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在留恋你
文/曾雁湘
过往的时光里,总在留恋你。
世界读书日这天,我来长沙参加了一次读书活动。然而,心里最重要的目的,是来看看你。
晚上到的,住在澧水河边,也是天门山下。
这里的空气还是那样清净,夜间也少有汽车吵闹,一觉睡到天亮。
打开窗户,晨光初启。春天的早晨,这青山秀水,有少女般的羞涩。
天门山这么近,但看到的是群山影影绰绰,晨雾山间缠绕,群山高低起伏,若隐若现,看山不似山,似一处魔幻仙境。
窗前的澧水河,河面上水雾渺渺,浅波粼粼,几只鸟儿从河面上飞过,画出一幅水墨长卷。
河边,一些人在绿树下晨跑,有男有女,衣着活泼,成为河边流动的风景。
吃罢早餐,直奔主题,去张家界环境监测站。
监测站换了新址,名称也改成“湖南省张家界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面貌焕然一新。
监测中心,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环境监测技术机构了。配备齐全了各种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设备,满足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看到生物标本室,很多标本的制作技术很高,美感很好,让人耳目一新。这是我以前在这里工作时的一个心愿。这一代年轻人,很好地开展了这一工作。
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需要不断创新,需要有更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进一步揭示和研究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
看到那些分析仪器,习惯性地去摸一摸,看到操作台上的三角烧瓶,习惯性地拿起来摇一摇。这一摇不打紧,摇起了曾经,摇起了往事。
那是第一次参加国家标准样的测试考核。那时站里刚刚开展工作,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工作不熟练,不敢参加这次考核。可是,我心里却在盘算着,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抓紧培养年轻人敢于挑战的精神。主意拿定,立即召开会议,布置考核任务。然后,陪着这些年轻人日夜备战。先是站里自配一些不同含量不同待测物的样品,按标准方法测试,多次反复练习,熟练操作规程,掌握要领。心中有底气,万事皆可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首次参加考核,就得了六个优秀,获得了让大家兴奋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年轻人有了敢于挑战的勇气。
让我特感欣慰的是,站里的这一代年轻人努力拼搏进取,敢于挑战,一个个都做出了可喜可歌的成就。
一个与我同事五年的秀外慧中的女子,当年高考时是县里的理科状元。几十年来在自己的领域里精耕细作,勤劳奉献。获得“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现在是湖南省环境监测学术领域的首席专家。
一个在张家界天门山下出生长大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投身于环境监测工作。他矢志不渝,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是“湖南省环保系统优秀站长”。
一个湘西土家族青年,工作忘我刻苦。他在全省技术能手竞赛中获得“湖南省水环境监测技能大赛第一名”的成绩。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个慈利女孩,在省里举行的工作技能比赛中,连续五次都是全省“第一名”,还获得了“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一个宁乡女孩,在全国水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中,获得一等奖。国家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
这一代年轻人新的思想风貌,科学的拼搏精神,让我受到了教育,获得了慰藉。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
进入张家界景区,重走三十年前工作过的地方。那些险峻山崖,那些深山峡谷,那些急流险滩,激荡起我情感的波澜。
金鞭溪,溪水潺潺,来源于千山万壑之间,水质反映着整个张家景区的水环境质量。在开发旅游业的前期,景区内曾经建了一些餐饮等服务设施,对区域环境造成了污染。后来人们明白了,果断地把污染设施拆除了,水质变清澈了。
2024年全国地表水监测结果,张家界市水质在全国300多个地市中排名第二。这一成绩,是几代环保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金鞭溪的猕猴,是张家界生物多样性的标志之一。大的小的,淘气可爱。现在它们都不认识我了,可是它们的爸爸妈妈认识我,我喜欢给它们送些吃的,喜欢和它们一起嬉戏玩乐。在进行监测工作时,我们总是把仪器和袋子提在手上、背在身上,提防它们捣乱。它们总以为,袋子里面是给它们吃的东西。
黄石寨,是一个又高又险的山峰,现在有了缆车上下。原来我们上山顶工作时,是爬上去再爬下来的。路陡路远,扛着笨重的检测仪器上山下山,需要计算好路途时间和工作时间,要保证在天黑前下山。也要估量好自己的体力,不可贸然而上,若是不能保证当天下山,就要在山顶上或峡谷中过夜了。
重走以前工作时走过的路,不知怎的,有时会在某个地方停下来,把目光聚焦到某一处山崖上,某一个峡谷里,久久地凝视着。内心深处交织着,对春天的风景的欣赏,和对旧情的深深地留恋。
“曾站长,咱们往前走吧。”听到同行人的提醒,恍然醒悟过来,是要跟着年轻人,走向新的风景了。
张家界的春天,群峰竞秀,绿树葱茏,山花烂漫。最显眼的,是那一颗颗高大的珙桐树,那满树满树的珙桐花,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在千山万壑之间,绽放着璀璨的光彩。
曾雁湘,曾任张家界生态环境监测站首任站长,1995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
来源:红网
作者:曾雁湘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