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散文丨杨远新:回味

来源:红网 作者:杨远新 编辑:唐雨欣 2024-12-31 16:56:00
时刻新闻
—分享—

????_20180625094326.jpg

图片1.png

碧莲河草场的牯牛们。供图/陈双娥

回味

文/杨远新

人都有辉煌的时候,也都有平庸的日子,是先有辉煌,后有平庸,还是先有平庸,后有辉煌,这就因人而异了。是先有辉煌,后有平庸好,还是先有平庸,后有辉煌好,恐怕没有人能准确的回答。

于我而言,则是先有辉煌,后有平庸。我觉得这非常的好。因为平庸的日子里,回味曾经的辉煌,内心往往会奔涌此生值了的豪迈。

我此生最辉煌的是6岁至11岁的那段岁月,拥有了非同寻常的职位,真正的少年得志。我无比地珍惜这一职位,尽管如今我失去这一职位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我无时不在眷念,无刻不在回味。在我心里,世间其他任何职位都难以与这一职位相提并论,更无法媲美。这究竟是个什么职位呢?用正统文化表述很简单,就两个字:牛倌。

专管养牛的人。这是词典对牛倌的解释。而我管的养牛的人,是八个看牛伢儿,年龄在10岁左右。对于看牛伢儿的称呼,长江南北各有不同。长江以北,大致称放牛娃,长江以南,大致称看牛伢儿。我出生和成长,均在洞庭湖西,属长江以南是毫无疑问的。

我老家那块地方,对书本上指称的放牛,北方人指称的牧牛,并不认同,一直倔强地保持独有的指称:看牛。也因了这,放牛娃便被称为看牛伢儿。我当了六年的看牛伢儿,后两年才当上牛倌。

这既是机遇所赐,也是凭借我个人的能力和魅力得来的。

我老家有一条河,不宽,也不窄,不深,也不浅,属沧浪水的一支,连沅水,贯洞庭,通长江。名叫碧莲河。

当时,河的两岸分属常德县和汉寿县。南北两条大堤,守护着各自的田园。大堤两侧的坡地上,四季绿草茵茵,是看牛伢儿放牧的绝佳场所。不知从哪朝哪代沿袭下来,两岸的看牛伢儿以相互对歌这种形式,争强斗狠。赢了的一方,就可以把牛儿驱过河,到对方的大堤上啃草。

对歌必须由牛倌领头。这就要求牛倌既要能唱,又要会编,还要善于打架。

我之所以能当上牛倌,是老渡口、山上湾、龙家场、李家湾等几个生产队的看牛伢儿基于取胜对方的需要所做出的选择。换句话说,斗争造就了我,群众选择了我,也是那个时代赐给我机遇。若是放在当今那是不可能的。

开始,我不愿意接受这份重任。心情很复杂,一是担心太累,二是害怕赢不了。长我两岁的安河想当牛倌,我坚持让他当好了。可是,事情的发展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放牛伙伴们异口同声地选举我当牛倌。我不愿意,求大伙别选我。可是大伙却坚称:“安河不会编牛伢儿歌,只有你编得快,又编得好。牛倌非你莫属。”

安河也说:“那还是你来当牛倌吧!”

我只好走马上任。

这天,碧莲河两岸的看牛伢儿相约对歌。

碧莲河这边,我把看牛伢儿们召集在堤面上,整整齐齐地坐成一横排,我右手一挥,喊声:“预备!唱!”大家张开小嘴,高唱起来:

对河的伢儿嘛啰哩,你是听啦啰,

河里有个嘛啰哩,水鱼精啦啰,

睁大眼睛嘛啰啰哩,盯着你啦啰,

监督你长大嘛啰啰,做好人啦哩哩啰!

碧莲河那边,康家月的看牛伢儿,也在堤面上整整齐齐地坐成一横排,朝这边对起歌儿:

对河的伢儿嘛啰哩,你听到啦啰!

天上飞来嘛啰哩,阳雀鸟啦啰!

一头钻进嘛啰啰哩,你屋里啦啰!

拉你起床嘛啰哩啰,割牛草啦啰啰哩!

看牛伢儿对歌,不知是哪个朝代流传下来的体统,个对个,双对双,群对群,选择隔沟、隔港、隔河的有利地形,随口编一些俗词和腔调,你唱一段过去,他回一段过来,谁的词儿编得快,唱得响,内容又挖苦,谁就算赢了。输了就得让开草场。

这时,碧莲河两岸的看牛伢儿,唱着,唱着,站了起来,边唱边拍,边唱边指,边唱边朝对方甩土坷垃。

我领导的8个看牛伢儿,个个脑灵,嗓门高,音质好,我编的歌词只说一遍,他们就记住了,每次唱都未出过差错,而且高度一致。有时,我编出了前三句,但后一句还没想出来,他们往往在唱的过程中,临时发挥,自然而然,天衣无缝地续上第四句。

我迄今记得有这样一首:

太阳公公嘛啰哩,还没睁眼睛啦啰,

我翻身下床嘛啰哩,拿鞭绳啦啰,

牛儿已经嘛啰哩,在等我啦啰,

他前我后嘛啰哩,出院门啦哩哩啰!

