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任远
我与王云武先生未曾谋面,却有点“熟”!
王云武先生是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主席,邹庆国先生是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我与邹庆国先生相识以来,就经常从邹庆国先生谈话中,或从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活动中,或从相关书籍或新闻报道中……与王云武先生“混”了个“耳”熟、“眼”熟。
最早听到“王云武”的名字,记得是多年前的一个夜晚,邹庆国先生和我聊了很多,聊到凌晨两点多。聊到2013年6月22日在北京四季御园酒店,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国家广电总局、外文出版局、中国出版集团及京外8家出版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成立的盛况;聊到当时荣宝斋美术馆馆长王兴家先生介绍荣宝斋馆藏精品等;并与我分享了当时在四季御园酒店笔会现场照片,与我分享了与王云武、孟庆利、林阳、王泽华等书法名家现场挥毫泼墨、互赠墨宝的喜悦。邹庆国先生说当年与王云武先生初次相识,王云武先生为人豪爽、真诚、热情,活动力强,凝聚力强,精力充沛,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邹庆国先生说,也就在那个时候,王云武先生等书法家的活力与激情,让他有了收集名人名家“百龙”书法作品的想法。
2013年6月22日,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首次主席团会议在北京四季御园酒店召开。
2013年6月21日晚,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主席团首次会议成员在北京四季御园酒店举行笔会。王云武(左)现场创作“龙”字书法作品赠送邹庆国(右)。
10年了,邹庆国先生收集的名人名家“龙”书法作品已远远过“百”,达“三百”之多。今年7月份,邹庆国先生邀我,协助其编撰《百龙腾飞》新书,欲扬艺事、弘传统、飨国粹。策划新书期间,邹庆国先生拿出王云武先生在庆祝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材料给我看,并指着讲话材料对我说,《百龙腾飞》一书要如王云武先生所说,坚持守正创新,弘道养正,发挥书法文化润化人心的作用,培育社会正能量;要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要遵循“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坚持走“专业化提高、精品化发展”之路。后来,也就形成了“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艺术实践。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艺术自觉和文化自信”《百龙腾飞》一书的编撰定位。
在《百龙腾飞》的策划过程中,邹庆国先生多次与协会主席王云武先生、协会顾问刘鸣泰先生等沟通,并充分吸纳他们的意见。也是按王云武先生提出的“专业化”“精品化”的思路,对纳入《百龙腾飞》一书的143位名人名家创作的198幅书法作品、30幅篆刻作品、13篇评析文章和有关龙文化的述略进行精心制作、排版与编辑。对书中收集的自撰联等也是请孙太平、崔建聪等楹联诗词专家进行把关。在《百龙腾飞》一书编撰期间,崔建聪、陈五季、邹方斌、周晔等书法名家也是按“专业化”“精品化”的定位,为《百龙腾飞》一书再次创作,书写精品。
《百龙腾飞》一书还收录了中国书协第六届新闻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川淮先生撰写的《云烟供养 武动山河——再读王云武的书与画》一文。由于编辑整理的原因,这篇文章我反复深读了多次。并查阅了王云武先生很多资料,品赏了王云武先生很多书法和水墨作品。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之前是“耳”熟、“眼”熟,现似又“混”了个“面”熟。放下《百龙腾飞》文本稿,闭目静坐,仿佛不自主地进入了王云武先生的书画世界。
王云武先生字淼之,号秦人、灵源娃。“秦人”意指陕西人,“灵源娃”也就是“灵源的娃”,意指生于灵源这个地方。陕西是中国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唐玄奘西天取经在灵源这个地方留下有故事,灵源是一个有灵性的地方,也是一个土地肥沃的地方。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也许是家乡山水云烟的供养,让王云武先生其人及其艺术创作具有更多的“包容性”“灵性”以及豪迈的特质。
在王云武先生的山水作品里游目骋怀,犹如自己站在他身边,观其落笔水一道、泼墨山万仞,让自己从喧嚣的生活中进入一个幽澈境界,寻得一方净土,心灵放空。他的水墨创作因物驭笔,各赋其形,畅神达意。他的水墨创作层层叠叠,变幻无穷,几行题款如点睛,一方印钤是丹心。他的水墨创作笔与意合,形与神合,艺象外显,充满了东方韵味,给人以不一般的艺术享受和心灵意境。
观其《高山流水觅知音》和《高山流水遇知音》两幅水墨作品,一“觅”一“遇”,抒情畅志,别样要妙,了然于纸,将丹青世界展示的淋漓尽致。前者巉岩裸露、秃岭奇绝。在峰谷烟峦之中,不尽飞瀑滚滚来,气势雄浑。加上留白生妙有,气韵无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唯妙的想象空间。从作品中读出了西北人王云武先生的热情与奔放、质朴与坚韧、执着与豁达、豪爽与真诚……也读出了其“四海觅知音,合纵联横,把中国新闻出版书协建设成一流的书法团体”的担当与格局。后者则起笔戏墨如流,落笔随形赋彩,略着暖色,清馨隽美,自然流畅,意韵萧雅。远景万壑层叠,白云深处藏人家。中景曲径通幽处,绿荫小院庭芜绿。近景则是舟横碧波上,泉鸣青山中。整幅作品有着“莲峰径上处,仿佛有神仙”,携酒踏歌,心向往之的意境。置身画前,似与画者一同,酿上一壶酒,慢慢地饮下。风山白云,怡然自得。
