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态文学丨周瑟瑟:为蓝山立传 为生态铸魂

来源:红网 作者:周瑟瑟 编辑:施文 2024-11-26 14:14:26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62a5fc0a64cc8_副本.jpg

为蓝山立传 为生态铸魂

——评吴茂盛组诗《蓝山,蓝山》

文/周瑟瑟

吴茂盛是我的文学发小,我们历经30多年的风雨,依然从事文学创作的营生,从这一点来说,就非常难得。吴茂盛以多面性的创作才华驰骋于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与美术评论领域,其广泛涉猎与深厚积淀为他赋予了独特的文学表达能力。这组诗作《蓝山,蓝山》尤为典型,以诗意勾勒湘南山水与文化,展现了蓝山的生态与人文魅力,同时深化了生态文学的主题内涵。通过自然与人类、时间与空间的交汇,诗人不仅记录了蓝山之美,更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命题。以诗为媒介,他勾勒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展现了生态文学“为自然发声,为生命立传”的担当使命。

自然与人类:共生的生命之诗

在吴茂盛的笔下,自然不仅是静止的背景或客体,而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体。《千年鸟道》聚焦云冰山上千年鸟类迁徙的奇观,鸟群飞行的痕迹如诗行般刻画在山峦之间。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鸟群迁徙的壮观场景,超越了单纯的自然描写,赋予其生态学和哲学的双重意义:“伫立于此/我愿做时间的守望者/守护这条无形的道路。”这一句展现了人与自然在时间长河中的深刻关联,也揭示了生态保护的现实紧迫性:在人类活动的冲击下,如何为这些迁徙的生灵保留一片栖息的净土?诗人以朴素而动人的笔触,将这一问题转化为诗意的叩问。

自然的生命韵律同样贯穿于《云冰山的雪》。诗人以南方特有的轻雪为切入点,刻画了云冰山雪景的柔美与短暂,“像一层白纱/悄悄铺在山脊和树梢”,同时赋予了这一景象深刻的象征意义:雪的消融不仅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更隐喻生态环境的脆弱与珍贵。蓝山的雪成为一种象征,提醒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呵护。

生态文学的文化维度:

历史、信仰与土地的对话

吴茂盛这组诗以生态为主题,但并未局限于自然景物的描摹,而是将其与历史、文化和信仰紧密结合,从而拓展了生态文学的文化维度。在《湘江源》中,诗人通过周敦颐的《爱莲说》,将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赋予了超越道德的生态隐喻。莲花不仅象征着顽强生命力,更暗含着自然与人类文化的共生逻辑。诗人将蓝山山水视为人文精神的载体,通过舜帝的孝德、柳宗元的笔触和周敦颐的哲思,将历史与自然交织成一幅立体的文化生态图景。这种文化维度的融入,使蓝山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符号,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象征性场域。

此外,诗人对瑶族文化的诗意书写,为蓝山注入了更加丰厚的人文底蕴。在《湘江源》和《蓝山以南》中,瑶寨的鼓声、女书的飘动与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生态文化的原始记忆。诗中隐含着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忧思,也表明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在深层上的一致性。

生态的伦理思考:

从自然的感知到文明的反思

吴茂盛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之美的赞颂,而是通过诗意的表达,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生态伦理反思。在《南风坳上空的鸟群》中,鸟群飞行被描绘为生命延续的象征:“千年历史与未来交汇/秋天北雁南归/春天南雁向北。”鸟类的迁徙与飞翔,折射出人类对自由与秩序永恒的追问,同时也提醒人们: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文明如何发展,生态伦理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底线。

这一命题在《蓝山以南》中得到进一步深化。诗中描述晨雾散去、雪花融化的细节,将大地的呼吸与自然的律动具象化,仿佛在提示我们: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密不可分,人类的行为必须与自然的节奏保持一致。诗人通过这种柔软却有力的表达,启迪读者思考:在人类活动对自然持续施加压力的今天,如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学的终极使命:

为自然发声,为生命立传

生态文学的核心在于通过文学手段为自然发声,而吴茂盛的《蓝山,蓝山》无疑实现了这一目标。他的诗歌不仅描绘了蓝山的壮丽景象,更赋予自然以生命的尊严和文化的重量。在诗中,蓝山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而成为一个生态文明的象征。

更重要的是,诗人用诗的语言,为那些无法发声的自然个体和生态现象代言。无论是云冰山的轻雪,还是南风坳上空的鸟群,它们都因为诗人的注视与书写,而拥有了一种沉默却真实的存在感。吴茂盛以生态文学的方式,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关注与保护,也以蓝山为窗口,展现了人与自然如何在共生中找到意义与未来。

结语:蓝山的诗意与生态文明的未来

吴茂盛的《蓝山,蓝山》不仅是一组献给蓝山的山水诗,更是一支讴歌生态文明的颂歌。从千年鸟道的生命奇观,到湘江源头的人文记忆,从云冰山的轻雪到瑶寨的古老鼓声,诗人用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将蓝山打造为生态文学的典范。这组诗超越了传统山水诗的范畴,将自然之美、文化之魂与生态伦理融为一体,为生态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在这个人与自然关系亟待修复的时代,《蓝山,蓝山》以诗意的方式提醒我们:只有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我们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与大地、山川、河流共存共荣。吴茂盛用他的诗告诉我们:蓝山不仅是一片热土,更是一种生态文明的理想,一种人类与自然共生的信念。这正是生态文学的使命所在,也是《蓝山,蓝山》的思想高度与艺术价值之所在。

周瑟瑟,著名诗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图片

来源:红网

作者:周瑟瑟

编辑:施文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855/60/144901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