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杭州
文/蒋集政
2024年金秋时节,趁参加长沙市劳模疗休养团的机会,再访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许多人向往之地,是我人生中到访的第一个外省城市。1985年8月,当时还在家乡永州市一个县城工作,第一次出差杭州。此后这些年,已记不清多少次到访杭州。此次随团赴浙江省总工会工人疗养院——三台山庄参加劳模疗休养,有幸观赏“印象西湖”升级版“最忆是杭州”,此情此景,勾起我许多陈年往事与难忘记忆——
最忆西湖美
杭州美,最美是西湖。西湖,又名钱塘湖,因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而名,“三面云山一面城”,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邻城区,湖面6.38平方公里,为江南三大名湖之一,国家5A级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湖有100多处景点,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最著名的景点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等“西湖十景”,还有“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
人民币一元纸币背面就是三潭印月。到杭州必游西湖,游西湖必游三潭印月,三潭印月也是我到杭州光顾最多次的景点。每次随团到杭州,几乎都“故地重游”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前身为水心保宁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以湖泥堆积而成,周围环形堤埂筑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清雍正五年(1727年),南北连以曲桥,东西以土堤相连,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为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硕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曲回多变的江南水上庭园特色。
三潭印月岛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人们把湖中三岛比作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蓬莱、方丈和瀛洲,故三潭印月又有小瀛洲之称。洲上绿树掩映,花木扶疏,金桂婆娑,垂柳拂波,与“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九狮石”等雕栏画栋的建筑相映成趣,真是“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人壮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
洲西南端的“我心相印亭”是观赏三潭印月的观景亭,始建于清代,亭正面有楹联“山光静对烟波际,塔影清涵水月间”,亭背面亦有楹联“波上平临三塔影,湖中倒浸一轮秋”。“我心相印”为佛语,意为“不言语,彼此意会”,引申为“心心相印”。恋爱中的男女来到此处,会情不自禁地留下合影。
站在“我心相印亭”后圆门外,从圆门向湖面望去,可见西湖中一座石塔矗立圆门中央。洲南面西湖中共有三座石塔,宋元佑四年(1089年)苏轼疏浚西湖后,为显示湖泥再度淤积情况,便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座石塔以示标记,塔高约2.5米,露出水面约2米。后石塔被毁,现存石塔为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重建。三座石塔鼎足而立,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边长62米,塔基为扁圆石座,塔身呈球形,中空,环塔身均匀分布5个圆孔,塔顶如葫芦状。
中秋月明之夜,在三个石塔中点上蜡烛,洞口糊上薄纸,圆孔放射出烛光,远看像月亮一样,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的奇异景致。三座石塔15个圆孔,犹如15个月亮,倒影湖中,形如30个月亮,加上天上明月及倒影,就是32个月亮,有“明月映深潭,塔分三十二”之说。《西湖志》云:“月光映潭,分塔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
这一奇异景致,只有月朗天清的中秋之夜才能观赏到。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时,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一湖金水欲溶秋”,此时泛舟西湖,领略“烟笼寒水月笼纱”的美景,让人流连往返。而此时来西湖夜观,会有33个月亮,因为还有一个月亮在每个人心中——月亮代表我的心……多次到杭州,多次游西湖,未能观赏三潭印月胜景,甚憾!
最忆苏公堤
“杭州”之名始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设州,改钱唐郡为杭州,此后杭州一直为州、郡、府、省驻地,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更在此建都。悠久的历史,重要的区位,美丽的山水,杭州名人雅士辈出,而在这诸多名人雅士中,不能不说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号东坡居士,于熙宁四年(1071年)、元祐四年(1089年)两仕杭州,是苏东坡仕途中唯一两次出仕之地,“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杭州给予苏东坡精神浸润和慰藉,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也成为他仕途的一个标杆。
后人将苏东坡在杭州的政绩总结为疏浚西湖、修浚运河、赈灾救民、抗击瘟疫等,尤其是疏浚西湖更为人们津津乐道。苏东坡首次出任杭州时,曾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佳句。18年后再仕杭州,西湖中却草根与淤泥缠绕堆积严重,苏东坡痛心疾首:“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于是上书朝廷,组织疏浚西湖,这才护住“杭州的眉目”,还西湖“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本来面目。