我编到第三句,脑海里卡壳了,而对岸的看牛伢儿唱完了他们编的一首,轮到我们这边对接了。时间不等人。如果接不上,我们就输了,只得眼巴巴看着他们指挥牛群游过河,占领我们的草场。大家都不服输,急中生智,填补了第四句。

对方被击败,我们呼唤每一头牛的名字,命令他们赶快游过河,占领对方的草场。

这一次的胜利,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从那以后,我除了独自冥思苦想,特别做到了集中众人的智慧,编出了一批脱俗、高雅的看牛伢儿歌。

我站起是一根桩嘛啰哩,

昂起脑壳捅破天啦啰哩啰,

我躺下是一条船嘛啰哩,

吓得龙王打冷颤啦啰啰哩!

我手握一根牛鞭嘛啰哩,

使唤绿水青山啦啰,

喂饱我的牛儿嘛啰哩,

迎来五谷丰年啦哩哩啰!

这是我人生中最为辉煌的一段历程,越到老年,每每遥思这段时光,越觉得此生无憾,比做了玉皇还要满足,还要开心,还要幸福。也正因如此,不限于白天,就连梦里也回味再回味,总是沉浸于那些挥鞭催动青毛牯牛,驰骋疆场,驾驭风云,击败对手的高光时刻。

我时常想,对这曾经满足我诸多欲望的六年如此眷恋,我不知那些于我一样失去职位和权力的人,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也会不会如我一般,心心念念曾经拥有的辉煌?若如此,他们的晚年也应该是幸福与快乐的。照我的体会是,回味曾经的拥有和辉煌,能够化解所有的烦恼与痛苦。

那六年的看牛伢儿生活,值得我回味的东西很多,最能令我忍俊不禁,会心一笑的,当是那一首首多姿多彩的看牛伢儿歌,字字句句,完美展现了看牛伢儿的特性、情怀和境界:无所顾忌,天马行空。

每每情不自禁的吟唱起这些看牛伢儿歌,我就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洁白无瑕的童年,一颗童心仍在我体内跳跃,一股童情仍在我腹中奔涌,苍苍白发又恢复为油油黒发。

这天,我回到汉寿县聂家桥乡熊家铺村老渡口村民小组,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都聚集在傲立碧莲河上的那座宋代古桥上欢迎我:“四婆,你的青毛牯牛回来了吗?让他与芦毛牯牛打一架给我们看看好啵?”

“要得!要得!”不等我回答,儿时曾与我竞争牛倌的安河从碧莲河堤坡走下来,右手驱一头青毛牯牛,左手拉一头芦毛牯牛,嘴里高声回应。他对我说:“这头青毛牯牛,是你当年看护的那头青毛牯牛的第十代孙,这头芦花牯牛是我当年看护的那头芦花牯牛的第十代孙。”

我抚摸两头牯牛,从上到下仔细看了看,这两头牯牛完全传承了先祖的优秀基因。孩子们强烈要求我俩对唱看牛伢儿歌。我和安河用眼神达成一致,决定满足后代的要求。

我对安河说:“不唱我们自己编的看牛伢儿歌。”安河问道:“那唱谁的?”我说:“唱古人编的看牛伢儿歌。”安河说:“那你起个头吧,看我会唱不会唱?”我说:“你会唱,你肯定会唱。以前你和我多次唱过。”安河说:“我知道了。”于是,我俩齐唱:

尔牛角弯环,

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

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

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

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

但恐输租卖我牛。

顿时,孩子们也跟着唱,不过,有着放牛经历的我们,和没有放牛经历的他们,唱起来还是不一样。究竟哪里不一样,我也说不好。

我感觉回到了童年,回归了真我,回到了有职有权,有滋有味的牛倌时代。

2023年7月29日8:49时草于里加奥德211号

2024年12月29日9:35时改于里加奥德211号

图片2.png

杨远新,湖南省汉寿县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理事,湖南省首届公安文学艺术协会秘书长、湖南省公安文联理事。迄今已发表出版文学作品18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春柳湖(全四部)》(与杨一萌、陈双娥合著)《百变神探》《爱海恨涯》《东追西捕》《拟任厅长》《红颜贪官》《春涌洞庭》,中篇侦探小说《特区警官》《惊天牛案》;中篇纪实小说集《中国刑警大扫黑》《中国刑警在边关》,长篇儿童小说《欢笑的碧莲河》《小甲鱼的阿姨》《牛蛙大王》《险走洞庭湖》《雾过洞庭湖》《孤胆邱克》,中短篇儿童小说集《落空的晚宴》《今夜,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长篇报告文学《创造奇迹的人们》《奇人帅孟奇》《走进福山福水》等,2014年出版18卷本880万字《杨远新文集》。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首届一等奖、二届二等奖、三届三等奖、四届二等奖,原文化部和全国妇联等七部委联合颁发的编辑奖、湖南首届文艺创作奖、湖南首届儿童文学奖等各类奖项58次。

来源:红网

作者:杨远新

编辑:唐雨欣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856/75/145908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