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丨吴茂盛:笔墨入微 心象无垠

来源:红网 作者:吴茂盛 编辑:史凌松 2025-03-26 11:41:08
时刻新闻
—分享—

d55ab70a7c40f31362b6ff409f9489f3_c00b2106-0aa9-4a67-8b93-7a977d50c0a0.jpg

微信图片_20250326101617.jpg

笔墨入微 心象无垠

——画家苏童的工笔艺术与精神原乡

文/吴茂盛

我今天讲述的苏童,不是文学的苏童,而是丹青世界的苏童。

2016年5月,在我策划的“遇见偶像派:当代工笔名家2016长沙展”中,当代工笔画名家赵洪琦、刘龙耀、苏童、李红兵的80幅力作首次齐聚长沙。展览以古朴厚重的红木家具为背景,营造出一片宁静清雅、蕴含东方哲意的艺术天地。在这场艺术盛宴中,苏童的画作如一缕清风,拂过观者的心田。那是我第一次与苏童的作品相遇,自此,九年时光如流水般滑过,而他的艺术之路却愈加深邃而灵动。

苏童,这位来自山东日照、又深植于大凉山的画家,以工笔为径,用心灵丈量时代的山河。他的作品融汇传统与现代,将人物的灵魂与时代的光辉定格在丹青之中。正如王维所云:“画有尽意,意无穷境。”苏童以精微之笔,勾勒出无垠的意境,书写着人文温度与精神张力交织的艺术长卷。

传承经典:从诗意中汲取生命之光

苏童的工笔画,承载着传统的厚重底蕴,却不拘泥于笔墨的窠臼。他以“尽精微”的技艺表现自然之灵与人性之美,展现了工笔画“工而不匠”的典范。作品《凉山盛装》中,那清亮的眼神与层叠的衣纹,在细腻的刻画中饱含着生命的律动。无论是莲叶的纹理还是人物的神态,都流露出对经典笔墨语言的深刻理解。

然而,苏童的技艺并非对传统的单向复述,而是一次次对诗意的深度追寻。他的《小娃采莲归》,在细致的描摹之下呈现出自然与童真的交融。莲叶间,孩童的笑颜犹如晨露初绽,纤毫毕现却不显繁复,空灵之中自有生机。正如唐代绘画史学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言:“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苏童的作品不仅再现了物象之美,更成为探索自然与人性奥秘的桥梁。

拥抱时代:用画笔叙述人文关怀

在传承古法之余,苏童以敏锐的目光捕捉时代脉动,用笔墨诉说当代情怀。他的《家音》将乡土与亲情凝结为一幅充满温度的画面,人物间的凝视、静物的摆放,无不饱含深沉的情感与哲思。而《圣火耀高原》则以宏大而饱满的画面,记录民族文化的厚重与高原之上的生命张力。

苏童尤为注重对地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表达。从大凉山到湘西,从普通村落到少数民族聚落,他以画笔描摹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温暖。《凉山盛装》中的少数民族女子,清新如晨风,神情间流淌出民族的纯朴与优雅,成为对地域文化最深情的礼赞。这些作品超越了“再现物象”的层面,将观者带入人性与自然的深层对话。

工而不匠:工笔画的“意笔化”嬗变

苏童的艺术道路,是一场对工笔画传统的松绑。他在“尽精微”与“抒心意”之间找到了平衡,突破了传统工笔的“静态”框架。以作品《早春》为例,他融入西方光影技法,用色彩和肌理构建出更有张力的画面,使工笔的画面从单纯的写实转向心灵的观照。

这种突破并非轻而易举,正如元代赵孟頫所言:“古人论画,以形似为得,盖士人论画,以气韵生动为上。”苏童通过对“形似”的精细刻画,进入“气韵生动”的更高境界。他的作品不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情感与精神的映照,为工笔画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

诗意与时代的共鸣:写意生命的光辉

苏童的作品,是诗意的,也是哲思的。他用画笔唤起观者的共鸣,在细腻与广阔之间勾勒出生命的厚度。从《春》到《秋实》,从《梦蝶》到《高原情》,他的画面中既有岁月的静谧流转,也有生命的激越旋律。这些画作不只是视觉的盛宴,更是精神的滋养。

他以传统为根,以时代为翼,用画笔叙述人性与自然的故事;他穿越时空的隧道,将古老的工笔技艺注入鲜活的现代气息。苏童的艺术,是一次次对传统美学与人文精神的碰撞,是一首首关于人与时代的视觉诗篇。

清代画家石涛说得妙,笔墨当随时代。苏童正以灵魂为灯塔,以情怀为渡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新境界。他的作品犹如一扇窗,透过它,我们既能看到古老的文化之光,也能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他的画,或许就是这时代里的微风,一缕缕沁人心脾的清新。

微信图片_20231008090459_副本.jpg

吴茂盛,湖南祁阳人,小说家、诗人、美术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作品曾获潇湘文学奖、丁玲诗歌奖、全国青少年新诗奖、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首届优秀诗人奖等十多次奖项。著有诗集《无尘的歌唱》《独旅》《到达或者出发》和长篇小说《驻京办》《招生办》等10多部。

来源:红网

作者:吴茂盛

编辑:史凌松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nograb/646947/60/148170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