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湾夜景。
风从海上来
文/张家和
五十年前,汽笛一声长鸣,火车把一座城市拖进山来。人口不过三千的乡场集镇榆树湾,顿时风生水起,转身脱胎换骨,怀化迅速崛起舞水岸畔,“火车拖来的城市”从此成为怀化的代名词。五十年后,火车又把怀化拖向山外,拖向大海。我不是预言家,但我相信火车会把怀化拖向亚美非欧,拖向地球上火车轮子能够达到的每一个角落。
怀化,古代称“蛮地”,号“夷壤”。站在自然风光角度看怀化,一方明山秀水;站历史人文角度看怀化,一块长期远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穷乡僻壤。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国家调整经济发展布局,“三线”建设如火如荼。“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湘黔、枝柳铁路相继通车。从那一天起,一个用铁轨大写的“丁”字,赋予怀化国家西南交通枢纽的重要战略地位与时代担当。怀化国际陆港(简称怀化陆港、陆港)也许在那个时候,就不为人知地埋下了伏笔。
陆港,陆地上的海关港口,内陆连接海洋的纽带,对话海洋的平台,直面海洋的窗口。有了这一纽带,绿色的内陆与蓝色的海洋融为一体;有了这一平台,广袤的内陆与辽阔的海洋相得益彰;有了这一窗口,富饶的内陆与深邃的海洋同放异彩。
舞水西岸,宝庆商城在那里风光独秀了多年。尔后有了河西经济开发区,统一规划河西开发。湖南怀化国际陆港在原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挺身而起。有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全国国际陆港在两位数以内,远离大海的怀化位列其中;湖南唯此一家,怀化独享殊荣。火车拖来的怀化,无愧于昨天的物华天宝,当得起今天的锦绣“福地”。
农历五月的中坡山,一山绿肥红瘦;波光闪闪的舞水河,两岸莺飞草长,夏天如期而至。在这样的时节里走进陆港园区,看槐开怀化(槐花),望鹤翔鹤城;听车轮滚滚,闻汽笛声声。面对高大的龙门吊车,现代京剧《海港》“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材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的自豪之感油然而生;目睹载着异国风情、载着怀化物华进进出出的国际班列,“热风吹雨洒江天”的欢欣之情,“敢教日月换新天”自信之心,如江河之浩荡,似青山之巍峨。
回首当年,怀化虽然“衣衫褴褛”,但却意气风发。沉积太多沧桑的榆树湾,一夜东风浩荡,遍地阳光灿烂,莺歌伴着燕舞,旧貌换上新颜。我这个年龄段的怀化人,都是在血气方刚的时候走进百业待举的怀化,转眼半个世纪,亲眼目睹怀化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亲身参与怀化从因陋就简到繁荣昌盛、从蜗居雪峰山下到与雪峰山并肩而立的壮大过程。而怀化见证了我们这一代人从激情澎湃的青春年华,到波澜壮阔的中年人生,再到两鬓霜花、步履蹒跚的金色秋天。垂垂老矣的我走进热气腾腾的陆港园区,不仅有“犹记当年风尚暖,桃花灼灼少年颜”的万千感慨,更有“狂来欲碎玻璃镜,还我青春火样红”的万丈豪气。虽一头白发,亦老当益壮。
怀化,有人说取怀柔归化之意,也有人说谐槐花之音。前者源自人文考量,后者着眼山水使然,前者高大尚,后者接地气。两种说法都言之有理,但我欣赏后一种说法。槐树之花,淡雅质朴,洁白如雪,艳而不妖,媚而不俗,绽放自然山水之美,美得春光明媚,美得春意盎然,美得春色洒满人间。
物华冉冉,时光匆匆。曾几何时,我也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常登中坡。伫立山顶,背依魏魏铁塔,俯瞰熙熙脚下,眺望茫茫远方。舞水带蓝,西来南去,淌过山重水复的古老土地,滋养柳暗花明的田园村庄。群山峰峦叠嶂,如大海的波涛逶迤绵延,起伏跌宕;江河蜿蜒奔流,似轻柔的彩绸飘逸舒展,风情万种。或许江河与江河心有灵犀,青山与青山相互谦让,造就了过去的榆树湾、今天的鹤城区——这块聚宝盆一样的低洼河谷。火车拖来的怀化像一颗明珠、一块翡翠,从天而降,落入盆中。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是怀化当年的标准配置,也是当年怀化的别无选择。整座城市被众多胖瘦不一、高矮不等的山坡,孤立成众多大小不一的城中山头,切割成众多宽窄不等的山谷片区。参差不齐的新楼旧屋,像儿童的积木,横七竖八地撒在高高低低的山坡坡上与山湾湾里;像火车卸下的集装箱,随意散落铁道两旁。