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年湖湘城鉴丨凤凰:历史沿革

来源:红网 作者:赵涛 杨玲 廖悦雯 编辑:施文 2025-10-14 16:44:20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2.png

千年湖湘城鉴·凤凰篇(一)

第一章:城鉴·历史沿革篇

凤凰,襟带湘黔,苗疆锁钥。

战国属楚,汉唐以降,历辰阳、渭阳、五寨司之嬗变,名更制易,而控扼之势未移。清康熙改土归流,置厅筑城,始成今制。

清光绪《凤凰厅志》“卷之一·城池志”载:“厅城矻然雄峙,砺山带水”。自明嘉靖砖城至清嘉庆展拓,礟台耸峙,边墙绵亘,尽显“筸俗尚武”之峥嵘。

“千年湖湘城鉴图典·凤凰篇”校点历代方志,钩沉政区沿革、城池兴筑、屯防经略,传承城市文脉,为千年凤凰立传。

【故筸俗尚武,民风强悍,冠于湖湘】

图片3.png

▲清光绪《凤凰厅志》载“厅境图”。

图片4.png

▲清末辜天祐《湖南乡土地理志》“第三册·第十七课”载“凤凰厅(二)”:“厅治旧曰渭阳,本在凤凰营之西,殆元明为五寨司土官,乃移营于今地。嘉庆中展修旧城,连于笔架峰,又于西门加一月城,计周四里有奇,高丈五尺,开四门。辰沅永靖道、镇筸镇总兵、凤凰同知均驻此,有中小各学堂。自嘉庆平苗后,傅鼐筹防,于沿边筑碉台、哨台、礮台、屯卡以捍苗。又自厅东北抵乾州,络以边墙百余里,设汛屯营,养兵备战。故筸俗尚武,民风强悍,冠于湖湘。虽承平多年,兵制将改,碉卡虚社,而其强武之势,犹不可挡。”(图为清光绪《凤凰厅志》载“厅城图”)

战国时期属楚国。楚悼王后期(公元前389年-公元前381年),楚始置洞庭郡,下辖有辰阳县(治今麻阳县绿溪口乡)。今县地属辰阳县。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仍置洞庭郡,辰阳县属之。今县地属辰阳县。

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洞庭郡更名为武陵郡,下仍辖辰阳县,隶荆州刺史部。今县地属辰阳县。

新莽时,改武陵郡为建平郡,改辰阳县名会真县。今县地属会真县。

东汉时,复前汉郡县名,辰阳县仍属荆州刺史部武陵郡。今县地属辰阳县。

三国时,吴因之。

晋立,省辰阳入沅陵县。今县地属沅陵县。

东晋复置辰阳县(治今辰溪县城西南),仍属武陵郡,隶荆州。今县地属辰阳县。

南朝时,刘宋孝建元年(454年)分荆、湘、豫三州地新置郢州(治夏口,今湖北武汉),武陵郡往属之,辰阳县随之。今县地属辰阳县。

齐因之。今县地属辰阳县。

梁天监十年(511年),分武陵郡置南阳郡,更辰阳名建昌县,并为郡治。今县地属建昌县。

陈太建七年(575年),复名辰阳县,仍属南阳郡。今县地属辰阳县。

隋平陈,开皇九年(589年)废南阳郡入沅陵郡,并改沅陵郡置辰州,更辰阳县名辰溪县,隶之。大业二年(606年),复改辰州为沅陵郡。今县地属辰溪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置辰州,辰溪县属之。垂拱三年(687年),分辰州地并附近溪峒民族地区置锦州(治今麻阳县锦和镇锦州故城),新置渭阳(治今县黄丝桥村)、招谕(治今麻阳县岩门镇一带)等四县属之。先天二年(713年),分大乡县置洛浦县(治今县北),先属溪州,后度属锦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锦州为卢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锦州。先隶江南西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后隶黔中道。今县地分属渭阳、招谕、洛浦三县。

五代时,马楚废并锦州及所领卢阳、招谕、洛浦、渭阳为卢阳县,复隶辰州。后为溪峒民族控制区,成为羁縻州。

宋初因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析麻阳县地复置招谕县(治今麻阳县岩门镇一带)。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收复溪峒,以唐叙州、锦州等地置沅州,以唐潭阳县地置卢阳县为州治(今中方县泸阳镇一带),又以辰州麻阳、招谕二县属之。次年,废锦州寨及招谕县入麻阳县(治今麻阳县城)。先后隶江南西道、荆湖(北)路。今县地先后属招谕县、麻阳县。

南宋因之,隶荆湖北路沅州。今县地属麻阳县。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立沅州安抚司。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沅州路总管府,麻阳县属之。隶湖广行省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又置五寨长官司(治今县城),隶湖广行省思州军民安抚司。今县地分属麻阳县、五寨长官司。

