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上线发布会上举办了“博物馆数智联盟”签约仪式。
红网时刻新闻8月20日讯(记者 袁思蕾)这几天,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正在长沙召开,众多国内外文博人齐聚星城,共襄盛举。在8月19日举行的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上线发布会上,国内14家博物馆签约“博物馆数智联盟”,入驻“山海”。发布会后,其中4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展开对话,深入分享了关于文博数字化的实践和探索,并以此次入驻为例,畅谈“山海”与博物馆人的未来。
“我觉得现在这样一个技术,对于解决我们过去说的投入高、效率低的数字化采集的问题,技术上已经解决了,这也是我们特别期盼的。”在看过现场直播的“龙首”文物数据采集呈现过程后,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颇感震撼,他回望文博数字化在国内的应用发展时说,成本和效率问题一直困扰着文博人,而当下的技术发展势头,让他看到了充满生机的未来。他觉得,“山海”这样一个平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博物馆产品的创造中来,“它把平台和博物馆人连接起来了,同时也把博物馆人和社会上对于博物馆文化有兴趣的一些群体或者一些创作者联系起来了。这意味着,对于博物馆来说,我们有了更多力量的加持,这对于博物馆文化传播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我们经常说文物是国家的资产。这个资产过去沉睡在博物馆的库房,或者挑一些在博物馆展览。现在有了数字化这么好的技术就可以让这些无形的资产,过去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以一种新的形象呈现给社会公众,这就是数字化的优势或者说魅力。”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馆长彭明瀚认为,数字文博大平台的建设发展,可以避免分散在各地的博物馆成为数字孤岛,同时,也能更好地体现文化资源的公益性和文化的公正性。
“新时代,我们碰到了新技术,新技术又产生了新平台。”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副秘书长徐睿在分享时特别提及了数字文博大平台的展示、利用、宣传、弘扬功能。他认为,对文物开展数字化保护利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广大观众看到文物、了解文物。“有这样一个平台,展示出我们每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属性、文物属性、文化属性,我想是难能可贵的。下一步,我们更期待把这样的工作推动下去。”
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王强认为,数字文博大平台不仅仅是座桥梁,它更具有强大的聚合功能。例如“山海”作为一个平台,可以联结起博物馆、公众、创作者等等机构或个人,促使大家一起来关注文物,共享文化、共同创造,更有助于传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平台也可以借助多方资源,深入市场,为博物馆了解分析公众需求和市场趋势提供便利,从而有效实现博物馆与公众的“双向奔赴”。
来源:红网
作者:袁思蕾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