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丨姚昂希:家国情怀在大地上澎湃奔涌

来源:红网 作者:姚昂希 编辑:施文 2025-02-07 16:51:25
时刻新闻
—分享—

d55ab70a7c40f31362b6ff409f9489f3_c00b2106-0aa9-4a67-8b93-7a977d50c0a0.jpg

千库网_水上亭子照片摄影图_摄影图编号68745_副本.jpg

家国情怀在大地上澎湃奔涌

——评诗人吴茂盛组诗《江河大地》

文/姚昂希

吴茂盛,年少成名。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后以长篇小说《驻京办》《招生办》饮誉文坛,其作品在地域文化、历史记忆与个人生命体验之间构筑了独特的诗意世界。而他的诗歌,尤具个性化的语言魅力,厚重而灵动,既深掘湘楚文化的精神血脉,又敏锐体察自然万物,呈现出一种既扎根本土、又面向世界的文学现象。

今年春节,久在尘嚣中的我终于得享清静。在这一段难得的时光里,我读到了吴茂盛发表在《鸭绿江》2024年第8期的长诗《江河大地》,心中如有清泉流过,涌动起对诗歌与大地、时间与生命的思考。

这组诗由《大地歌谣》《原野之上》《大江大河》三首长诗构成,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在诗意的笔触下,大地苍茫,江河奔涌,家国情怀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激荡生辉。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礼赞,更是对中华文明根基的深情回望,是诗人在时代洪流中对土地、生命、历史的追问与歌咏。

大地之歌:传统与现代的交响

《大地歌谣》是一首充满敬畏与深情的颂歌。它不仅描绘了大地的辽阔与丰饶,更将大地视为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承载着历史的荣光与时代的变迁。

诗歌的开篇便以质朴而饱含情感的语言,构筑人与土地的深切连接:

“大地啊!/我们朴素得仿佛稻谷玉米大豆高粱/把根须伸入你胸膛的深处。”

这一句,仿佛一声来自泥土深处的呼唤,将人与土地的关系凝练为最本质的依存。诗人选取“稻谷”“高粱”等意象,既是对农耕文明的回望,也是对土地生命力的礼赞。而“根须伸入你胸膛的深处”,则赋予了大地母性的温暖,诗意地展现了人与自然间绵长而坚韧的纽带。

然而,这首诗并未止步于对传统乡土的咏叹,而是将视野投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地变迁:

“崭新的智能化5G时代/在我弹指之间运筹帷幄。”

这里,大地不再只是苍茫厚重的历史见证者,它亦在科技的洗礼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一“在我弹指之间运筹帷幄”的意象,将大地从静态的承载者转变为一个不断进化、适应时代洪流的生命体,展现出自然与科技、传统与现代交融并进的诗意景象。

《大地歌谣》不仅是对广袤土地的抒怀,更是一曲时代交响,在深沉的土地意识之中,蕴含着对未来的憧憬,对时代变革的热切回应。

原野上的精神之旅:从自然抵达灵魂深处

《原野之上》,则将诗人的目光从宏阔的历史图景转向个体心灵的沉思,在苍茫的原野之中,展开一场灵魂的自我对话。

诗人以身体意象,将人与原野的关系具象化:

“我清洗自己坚硬的骨头/把干净的诗句/从灵魂深处抽出来。”

在这里,诗人不仅是在原野上行走,更是在精神深处跋涉。他借助“骨头”这一意象,赋予自我以土地般的质地,而“清洗”则意味着一种深刻的精神净化。原野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诗人心灵的镜像,在那里,他得以剥离尘世的杂质,抵达最纯净的诗意本源。

此外,诗中频繁出现“血肉”“骨骼”等意象,将原野与人的生命经验深深交织在一起。这使得原野不再仅仅是辽阔的外部世界,而成为一个承载精神重量的象征性空间。诗人在此完成了一次从大地到心灵的升华,将自然书写转化为一种深刻的自我认知与精神救赎。

大江大河的呼唤:文明的流动与民族的脉搏

若说《大地歌谣》写的是土地的厚重,《原野之上》写的是个体的精神体验,那么《大江大河》便是诗人对中华文明辽远浩荡的赞颂。

江河,在诗中不仅仅是奔腾不息的自然存在,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琥珀的天空和巨大的雨水/被神圣的晨曦孤寂地翻开。”

这句诗将时间、光影、江河交织在一起,赋予江河一种史诗般的沉静与力量。琥珀的天空,仿佛凝固了万年的记忆,而晨曦的翻开,则暗示着新的时代正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缓缓展开。

江河是流动的,但它也是历史的刻痕,是文明的血脉。诗人通过江河的壮丽书写家国情怀,以江河奔涌的气势比拟民族精神的刚毅与执着。

这不仅是一首关于自然的诗,更是一首关于文化、关于民族精神的诗。诗人站在江河之畔,聆听历史的涛声,也展望未来的光辉。

在江河大地奔涌:家国情怀的深沉表达

吴茂盛的《江河大地》以诗意的语言构筑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深刻对话。从土地的厚重,到原野的辽远,再到江河的奔腾,这组诗不仅是对自然风景的书写,更是对文明根基的追问,对时代命运的思考。

这组诗,以一种大气磅礴的抒情风格,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沉眷恋与责任担当。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时代命题的今天,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诗意礼赞,更是对文化复兴的精神回应。吴茂盛在诗歌中,以江河大地为媒介,写下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诗篇,亦在新时代的洪流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诗意担当。

在奔涌的大地之上,我们聆听到了诗人的心跳,也听到了时代的回响。

微信图片_20231008090459_副本.jpg

吴茂盛,湖南祁阳人,小说家、诗人、美术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作品曾获潇湘文学奖、丁玲诗歌奖、全国青少年新诗奖、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首届优秀诗人奖等十多次奖项。著有诗集《无尘的歌唱》《独旅》《到达或者出发》和长篇小说《驻京办》《招生办》等10多部。

来源:红网

作者:姚昂希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946/99/146845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