1364年,朱元璋改沅州路为沅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降沅州府为州,并以州治卢阳县省入,往属辰州府,麻阳县随之,隶湖广布政司。1366年,置保靖州军民安抚司;洪武元年(1368年),改宣慰司;洪武六年(1373年),升为军民宣慰使司,直隶湖广行省,后改属湖广都司,领五寨长官司、筸子坪长官司(治今县筸子坪镇年)。正德八年(1513年),设镇筸守备。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移麻阳参将驻镇筸城(今县城)。隆庆三年(1569年),设凤凰营。今县地分属麻阳县、五寨长官司、筸子坪长官司。

清初因之。康熙三年(1664年),湖南“省”(布政使司)成立。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废土司,改流官,于凤凰营(驻今县黄丝桥古城)置凤凰通判,属辰州府。今县始此。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改置凤凰厅(治今县城),升通判为同知。嘉庆元年(1796年),升凤凰厅为直隶厅。隶辰沅永靖道。(摘自周宏伟《湖南政区沿革》)

——明·王士琦《苗地屯粮议》

图片5.png

▲清光绪《凤凰厅志》“卷之一”载“碉卡图·近城”。

镇筸营哨相距各数里,土城之内,尚有房屋;出城则崇山峻岭,一望苍莽,绝无人迹。然各哨土地膏腴,溪峒之水足资灌溉。宜令各哨之民,不论土著、流寓,悉听籍名,照州县保甲之法:一甲五户,一户若干丁,联为乡兵。任其于无主之地,自议开垦,各分疆界,创立茅庐。十年以内,虽有丰收,免科粮税。每岁终,哨官以乡丁某垦田若干亩,申抚夷官为稽覈。抚夷官仍每岁于哨官中,择其善能劝相、开垦最多者,详请优奖,以示激劝。久之,阡陌既富,则庐舍栉比即以此民抽选训练,平居互相守望,有警协为防守,则屯卒、募兵之道均得矣。

图片6.png

▲清光绪《凤凰厅志》“卷之一·沿革志”载:地理有一定之形,古今无一定之制。历代以来,凤凰州县命名各殊,分合并迁、建置亦异。循其名,或至没其实;考其异,乃能知其同。沿于何代、革于何时,记方域者之所为必详,亦纂志乘者之所不可略也。凤凰厅虽属偏地,而上自汉唐,下迄元明,千百年废置之迹,百余里封疆之险要,有不容尽湮者。录之,亦所以纪实也。

【厅城矻然雄峙,砺山带水,称重镇矣】

图片7.png

图片8.png

▲凤凰县地处湘川黔三省的边缘,为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塞,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两代常驻官兵一万余人。图为清光绪《凤凰厅志》“卷之一·城池志”载:城池之设,所以卫内而捍外也。恃陋而不备,复隍堪虞;增垒而加修,登陴可守。古者计丈数、揣厚薄、度高卑、仞沟洫,斯作斯筑,伊淢伊匹,非徒以壮观瞻,亦凭以固宗社。厅城矻然雄峙,砺山带水,称重镇矣。夫治安之本,固在人和;防守之坚,亦资地利。是又抚斯土者之所当随时绸缪也。作《城池志》。厅之废城在凤凰营坡山西址,为渭阳旧治,建于有唐。迨元明,为五寨司土官,乃移城于今地。越嘉靖甲寅年,冯岳开府沅州,移麻阳参将孙贤驻防;丙辰,始建砖城,开四门,各覆以楼。 国朝康熙四十八年,改为厅,议建石城;五十四年,题请阖省(捐俸)修葺,周四里有奇,高丈五尺,东西南北四门各有楼。乾隆五十一年,同知暻椿详请奏展笔架城,自西门至北门,围长二百四十五丈,增西门一,曰阜城(旧厅志)。 嘉庆元年,苗平,升凤凰厅为直隶厅;二年,同知傅鼐详准:笔架城中建礟台一;北门至西门展修二百七十六丈六尺,开三门,东曰升恒、南曰静澜、北曰璧辉;又建月城,长百二十丈四尺,开西门一,曰胜吉;并建礟台一。前后捐修望楼十座。

——明·刘臬《新建五寨城记》

图片9.png

▲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境,唐为渭阳、招谕两县地,明置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民国初,改凤凰直隶厅为凤凰县。图为清光绪《凤凰厅志》“卷之十九·艺文一”载“刘臬《新建五寨城记》”(局部)

