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京港澳高速长沙服务区中庭内,途径此地的司乘人员正在观看文艺汇演。
红网时刻新闻2月5日讯(通讯员 王秀丹 记者 袁思蕾)“哇——”2月5日上午,在京港澳高速长沙服务区中庭,一群孩子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来自湖南省演艺集团的魔术演员正手持彩绸折扇,轻摇间竟凭空“变”出一只灵活生动的鸽子,咕咕叫声引得围观人群纷纷拍手叫绝。
当天,由湖南高速广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湖南省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长沙服务区“情满春运,爱在旅途”文艺汇演活动在京港澳高速长沙服务区举行。活动通过将魔术、小丑表演和湖南花鼓戏有机融合,将湖南非遗融入当代生活,走进司乘人员身边。
高速服务区变身非遗剧场 小憩时光变成文化之旅
花鼓戏演员正在表演。
“踩下刹车就进了文化馆!”来自河南的货车司机王师傅刚走进京港澳高速长沙服务区,就被花鼓戏演员的水袖翻飞吸引。台上,花鼓戏青年演员表演《补锅》,诙谐的唱腔引得司乘人员会心一笑。与传统演出不同,演员们特意设计了“移动式表演”,在中庭、连廊、餐厅等区域进行戏曲快闪,让文化浸润每个角落。
京港澳高速长沙服务区负责人介绍,今年,长沙服务区首次请来专业戏曲演员开展新春互动,让高速服务区从单一的“加油如厕”功能站,升级为展示湖湘文化的窗口、满足美好出行生活的空间。“没想到来服务区上个厕所还能带孩子看到非遗表演”,带着孩子返程的李女士全程笑得很灿烂,两个孩子听着花鼓戏演员的弹舌表演,一边咯咯直笑,一边模仿起来。《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等剧目联唱更是让现场掌声不断。
沉浸式互动设计吸引人群 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魔术互动现场。
“各位朋友看这里咯!”上午11时,长沙服务区中庭突然响起清脆的云板声。只见两位画着戏妆的演员推着特制花车穿梭人群,车上堆满各种造型气球和魔术道具。这是每天三场的“文化魔术”互动,通过演员丰富搞笑的表情和夸张有趣的肢体动作,吸引众多小朋友上前争先模仿互动。从湖北返程广州的张女士笑意盈盈,多次与魔术演员互动希望让儿子参与到表演中,现场笑声此起彼伏。
当魔术师的扑克牌飞出花鼓戏脸谱,当小丑的红鼻子变成会眨眼的戏偶,长沙服务区的创新实践正在打破传统文化传播的次元壁。湖南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文化魔术’让非遗摆脱了博物馆式的沉重感,用游戏精神重构了传承路径。”
文旅融合新范式 高速公路变成文化廊道
孩子们被演出逗得哈哈大笑。
“过去的高速服务区是旅途的‘暂停键’,现在要成为文化的‘播放键’。”湖南高速广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司乘人员反应效果以及现场销售情况来看,京港澳高速长沙服务区的创新实践或许能成为可复制的“服务区+非遗+文旅”模式。数据显示,京港澳高速长沙服务区开展“情满春运,爱在旅途”文艺汇演活动期间,旅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25分钟,活动在传播非遗的同时也带动了服务区销售数据增长。
据了解,2025年湖南高速广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已规划在4个重点服务区复制该模式,在所辖服务区设置皮影驿站、5D非遗展馆等,让疾驰的车轮载动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来源:红网
作者:王秀丹 袁思蕾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