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网友“长沙犟牛”/摄
圭塘河畔的雨花
文/刘顺国
“时间只是我垂钓的溪流,我在其中饮水解渴。”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这句话,是我读过的对时间价值描述很有内涵的一句话。人在忙碌时,总觉得解渴的水不够,但当忙碌半生、歇下脚步,基本实现时间自由后,如果没有多少业余爱好,溪流里的水便出现了堵塞。
从单位主要负责人岗位退下后,我确实高兴了一阵子,放松了一阵子,但当这一阵子过去后,便有了无所事事的无聊感,总觉得要找一个打发时间、安放心灵的法子才行。琢磨来琢磨去,产生了想在网络平台写点东西或开个微信公众号的想法,如能在回忆经历过的岁月中提炼一些从岁月中获得的认知、人生感悟或某个观点并写成小文章,既能充实自己,又能与人分享,岂不乐哉。
想法付诸实施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取个什么样的用户名。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做起来其实不简单,就像儿子或女儿诞生前取名一样,很纠结。某日在住宅附近的圭塘河岸闲走,天空下起了小雨,看着飘洒的雨花,突然灵光乍现,我的用户名就叫“圭塘河畔的雨花”吧。
圭塘是个地名,现为长沙市雨花区的一个街道,离长沙高铁南站不远。据《湖南通志·堤堰》引《异录记》注释,圭塘原名龟塘,汉代时“有神龟,皎然白色,长四五尺,出水中,巡行岸上,因名龟塘”,这是关于圭塘最早的记载。
圭塘境内有一条小河,叫圭塘河,河水流入浏阳河后,经湘江、入洞庭、进长江,最终汇入大海。
从《异录记》的记载看,圭塘河应该很早就存在。但从现有资料看,圭塘河是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依托湖南省植物园和离植物园不远的鸭巢冲水库修建而成的农田灌溉用水渠,其水源主要来源于水库排水、雨水、生活废水及工业废水。“神龟出水中,巡行岸上”的圭塘河是否在一段时间干枯了,不得而知。
随着时代的变迁,圭塘河两岸的农田已被一栋又一栋矗立的高楼占领,圭塘河灌溉农田的作用已不再存在。再加上水流量不足、自净能力差、受沿岸城市垃圾和废水污染、沿岸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综合因素影响,曾经一段时期,圭塘河成了市民绕道而行的“臭水沟”。
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回应“改善居住环境质量”呼声,本世纪初期开始,所在地政府对圭塘河流域进行了全面生态保护与水质改造,以国际著名滨河景观带为蓝本,通过合理设计人工湿地、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等生态手法净化水质,将“臭水沟”打造成了融旅游观光、生态科普、运动康体、人文艺术、休闲娱乐等复合功能于一体、兼容湖湘文化与欧洲风情的河岸风光长廊。实现了圭塘河的华丽蜕变。
圭塘河离我家住宅很近,闲暇之余,我常常在沿河两岸的滨水公园遛弯,在遛弯中欣赏风光、愉悦心情、放飞思绪。
河两岸的成荫绿树、青青草地、樱花大道、风筝广场,常常令我流连忘返,尤其是下雨天河畔雨水飘散时的小水花,更是让我感慨万千……
“龙喷雨花天作瑞”。雨水飘散时的小水花虽然很小,且转眼即逝,但晶莹剔透,令人心旷神怡,给人以大自然的美感。
“当知举如意,宝地雨花频”。雨水落在水上激起来的水花虽然很渺小,开放也只在瞬间,但她在悄悄地告诉我们:“虽然我很渺小,虽然我开放只在瞬间,可我依然展示自己的美丽”,给人以精神上的自信。
“雨中黄叶树,雨里青萍苔。”“雨打芭蕉风飘絮,雨花瓣瓣泛银台。”雨中的黄叶树和雨中的青苔,以及雨打芭蕉时飞舞的絮子,不仅都给人以美的感受,其“在困境中产生的美好事物”的寓意,更给人以追求中的启迪。
雨水飘散成雨花的变化瞬间,灵光闪闪,给人以思考时的灵感。
“愁态自随风烛灭,爱心难逐雨花轻。”雨花的展现形态多姿,初春冻成坚硬的冰花,秋天变为摇摆的霜花,冬季则会摇身一变为晶莹的雪花,只有春夏时节才会恢复本身为雨花。雨花一年四季不断变化的形态,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雨花美,雨花妙,圭塘河畔的雨花带给我的美感、自信、启迪、灵感和慰藉,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雨花给我的美感告诉我:美无处不在,但要用心去发现。大自然的美是这样,人间大美也是如此。
雨花给我的自信告诉我:“天生我材必有用”,万事万物的存在皆有其价值,上天生下我必定能有用到我的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要气馁。
雨花给我的启迪告诉我:人生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但只要思想不滑坡,勇于面对,积极应对,办法总比困难多,困境逼出来的美好事物会很美好。圭塘河的华丽蜕变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雨花给我的灵感告诉我:人生事业的成功需要灵感,但灵感来自积累,灵感需要捕捉。
雨花给我的慰藉告诉我:人生在世,谁没忧愁,但就像圭塘河的水最终要流入大海一样,愁绪自然而然会随着时间淡漠,有时候、有的事学会顺其自然,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所谓的人生感悟或对某个事情的观点,其实就是人生道路上飘洒的雨花,也是人生思考中像雨花一样的灵光闪现。雨花带给我的感悟与我想写的东西是如此合拍,于是乎,我将“圭塘河畔的雨花”这个用户名定了下来。
刘顺国,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原党组书记、原总队长,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来源:红网
作者:刘顺国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