湖广,古荆楚之域。其西为辰沅,上连川贵,环数百里崇山深溪,诸夷盘错。盖古夜郎槃瓠之区也。舜之时,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书》称“七旬,有苗格”,尚矣。至汉,马援、诸葛亮先后征蛮事,尤彰彰史册者。自是以降,叛服不常。明兴,高皇帝遣三将军率师三十万平荆蛮,下黔中。天戈所指,献宝纳土,遂录其酋长,世抚之。于辰沅境内,设永顺、保靖为宣慰司,五寨、筸子坪为长官司。后镇筸苗复叛,其长党苗怙险宜德。正德间屡勤王师,乃渐设哨堡,更设都指挥守备于乾州,而边方日多事矣。

今上二十一年壬寅,苗攻麻阳。用廷议遣御史中丞进贤万公镗勘治之疏,请设参将于麻阳,分守镇筸及贵州之铜仁。戊申,苗益乱,攻三省沿边诸城。上复用廷议,遣御史大夫惠安张公岳总督军务,开府沅州。复疏请增设参将于铜仁,而麻阳仍专守镇筸如故。凡代者既四,未有议及移镇建城者。今督府御史大夫慈溪冯公岳,节钺聿临,畴咨经略。于是中军参将李君英议,以镇筸参将偏处麻阳,不若移镇五寨长官司,可以东控镇筸、乾州,西援贵之铜、平,南捍辰、沅诸郡县,而麻阳自在腹心,扼吭拊背,左右犄角,于调度机宜为便,而修城保障亦不可缓。下兵巡佥宪于君锦议,以克合,乃列疏偕镇巡诸公请于上,可之,更赐参将孙君贤以玺书,而事任为益重。

初,五寨有土城,卑隘甚。至是督府下史守备淮、吕通判焕,相画城事,垣墉埤堞甃以砖石,四门建楼,覆串屋为守舍五百余间,约费帑金五百七十两有奇。

议既上督府,下藩司,取省中羡缗,畀孙君督成其事。凡工匠僦诸佣,役夫取诸戎卒,木石伐于山,瓴甓延于陶,灰垩爇于冶。始于丙辰仲春,及丁巳仲夏而工成。垣墉高厚,埤堞楼橹,巍峨完整,内壮节镇,外耸瞻望,其为辰沅兵民之利岂小焉已哉。

夫《春秋》之义,城筑必书,而《易》戒覆隍,《书》称勤墉。城谢、城韩、城朔,诗人汇著之于咏,歌夫固,以帝王之所以安夏攘夷,必致之道也。惟督府冯公,訏谟远猷,国史所必载,而镇将孙君,经画创置,功亦彰彰乎著矣。是宜有记也,乃砻石为碑,征记于臬。爰序列其颠末,用诏来者。时五寨司长官田兴邦咸与斯役,法当备书。嘉靖丁巳季秋记。

图片10.png

▲清末辜天祐《湖南乡土地理志》“第三册·第十六课”载“凤凰厅(一)”:“凤凰厅,一名镇筸,地势跬步皆山,沟道丛杂。乌巢河合沱江,流经其中。北有万溶江,南有白岩江,流入武、辰各水。气候较内地为寒,春夏霪雨连旬,秋冬霜雪早降。每值大雾弥漫,对面亦不能见。地本五寨苗疆,康熙四十三年,裁去土司,始驻巡道。乾隆六十年,黔苗肇乱,命福康安、和琳征之,两年始平。嘉庆二年,升为直隶厅。”图为清末辜天祐《湖南乡土地理志》“第三册”载“凤凰厅图”“镇筸图”

【街巷】

图片11.png

▲清乾隆《凤凰厅志》“卷之七·城池”载“街巷”:城内为街六:曰东兴街、曰迎恩街、曰兴隆十字街(俱在东城)、曰正南街(在南城)、曰归化街(在西城)、曰镇宁街(在北城)。城外为街十三:曰龙潭街、曰回龙街、曰江西街(俱在东城外)、曰太平街、曰永丰街、曰新正街(俱在南城外)、曰荷花塘街、曰祠堂坪街、曰柏杨林街(俱在西城外)、曰标营街、曰老营哨街、曰小教场街、曰福盛街(俱在北城外对河)。城外为巷五:曰包家巷、曰东水井巷(在东城外)、曰南水井巷(在南城外)、曰唐家巷、曰田家巷(在北城外)。

按: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缘,唐为渭阳、招谕两县地,明置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1913年改凤凰县。因凤凰山得名。县治沱江镇,原名镇筸,镇治古城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始由土墙改为砖石墙,开设四门,各覆以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复改建石城墙,两旁设炮台,东南西北四门均置门楼,气势恢宏。后乾隆、嘉庆和民国时期均有扩建。城内街巷系红色石板铺砌,沿沱江一带民居吊脚楼古雅别致。县城还保存有众多古代建筑,如文庙、万寿宫、关帝庙、三潭书院及熊希龄、沈从文故居等。凤凰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红网

作者:赵涛 杨玲 廖悦雯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954/58/153511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