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沉思录|入湘百年,国粹京剧何以国潮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怡晴 李丹 编辑:肖拓 2024-04-15 20:09:10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40327095137.gif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怡晴 李丹 长沙报道

3月最后一个周六的晚上,记者和葛倩倩一起,在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湖南省京剧团)剧场内欣赏了一出《状元媒》。

微信图片_20240415164745.png

《状元媒》现场舞台剧照。

葛倩倩是该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演员。随着观众逐渐填满这个能容纳288人的剧场,她稍微侧脸,对记者说:“如今湖南省京剧团的表演上座率在85%以上,45岁以下的观众占比70%左右。”

然而,上世纪90年代末,葛倩倩刚从北京回到湖南省京剧团时,每当幕布拉开,台下却只有稀稀拉拉、两鬓斑白的观众。

“当时,我曾多次在心中追问,京剧还能好吗?”葛倩倩凝视前方的舞台,用平静的口吻对记者说。

两个多小时后,《状元媒》的演员谢幕,台下观众热烈鼓掌,高喊“再唱一段”。

时过境迁,传统文化的春天似乎在一夜之间到来,葛倩倩发现京剧慢慢热起来了。

从“少人问津”到“满堂喝彩”,国粹京剧似乎正找回它应有的荣光。

微信图片_20240415164753.png

台上热闹,台下满座。

后继无人的窘境

湖南地方戏曲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地方戏曲剧种就有19个之多。

似乎,京剧是处于“19种和弦”之外的存在。

事实上,京剧在湖南曾拥有深厚的观众基础。1901年,京剧入湘,不仅在长沙引发过“万人空巷看梅郎”的盛况,还催生了名为“票友会”的新娱乐团体。

湖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一级编剧孙文辉告诉记者,“剧种”这一概念是中国社会进入现代之后,特别是1949年后才被逐渐强化的,以突出各地戏曲的地方特色。

微信图片_20240415164800.png

1959年,湖南省京剧团成立。(受访者供图)

1952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达子红在长沙组建红星京剧团,1959年更名为湖南省京剧团。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后,剧团更名为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

1994年,湖南省京剧团招了第一批委培生,送往北京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学习深造。12岁的葛倩倩成为36名学员中的一个。

当时,湖南省京剧团正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大部分演员都已近50岁。

在北京的日子,大家刻苦学习京剧,“老师每天都在强调我们身上背负的责任”。

5年学习后,葛倩倩回到湖南省京剧团,但她“被吓了一大跳”——没什么人看京剧了,卡拉OK正风靡全城。

等戏、等舞台,好不容易有一次演出机会,大幕拉开,台下的观众寥寥无几。

为了生存,2000年初,京剧团的演员们开始学歌唱、跳舞、小品、脱口秀等,策划一场完整的晚会表演,并到火宫殿等游客聚集的场所寻求表演机会。

葛倩倩说:“当时我们去谈演出唯一的要求就是,每一场晚会必须让我们表演两出京剧的折子戏。”

微信图片_20240415164805.png

京剧演员在幕后等待出场。

为了完成演出任务,葛倩倩和同事们几次远赴浙江温州农村——当地戏曲氛围浓厚,一天演两场,一演就是三个月。而正是温州之行,让她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虽然条件艰苦,但在温故知新的密集演出中,我对京剧的美有了新的认知,而作为从业者也要更加努力精进技艺,才能把京剧之美展示出来、传递给观众。”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越来越多的同事迫于生计转行。葛倩倩却很执拗,她相信总有一天大家会回过头来想一想,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到底是什么。

“湘味”京剧

京剧在湖南几经沉浮,并于2013年之后再次浮出历史地表。

这个时候,在窘境中咬牙坚持的葛倩倩发现,传统文化的春天似乎在一夜之间到来了,“最直观的感受是,从我们求着别人去演出,到有人邀请我们去演出”。

2013年,湖南的“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计划出台,并推出了“艺动四水”“好戏连台”“周末剧场”、院团惠民演出等一系列活动,预示着传统戏曲开始主动“放下身段”,积极面向时代、走向大众。

随后,在2017年,“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始向湖湘大地全面铺展而开,戏曲文化得以精准触达青少年群体。戏曲从在剧场里被动等候观众入场,转而主动向基层、向青少年、向市场靠拢。

微信图片_20240415164810.png

长沙市育才三小学生张熙媛在家中阅读京剧绘本。

如果说京剧“遇冷”是戏曲在特定时代下的普遍命运。那么,它的“升温”也预示着时代的转向。

京剧入湘后,与湖南本土戏曲、湖湘文化进行着碰撞与融合。

京剧有“北派”和“南派”之分,而南派京剧,素来有更加自由和多样化的特点,注重创新。

作为湖南唯一的专业京剧表演团体,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一方面深耕经典传统剧目的继承和发展,保留“京味儿”,另一方面重视挖掘湖湘题材,积极探索“京剧+”模式,寻求新的突破。

例如,以“辛追夫人”为创作题材,结合湖湘地域特色创作的京剧大戏《辛追》,是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大型舞台剧立项资助项目,入选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获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并作为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湘戏晋京”剧目在北京展演。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除了复排传统大戏和折子戏,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创作演出了《地下火焰》《寿诞风波》《天家孽》《紫英》《广陵散》《辛追》《梅花簪》《向警予》等30余出剧目。不仅极大提升了剧目的丰富性,还融入了许多湖南元素。