疏浚西湖,最难之处在于清理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理,运到远处堆放,浪费劳动力,徒增工期,增加百姓负担。苏东坡于是将淤泥横跨西湖建起一条长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全长约2.8公里。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政绩,将这条长堤取名苏公堤,简称苏堤。苏堤自南而北依次建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造就了“苏堤春晓”“六桥烟柳”等景观。
第一次游西湖时曾徒步苏堤,此后这些年游历三潭印月、花港观鱼时多次到过苏堤,却再没有全程游览苏堤。此次参加劳模疗休养,入住的三台山庄就在西湖之畔,离苏堤不远,便于一天早晨再游苏堤。
苏堤南入口处建有苏东坡纪念馆,左侧是小南湖,右侧湖岸便是雷峰塔。小南湖中有几片荷莲,虽已过了荷花盛开时节,但荷叶依然碧绿,一片片宽大厚实的荷叶几乎遮盖了湖面,可以想见荷花盛开时的壮丽景象。苏东坡纪念馆、雷峰塔此时还未开放,便沿苏堤直行。旭日东升,空气清新,气温适宜,但苏堤上游人很少,倒是便于我慢游细看。
锁澜桥与望山桥之间建有三贤堂、湖山亭。三贤堂始建于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临安府尹袁韶为纪念白居易、林逋、苏轼三位西湖先贤而建。元初堂毁,2021年在原址重建。堂内方便录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林逋的《山园小楼》、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堂南、西、北三门上分别悬“晴光雨色”“月香水影”“山水云光”匾,分别有门联“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兴月徘徊”“春烟寺院敲茶鼓,夕阳楼台卓酒旗”“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湖山亭旧为湖山堂,据《咸淳临安志》卷三二《湖山堂》载,系咸淳三年(1267年)知府洪焘买民地创建,“栋宇雄杰,面势端闳,冈峦奔趋,水光滉漾”。现湖山亭楹联“雨过湖天笼白昼,云归山市锁黄昏”,出自南宋诗人汪元量《湖山堂》一诗。
苏堤最有名的景色自然是“苏堤春晓”。春日,晨光初启,绿柳如烟,红桃如雾,红翠间错,生机盎然,遥望四周,层峦叠嶂,满目苍翠,风景如画,真是“山色至深夹道莺声乱,湖光烟接连天柳絮飞”。至清代,康熙于三十八年(1699年)御题“苏堤春晓”;乾隆于十六年(1751年)南巡至此,写下“通守钱塘记大苏,取之无尽适逢吾。长堤万古传名姓,肯让夷光擅此湖”的诗文。
苏东坡调离杭州后,杭州百姓对苏东坡是“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如今,杭州百姓对苏东坡仍恋恋不忘,说没有苏东坡,就没有今日的西湖和杭州。
最忆杭州人
杭州历史上名人众多。浙江省总工会工人疗养院工作人员介绍,杭州著名的历史人物中,“土生土长”的不多,最有名的算是明朝于谦。于谦(1398-1457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先后任朝廷御史、河南及山西巡抚、兵部尚书、加封少保等职,因个性刚直招致忌恨,含冤遇害。后复官赐祭,追谥“肃愍”,改谥“忠肃”,《明史》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西湖之畔立有于谦祠。
这话自然有失偏颇。记忆里,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孙权、唐朝宰相许敬宗、唐朝诗人贺知章等古代名人就是杭州人;近现代名人中,清末画家任伯年,学者章太炎,民主人士陈叔通、马叙伦,爱国作家、民主战士郁达夫,科学家钱学森,作家夏衍、梁实秋、高阳,光学专家蒋筑英等都是杭州人。
历史的烟云已成过往,当代杭州名人中,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农夫山泉集团创始人钟睒睒、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女作家张抗抗等可谓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而我不想在这里叙述上述当代杭州名人的辉煌事迹,想重点说说当代普通杭州人,叙述几件有关杭州的“陈年旧事”或片段。
1985年第一次到访杭州,第二天早高峰时,在一个交叉路口,一位骑自行车的少女与一位同样骑自行车的中年妇女撞在一起,两人连人带车摔在地上,少女膝盖透过丝袜现出血印。少女爬起身后立即去扶起那位中年妇女,面带笑容地说“对不起!”中年妇女也面带歉意地说“对不起!”当年媒体上还没有“最美微笑”的说道,快40年过去了,那少女真诚的微笑和中年妇女歉意的面容仍深深地留在记忆里。
2008年“五一”假期,我和爱人陪同父母到杭州游玩,当天西湖景区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排队长龙。心想,年迈的父母长时间站着排队,恐怕没进景区人就累了。正在犯愁时,景区工作人员主动来到我们面前,说:“老人不用排队,走应急通道。”父母白发苍苍,工作人员知道肯定是65岁以上老人,身份证都没有看……到过许多城市,游览过不少景区,杭州是我目前遇到过唯一如此优待老人的城市。
“浙商中拓”与湖南、与长沙颇有渊源,其前身为湖南“南方建材”,后变更为“物产中拓”,再后来成为“浙商中拓”,总部由长沙迁居杭州。因为浙商中拓前任总经理张端清是我永州同乡,从而结识该集团董事长袁仁军、现任总经理李文明等杭州人和“新杭州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杭州人的兼容并蓄、温文尔雅、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品格与魅力。
常常想,一个地方的发展,区位、环境固然重要,但人力、文化更为重要,区位、环境是硬实力,往往难以改变,而人力、文化是软实力,通过努力容易改变。杭州既有区位、环境的硬实力,更有人力、文化的软实力,杭州的发展一定日新月异、越来越好。
(文中图片系作者提供)
蒋集政,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红网
作者:蒋集政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