从那时到现在,怀化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既有蹉跎徘徊、又有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摸着石头淌过风亦萧萧、浪亦滔滔的时光河流。随着渝怀、怀桂等多条铁路在怀化交汇互通,那个大写的“丁”字被改写成为大写的“米”字。火车东来西去、南来北往,把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卸在怀化,也把当地的资源运往各地。当包茂、沪昆、杭瑞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G209、G319、G320国道以及芷江机场组成立体现代交通网络时,让人望而却步的“天险”雪峰山化为坦途,封闭的山门彻底打开。但在此前后,建设湘、桂、黔、渝、鄂五省周边中心城市,打造西南物流信息中心,一直是怀化的梦寐以求。怀化为之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向往了多年,也激动了多年,更奋斗了多年。有道是“多情常被无情恼”,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很难兼容。有幸的是当年的汗水没有白流,成就有目共睹,并为今天的继往开来奠定了基础。但坦而言之,当初的期待、憧憬以及雄心壮志,似乎都没有脱离在山言山、在水言水、海在山那边、我在山这边的陆地思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时光流转,物换星移。世界走进新世纪,中国跨入新时代,国家发展给怀化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让怀化看到了跨山越海的美好前景。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确定怀化为“一带一路”北通欧亚、南接东盟的重要节点城市。2022年7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在重庆召开,怀化第一次参会,正式加盟西部陆海新通道“朋友圈”,成为国际陆港“俱乐部”的新成员,标志着怀化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怀化跳出怀化看怀化,放大怀化建怀化。2021年9月,湖南怀化国际陆港成立。尔后国家与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全方位引导、支持怀化陆港建设,这既是时代寄予怀化的厚望,也是怀化面临的担当。怀化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陆港建设步伐,一座与大海相连、与世界接轨的国际陆港,展现在舞水西岸那片叫黄家山的土地上。“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怀化是山的怀化,是水的怀化。山不惧其高,因为登高才能望远;水不畏其长,因为流长才能致远。
陆港建成,怀化到东盟的国际大道正式开通,山区连海洋的经济大动脉正式启用。这是怀化面朝大海、走向世界的豪迈起步,是怀化高起点、大格局融入大世界的大开端。广州、北部湾、湛江、深圳等大港与怀化港一起,组成覆盖大半个江南沿海的陆海货运网络,中老、中越、中缅等七条跨境国际物流通道、161条国际国内运输线开通运营,依托双通道,对接两大洋,服务双循环的发展格局迅速形成,班列发行量迅速提升。2022年151列,2023年355列,2024年1009列,2025年1至6月中旬534列。西南地区70%的南下货物经怀化陆港销往全国各地,销往大海那边的国家与地区。2024年4月,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图定班再次提升车行频率,由每周一列到每周三列,当年发行量居西部陆海新通道“13+2”区域公司第三,至东盟的班列发行量迈入全国第一方阵,中老班列年发行量居中部地区第一。
班列发行量成倍增长,表明怀化已不再是中坡山下的怀化,不再是雪峰山前的怀化,不再是站在舞水、沅江两岸看潮涨潮落的怀化,而是大开放的大怀化,通江达海的新怀化。
怀化与大海隔着千山万水,历史上承载大批量货运的只有沅江。但沅江止于洞庭,想看大海,还要在长江的风浪里颠簸。后来有了公路,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座雪峰山就经常导致汽车中途熄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只有火车运输,才能引起物资远距离、成批量的发生位置转移。当年火车把怀化拖进来,今天火车把怀化拖出去,都是这一经典论述在实践中的运用。
