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全国各地,传统民俗、年俗活动竞相绽放,每一处都是文化中国的生动展现,传递着浓厚的年味与文化韵味。即日起,红网文化推出《文化中国行——年俗文化》专栏,聚焦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
常德钵子菜。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史凌松 常德报道
“起床了,起床了……”除夕清晨,天还未亮,父母便催促起床洗漱,准备迎接一年中最重要的团圆饭。厨房里,一道道热气腾腾的钵子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瞬间驱散了睡意,渲染着那浓浓的“过年”氛围。
在常德,年俗与钵子菜密不可分。钵子菜不仅是过年餐桌上的主角,更是年味的象征,它承载着常德独特的年俗文化,将迎新和祝福融入每一口美味之中。每逢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精心准备好几道钵子菜,摆满饭桌,寓意“幸福团圆、五谷丰登”。
常德人对钵子菜的钟爱由来已久,发展至今,可以说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都可以作为原材料,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常德钵子是个筐,么得东西都可以装”。
钵子菜的做法简单,一个钵子、一个炉子、一种食材、一把佐料,大火先炖,小火后熬,炉子上的钵子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几个小时后,一道浓郁鲜美的佳肴便“出炉”了。期间,长辈们忙碌的身影在厨房里来回穿梭,时不时传来几句叮嘱:“火候要掌握好,别炖过头了!这个菜要多放点辣椒,才够味……”我们这些晚辈则在一旁帮忙端菜、摆碗筷,虽然手脚有些笨拙,但心里满是兴奋和喜悦。
在吃法上,常德人则讲究“边煮边吃”,这种用餐方式不仅让食物保持温度,还能让食材在炖煮过程中不断吸收汤汁的精华,越煮越入味、越鲜香。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家常,分享着过去一年收获点滴,憧憬着未来一年的美好。钵子菜的热气与家人的笑声一起萦绕,构成了常德人心中最温暖的年味记忆。
饭后,大家一起贴春联、挂灯笼,迎接新年的到来。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仪式感,仿佛在告诉人们: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开始。一道钵子菜,故乡的味道,一道钵子菜,永远的乡愁,深深地烙印在每个常德人的记忆里。
常德的年,是钵子菜的香,是家人的笑,是团圆的暖,是憧憬的甜。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份独特的年味,一如始终,代代相传。
来源:红网
作者:史凌松
编辑:莫楚宁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