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何人不起故园情——读张雪云散文集《青寨》

来源:文艺报 作者:云梦泽涌 编辑:施文 2025-02-07 14:17:12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180625094326.jpg

《青寨》,张雪云著,作家出版社,2023年11月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读张雪云散文集《青寨》

文/云梦泽涌

张雪云《青寨》中展现的一幅幅乡村图画,正是我心中向往的故乡模样。这是她的前作《蓝渡》的姊妹篇,均是写她的故乡大湘西沅陵。沈从文曾说:“沅陵是一个美得令人心痛的地方”,这句话似乎引发了愈来愈多的共鸣,但我却想到另一个原因。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1934年回故乡湘西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湘西奇美秀丽,久负盛名,但沈从文北漂在京,母亲病重,国事家事涌在心口,乘舟返乡,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睹物思人,自然有了“美得令人心痛”的感叹,可能是挥之不去的伤怀。这伤怀从黄永玉的名句“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中也能得到印证。

或许是同一方山水滋养的缘由,沈从文对故乡的景色、人事、风俗的爱恋,同样非常明显地体现在苗族女作家雪云的写作中。《青寨》似一幅画、一首歌,像一串饱满的苞谷、一坛湘西的米酒,盈满、温润、细腻地展示了湘西村村寨寨的风貌、习俗、人物,读来令人沉浸其中。书中亲切的文字扑面而来:“一条清浅的蓝溪从寨子中央弯弯弯绕绕地穿过,寨子并没有齐齐整整的规模,零零星星的,先前多是木屋小院,青瓦覆顶,远山青黛隐隐,近水青碧迢迢,男人喜欢穿藏青色的对襟上衣,上了年纪的女人喜欢包青丝头帕,偶有院墙,也是青砖砌就,山间多水雾,多青色烟雨,五大三粗的男人平常吃饭,多喜欢端了青花大瓷碗蹲在门槛上扒拉。”(《青寨里的腔调》)

沅陵是“传统龙舟之乡”,最热闹的盛事之一是“五月辰河赛龙舟”。沅水一年一度的扒龙船,真正是鼓如擂、烟似云,动桡雾气生,吼声破山门,心高山则矮,协力滩才平。看赛龙舟的人早早占据着河边的好位置:“看一条条龙船从南岸冲向北岸,特别是看到本乡里的船举桡冲岸时,没有一个人顾得上斯文,全都站起来扭腰挥臂,狂呼狂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像喝了几大碗烧酒,吞下了几块腊狗肉,狂躁躁地头热,口痒、血沸腾,浑身胀起一股股不可遏止的‘苞谷子’劲。”(《五月辰河看龙舟》)。

此外,散文集中的多篇还写到了新时代以来沅陵人的新生活,如《回到惹巴拉》搞起了旅游开发,做成了“生态经济”;把精美实用的《比耳斫竹编青篮》做成了产业,竹编手艺人,有了用武竞技之地;《踏虎凿花》和《西兰卡普》都是民族感、地域性极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多变的历史、动人的传说,沉淀了岁月的流逝,宛如乡间袅袅的炊烟、离人的思念……

张雪云挚爱着故乡的父老乡亲、将故乡山水草木、民俗风情、点点滴滴细细描绘。《青寨》在记忆深处永久镌刻着父老乡亲,把故乡的风俗、人事、风貌、山水写得如此柔情万千、一生牵挂,是难能可贵的文学的深情。

(作者系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一级调研员)

来源:文艺报

作者:云梦泽涌

编辑:施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