封,展露一个立体而真实的怀素——他的狂草与人生交相辉映,他的风骨与时代对话。

怀素是中华文明长空中一道耀眼的光束,而《狂僧怀素》正如一颗中继卫星,将这道光芒放大,传向未来的更远彼岸。他的狂草突破了传统法度的藩篱,达到了极致自由;他的勤修,比王羲之更入木三分,直至“盘板皆穿”;他的狂放不逊于张旭,二人并称“颠张醉素”;他所创“瘦劲回环体”风格,骨感遒劲、筋脉生动,令人叹为观止;他的《自叙帖》,成为书法史上最牛的个人简介。李科更通过详实的史料与独到的见解,细致梳理了怀素三次“西游上国”及其传世书作和年谱,为后世研究者点亮了一盏明灯,这不仅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研讨,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穿越历史、对话文化的珍贵契机。

励志:狂草里的生命意志

怀素的故事是一部燃烧着生命热情的史诗,一首笔走龙蛇、气吞山河的诗篇。1200年前,他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学外语,于二十岁便开创崭新笔法,以狂放之势直击艺术极限。他的“狂”是风雷激荡的个性,是突破常规的呐喊;他的“进取”则是历经千锤百炼后的凝炼,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坚韧精神。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协主席汤素兰认为:出身草根的怀素,创造了中国书法艺术史上草书的巅峰,是永州厚重文脉中的“铀矿”,是屹立于潇湘大地的史诗级人物。《狂僧怀素》还原了一个活脱脱的怀素,描述了一个传奇又传神的故事。

李科在书中精选了五个经典小故事,呈现出怀素如何在困顿中淬炼自我、以笔尖丈量世界的历程。

学外语:钱起《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云:“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怀素不仅书法超群,更通梵文,彰显其深厚的佛学修养。

笔冢:他日夜临池挥毫,废笔堆积成冢,如同铁杵磨针般见证了他的不懈追求。

墨池:与王羲之、张芝齐名,他亦有“墨池”典故,勤习至池水皆黑,映照出一代草圣的执着。

绿天蕉影:因纸张昂贵,他以蕉叶代纸,广植万株,终成“绿天蕉影”传说。

盘板皆穿:在缺纸日子里,他以圆盘、木板漆面练字,反复挥毫直至板面千疮百孔,彰显出技艺与精神的极致磨砺。

怀素一生行走万里,书法与人生俱如狂风激荡、飘然而行;他的“西游上国”既是艺术的求索之旅,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

绚丽:狂草映照千年文脉

《狂僧怀素》作为湖南省作协2023年度重点扶持作品,不仅是一部书法评传,更是一卷璀璨的文化史诗。李科视野宏阔,将怀素置于华夏文明的长河之中,与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张旭、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等书坛巨匠同台论道;同时,他也将怀素置于李白、杜甫、吴道子、钱起、陆羽等历史风云中考察,让这部评传既是对一位书法奇僧的赞颂,也是对中国文化全景的回望与提炼。

在《狂僧怀素》中,我不仅读到了怀素笔下的风雷激荡,更感受到一种穿越千年的精神回响。他的狂草不只是历史的遗迹,而是一种生命的燃烧,是在千次跌宕之后的奋起,是以笔锋雕刻风骨、以墨迹印证存在的真情流露。他的书法不仅属于盛唐,更属于每一个渴望突破与创造的时代。著名评论家、南京师大教授、鲁迅文学奖得主何平认为:《狂僧怀素》创作思路纯正,不溢美不隐恶,力求重塑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而不是一味用史料和个人意愿拼积的纸糊雕像,展现了一位锐意进取、思想超脱的南禅沙门。

怀素启示我们,传统并非静止,而是潜藏着无尽的生命力,犹如千年莲子,在适当的时刻依然会绽出盎然生机。草书的每一道笔画都是精神的拓展,每一次狂放都是超越自我的冲动。当我们今日翻开《狂僧怀素》,仿佛置身于千年前,见得那位僧人挥毫如风、狂草飘逸,而那激荡的回声,依旧在当代书魂的脉搏中跳动。

微信图片_20231008090459_副本.jpg

吴茂盛,湖南祁阳人,小说家、诗人、美术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作品曾获潇湘文学奖、丁玲诗歌奖、全国青少年新诗奖、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首届优秀诗人奖等十多次奖项。著有诗集《无尘的歌唱》《独旅》《到达或者出发》和长篇小说《驻京办》《招生办》等10多部。

来源:红网

作者:吴茂盛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946/55/146942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