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书(组诗)
◎游学志
开始习惯拖着行李箱寄居人间
站台与祖宅一样的体温
撕下登机牌上未干的墨迹
在入世与出世之间
走进虚无、孤独、觉醒与充盈
波涛汹涌,要多少勇气才会冲浪
多少次眺望,黎明才有了光
在黑白间穿行,时针可调快也可以慢
想念那一束光、那一个背影
当所有地名在掌心发芽
每一个步履都闪烁着先贤的眼神
◎与太湖书
北太湖平静如水
我从南面来,见太湖如故友
各自安然无恙
只是多了云絮般白发、波纹样沧桑
河的执着、湖的坚定、海的胸怀
怎样的波浪,也不会改变
每一个都怀抱流年似水
活在自己的梦里
古运河的船桨春风得意
上林书院的石头披着袈裟
南长街老墙砖的故事一茬接一茬
鼋头渚的清蒸白鱼鲜美而小贵
所有的行走都是吟唱
与造物游,与自我和,与天地合
我在湖边躺下,像湖水枕着彼岸
烟雨纷纷将倒影溶解入物我相忘的虚实间
◎道吾山叙事
只有登高
才能撞见古桥的皱纹
看清来时路、当今雨
和明天的烟花
没有什么惊艳之词
复制开天辟地的史册
许多事
直到暮年才拧出水
许多秘密
在香灰里翻身
我在浏阳河畔四十年
看够烟花、流水和童谣
依然参不透影子的涟漪
春风起,柳枝窃窃私语
千年古道数着行人往复轮回
小县城的梦从冬眠里起身
轻轻敲门,登道吾山
扫地僧的竹帚写着毛体字
裂缝里月光正在发芽
遇见的一切,都是福报
拜访古庙里寂静的神
聆听石盏灯的心跳
◎南长街的老墙砖
与春风一起晃荡的
是满街的少女
和老墙砖上钻出的小树苗
她们摇曳的身姿
像一群跃出水面的赤裸锦鲤
让我爱恨交织
老墙砖皱纹里嵌着苔藓的耳语
白发与青丝对坐
温暖地注视着这个世界
一个楚人,置身吴国目不暇接的缤纷
渗出古井里竹简潮湿的墨香
三阳卷、油面筋、糖芋头、酱排骨
玉兰裹蜜、小笼兜汤、酒酿桂影醉江南
评弹小调漫过拱桥
糯软的尾音,别在簪花上
接受一切,理解一切,放下一切
我蜕去半生霜色
长出薄而透明的翅膀
◎天下第二独白
世界争抢嫡长子的玉玺
众生在万重岩石挤压里倒下
当所有溪流争相跃入云海
泉眼渴死在碑文里
你偏安一隅,与万物和合
天下千秋容一苇,云门太极叩三禅
舔舐着大地永恒的规则与暗流
一边是旭日,一边是佛祖
听风声、松涛、鸟啼和暮鼓晚钟
甘居千年老二
在时光的深渊里,做自己的光
◎潮汕故事
凝视三月天
一只云雀,在人间缓缓飞翔
从云里洞见自己
悠悠远逝的远古足音
急急擂动的隔岸鼓点
把众生折成纸鸢
观光的人,追着流水
抵达现实与梦境,拐一道弯
至柔至刚的如水时光把我们冲散
漫过八百年骑楼
轮回间,我们失踪于尘埃的旋涡
彼岸耸立的老树已经成仙
新叶上刻着祖谱的掌纹
云雀从树梢掠过
红头船的龙骨苏醒
下一个路口正在冲泡单丛茶
遇见,或许不见
◎人间书
环游太湖,从南湖州到北无锡
从昨天到今日,从此岸到彼岸
看乌篷船从江湖落日里摇出
看浏阳先贤杨时创立的东林书院
看知识分子的骨头如何弯下
太湖像一枚银戒套住暮年的无名指
龙门如此复杂,只能脱缰而去
身体里养着一匹野马
就注定要奔赴山海
彼此洞开,领悟万物之因果
所有的浪回到掌心
路在马蹄下延伸
彼岸与此岸呈现同一种釉色
我们逐渐沉默,而且消失
半梦半醒之间,只剩下余生
爱着这人间
◎博物馆密码
爱一座城,就去看博物馆
像水一样潜入泥土深处
命运的巨喙会突然松开
青铜灯盏在甬道深处睁开睫毛
衔来遗落六千年的火种
当我们穿过人类灵魂上的窍门
抵达梦的藏身之所
青铜玉器里沉睡的神被唤醒
锈迹剥落簌簌成蝶
我们手握打开命运的钥匙
用吴王僚剑指引前程
◎方向盘的辩证法
从细微末节的八卦阵里
找到人和车的流向
行进之道与时代主流契合
都市的欲望被算法解构为订单洪流
红绿灯演绎天地摩斯密码
八门转动天地暗,十万马蹄碾作尘
网约车司机在三国城喋喋不休
◎我的自白美学
我要带着浏阳河、道吾山
去梵天花海游荡
观山如读史、阅海如听经
这里有峥嵘而充盈的前世
亦梦亦幻的时光,不可预测的未来
拈花一笑,看新生命最鲜嫩的初心
聆听AI与无人机、浏阳烟花的对白
大佛下,触摸伸手可及的寂寥与远行
一河、一山、一老骨头
一瓶、一钵、一旧袈裟
夕阳下,春风里,与心同在
去熟悉又陌生的路口
听落叶的掌声和叹息
站在反复有常的浪潮前
凝视天地的太极状态
禅音起,在我舒展的手指尖
世界换了带血的温度和颜色
许百经,用诗和自己与世界对话。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湖南日报》《湘江文艺》《鸭绿江》《浙江诗人》《天津诗人》等报刊和大型网络平台,入选多种诗歌选本。有作品集《一个浏阳人的梦》等,偶被转载、评论,偶有获奖。
来源:红网
作者:许百经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