带着五溪流域的山光水色,带着大湘西的人文风情,怀化陆港融入长三角、大湾区、中部城市群、成渝经济圈、海南自贸区,与湘渝黔桂滇建立五省协作机制,与湘鄂赣签订三省合作协议。怀化“穷追不舍”多年的五省周边中心城市和西南物流信息中心瓜熟蒂落,不再是“我想红娘,红娘不想我”式的“怀化梦”,辐射远超五省周边,货运网络覆盖全球52个国家与地区158个港口或站点,货运集结分拨覆盖重庆、贵州等20个省份,承运产品涵盖16个品类221种品名。强大的吐吞能力像一块巨大磁铁,吸引西南乃至更大范围内的物资向怀化集散,宜昌、荆州、荆门、南昌、鹰潭以及湘、黔、渝、鄂、赣其它地区,都是怀化陆港的货源地。陆港与勐腊、凭祥、钦州等海关一起,构建“四关如一关”机制,通关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广州、南宁、昆明铁路局通力合作,铁路运价下浮。怀化陆港因他们的参与而壮大,他们因怀化陆的港赋能而腾飞。强大的货运能力不仅给湘黔渝鄂赣等地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也带来了园区自身的发展壮大。新型显示、箱包皮具、中医药等省级产业集群聚链成势,十亿级百亿级链主企业加速崛起。阿里国际站19家企业以及箱包产业、三农产业、绿色食品等产业陆续进驻园区,其中箱包生产企业十多家,产品销往26个国家或地区。
宽敞的厂房,明亮的车间,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熟练地操作全自动、智能化机械设备。两年前,投资5亿元、年产包箱500万只、年产值6亿元的亨怀箱包生产基地进入园区,引进产业项目102个,总投资81亿元。预计到2027年,实现箱包皮具产业链上企业300家、规模以上企业60家、年总产值100亿元,实现在市级层面上打造第一个国家级“国际箱包之都”,实现班列年发行量1000列以上,货物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年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其中的班列年发行量已经提前实现,2024年1009列,今年截止6月中旬534列。陆港园区,生机勃勃的产业园,名副其实的工业区。
海洋是陆地的胸怀,宽广而浩大;陆地是海洋的脊梁,挺拔而坚强。有了陆港,天涯海角近在咫尺,一向不看好的怀化对外贸易局面迅速改观,到目前已覆盖全球119个国家或地区。2021到2024年,进出口总额由19.85亿元上升到137.60亿元,其中出口由15.23亿元上升到123.90亿元,分别增长593.4%和718.5%,年均增长率为148.3%和179.6%,增速连续三年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作用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怀化班列,开进了太平洋西岸的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开进了太平洋东岸的美国,开进了南非、巴西、尼日利亚、阿联酋,开进了东盟、欧盟,开进RCEP成员国,开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车轮带着怀化节奏,汽笛唱着怀化歌谣,风驰电挚,穿山越岭,去而复回。
陆港改写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带来巨大商机。怀化抢抓历史机遇,奋起二次创业。2023年新设外资企业35家,同比增长20.7%;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4家,同比增长16.7%;2024年新增境外投资企业7家,同比增长16.7%;新批境内省外项目540个,同比增长12.7%。是年9月,湖南全球湘商大会在怀化召开,来自国内外的湘商代表、学者专家、商界精英以及知名企业代表共1000多嘉宾风云际会,齐聚鹤城,共谋湘商经营大计,同赋怀化发展新篇。怀化签约省级项目19个、市级项目102个,投资额分别为159.5亿元和345.7亿元。这是怀化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大型商会,规模最大、收获最大的对外招商引资,展示了别具一格的怀化魅力和最佳投资创业之地的广阔前景。
陆港崛起,风从海上来;大道朝阳,雨向青山洒。
走出陆港园区,舞水风吹浪起,两岸烟柳画廊。此情此景,我想起叶剑英元帅的诗《游肇庆七星岩》:“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这不就是怀化今天的生动写照吗!
转过身回望,班列出站。汽笛声中,我好像年轻了许多。
作者,张家和,中国作协会员。
来源:红网
作者:张家和
编辑:唐雨欣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