微信图片_20240415164815.jpg

《一念•辛追梦》舞台剧照。

在此基础上,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还走上了文旅融合之路。

2021年,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与湖南省博物馆联合打造了复原动态展《一念·辛追梦》,用京剧艺术和现代投影技术结合的方式,讲述了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轪侯夫人辛追秉承夫志、教子成才保家卫国的故事。

如今,这部舞台剧已表演600余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打动了无数观众。

今年3月以来,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正在抓紧排练《皿方罍》。这是一部以流失海外近百年的皿方罍器身回归湖南为背景而创作的新编京剧。

微信图片_20240415164821.png

《皿方罍》排练舞台剧照。

“深挖传统文化,创新形式打造文艺精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王晓林表示,以马王堆复原动态展《一念·辛追梦》、新编京剧《皿方罍》为代表,中心将继续围绕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主题,探索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从一人的坚持到全团的坚守

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已走过近70年的历程。

2021年,该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演员张璇,凭借现代京剧《向警予》中的向警予一角,获得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也是该中心继1994年后,第二次“摘梅”。

微信图片_20240415164826.png

《向警予》舞台剧照。

“梨园行”自诞生以来就是一个辛苦的行当,需要“祖师爷赏饭吃”的天赋,更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刻苦练习。

11岁入行、13岁赴京深造、17岁进入湖南省京剧团、36岁获“梅花奖”,可以说,张璇的人生轨迹与京剧紧紧绑在一起。

作为如今剧团里唯一的梅花奖得主,张璇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重建信心,告诉自己‘我能行’”。京剧成为了她人生的全部中心。

名气大了,诱惑也就多了,但正如她在某次采访中所说:“我是湖南人,是地地道道的湘妹子,是湖南人民培养的文艺工作者。不管诱惑有多大,我认为自己永远不会离开湖南,这片生我养我的地方。”

这种坚守,预示着湖南省京剧团走出“绝境”的力量。

京剧有句行话,叫“一棵菜”的精神,也就是全体人员像菜根、菜叶、菜心一样紧密团结,不分主次,严密配合,演好一台戏。

从台前到幕后,每个演员和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互相协作,默契在一场场演出里锻造而出。

微信图片_20240415164831.png

井然有序的幕后准备工作。

因此,在张璇获奖的背后,也凝聚着整个剧团的努力。

“获奖是一个充满荣誉的结果,但整个获奖的过程,包括我们去外地演出、参展,这都是增强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过程。”张璇说,通过这些奖项,也让其他人知道湖南省京剧团是能够“打胜仗的”。

刚刚20出头的李藻玲,是剧团最年轻的成员,看“CCTV-11”长大的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戏曲演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一棵菜”的一部分,逐渐撑起湖南京剧的未来。

寻找“第二种人”

3月30日晚7点20分,距演出开始仅10分钟,演员们正紧锣密鼓地做着最后准备。

这时,一个小伙子提着一袋水果走进剧场化妆室,熟稔地和大家打招呼。

7年前,18岁的张亦乔第一次接触京剧,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这项传统文化。除了听戏,他还向京剧团的演员拜师学艺,主动向亲朋好友宣传京剧。上大学时,他曾经带着学校的交换生来观看京剧表演。

著名京剧演员王佩瑜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喜欢京剧,另一种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

那么,如何让“第二种人”发觉喜欢?首先要让他们“听到京剧”。

去年,正在读高二的黄牧之,第一次跟随妈妈观看了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周末剧场”的演出,顿时入了迷。高中学业繁忙,但只要剧场有表演,他都会想办法挤出时间来看。

虽然接触京剧才1年,但黄牧之俨然一个资深戏迷。他用手指在腿上击打着节奏,听到兴起时,还会小声地跟唱两段。

2019年,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开始与“猫眼”合作,线上出售演出门票,票价在50元-80元不等,符合要求还可享受折扣。

该中心在2017年推出“周末剧场”,票价从0元,发展至象征性的20元,再到如今50/80元。葛倩倩告诉记者,反而是收费之后,年轻观众开始增多。

文化自信的体现,直接反映在了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消费选择上。

在剧场内环顾四周,记者看到了许多年轻的面孔:有带着孩子一起看戏的家长,也有穿着汉服前来的姑娘,还有三三两两和朋友结伴而来的年轻人。

超过85%的上座率,70%的观众在45岁以下——往前倒推10年,对于葛倩倩来说,这都是很难想象的场景。

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能以更多的渠道、更低的成本接触京剧等戏曲艺术。同时,亲民的票价,也降低了人们走进剧场的“门槛”。

微信图片_20240415164836.png

观众在湖南博物院剧场里观看《一念·辛追梦》。

早在数年前,孙文辉就提出,戏曲至少存在着两条出路——促成旧的戏曲范型向新的戏剧范型转化,使戏剧走上再生之路;或把它当成一种文化遗产给与保护,让它生存于当代社会,并赢得未来。

与此同时,他也指出,“作为文化遗产,当然不会是未来社会戏剧文化的主流”。

因此,传统艺术的转型与市场化,或许才是真正的出路。

在与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隔江相望”的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话剧、舞剧、音乐剧等演出常常一票难求。去年6月,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在梅溪湖大剧院开票仅3分钟便售罄。

这种盛景不禁让人联想起,87年前发生在长沙的“万人空巷看梅郎”。

京剧,如何从复苏走向繁荣?有一种答案,或许已经写在了湘江两岸。

微信图片_20240327095853.gif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怡晴 李丹

编辑:肖拓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848/59/1373322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