在书法方面,王云武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传统,深入先贤的精神世界。其书法笔带清风追魏晋,墨飘香气溯秦唐。有人评价其大字“沉实、壮阔,可谓真气弥漫,有力可扛鼎之感”。吴川淮先生评价其书法,“洒脱雄强,力拔山兮气盖世,意气雄豪壮山河”。吴川淮先生还评价说“王云武笔下,气粗而壮,气大而弘,气伟而烈,战士之力,将军之雄,蕴于笔下,见于气象之间”。我所见王云武先生的书法是大字较多,给人印象豪迈、醇厚、飘逸,笔下有气势。偶然的机会,见到王云武先生抄录的《父母的书架决定孩子的未来》锦句行草小字书法作品,更让我心动。该作品用笔沉着,连绵相属,又显沧桑、老辣。但又能把握好线的厚度与使转里圆润的分寸,率意从容,优雅舒展,苍劲灵动,“书味”十足、“雅味”十足。
王云武先生书、画同修,皆有成就,是书法家,亦是画家,成就颇丰。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赛并获奖,曾在法国卢浮宫和韩国世博会展出,作品被人民大会堂等重要机构收藏。出版有《王云武诗词选》《王云武书作集》等多部个人专著,主编《中国书法教学丛书》(一套9册)。
但我认为,王云武先生的艺术成就更在于,其担任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主席十年来,和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团队一同在“翰墨传承”方面的大气象,在“弘道养正”方面的大格局,在“文墨同修”方面的大担当,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更在于,其担任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主席十年来,和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团队一同自觉肩负起“培根铸魂”的文艺使命和责任担当,不断增强书法作品和协会活动的精神能量,不断提升社会价值;更在于,其担任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主席十年来,和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团队一同深入基层、为民惠民,为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倾心倾力;更在于,其担任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主席十年来,和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团队一同遵循“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和文化氛围。
2023年6月17日上午,庆祝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成立10周年暨书法作品展在北京举行,部长将军书法家及书画界知名人士200多人到场祝贺。
10年前,欧阳中石先生在会见中国新闻出版书协第一届班子成员代表时说,“首先祝贺中国新闻出版书协成立,感谢聘请我担任协会总顾问。学习书法一要德性好,二要悟性好,三要灵性好。德性好就是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悟性好就是能准确领悟书法规律,灵性好就是有敏锐的创作灵感,三者缺一不可。云武同志三性兼优,且从军、从政、又从商,经历丰富;长期学文习武,阅历丰富。现在出任中国新闻出版书协主席一职,相信云武同志一定会在传播中国书法文化和书法创作上大有作为。”
十年来,王云武先生和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团队做到“年年有大展、季季有小展、月月有笔会、周周有活动”。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北京总会和全国各地分会开展的书法活动,每年总计100场次以上。其中围绕党和国家大事开展的大型书法活动每年10场次以上,配套出版书画作品集12部。多次组织书画家进军营、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送书画、写春联,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在书法公益网开展的书法培训课,15万人次收看,免费书法网课点击量达60万人次。目前拥有会员2000多名,设立了创作基地26个,并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辽宁、海南、重庆等地设立了8个分会,覆盖全国东、西、南、北。充分发挥弘扬传统书法的组织和引领作用。
中国书协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飙在“庆祝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大会暨书法作品展开幕式”上说,“刚才我看了中国新闻出版书协奋进十年图片展,听了王云武主席的工作报告,他们十年来做了这么多的工作我没有想到,成绩很辉煌而且很有成效,确实令人钦佩,是新时代文化战线的一支生力军”。王云武先生和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团队实现了欧阳中石先生10年前所期。
王云武先生和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团队创造的价值不仅仅是在书法作品本身艺术性上。更在于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兰亭精神,开创书坛新风;书写新时代,创造新高度。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王云武书画作品赏析<<<
来源:红网
作者:唐任远
编辑:王津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