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评丨《王憨山画展》在北京

来源:红网 作者:姚有多 韦启美 广军 周建夫等 编辑:唐雨欣 2024-10-29 17:13:11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困而知之”是“田园宰相”王憨山常用的一方印,是他勉励自己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通过反思和领悟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方式。正在湖南美术馆展出的“‘困而知之’——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特展”,集中展出了王憨山生前创作的150余件美术精品和艺术文献,全面梳理、展示了画家的艺术历程和艺术风格。红网文艺同期推出系列名家评论,向老一辈艺术家致敬。

微信图片_20241010172803.jpg

王憨山作品,《群雀图》。

在 北 京

(1991年9月)

1991年9月14日至20日,《王憨山画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中央美院师生及首都文艺界知名人士纷纷前往观展。下为同去的协助画展工作的双峰县文联主席朱剑宇在陪同部分教授、学者参观时所作的现场谈话记录。

姚有多(中央美院国画系原主任):

憨山先生笔墨又有传统,又有现代意识。简练。造型也好。传统功力加上他的艺术个性,变了,化了,尤其是鸡,动态感很强。没有生活无此笔意。鸡最成功,鸡是活的。

韦启美(中央美院油画系教研室原教授):

大写意能有自己的风格就不错。笔墨讲究力度,画面构成简洁,耐看,空间好。不耐寂寞画不出这样的画来。难得,难得。

广军(中央美院教授、著名版画家):

憨山先生话不多,但画里的话多。他的传统不是书本上的,而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执着追求一种高的境界。不能说没有败笔。但败笔中可看出真诚。

周建夫(中央美院教授):

憨山先生的画展在我院展出,好像一股大风来了,一个很大的声音来了。

高润喜(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教师):

憨山先生的鸡,造型生动。又不像生活中的。很可爱、很有灵气。是他新的感受的东西。

总的感受,憨山先生的画,简比繁好。应向简发展。画中充满生活情趣。又似乎把一切看得很淡,宣扬一种善的、豁达的人生哲学。

图章、题款要讲究点。一个小品盖个大图章,显得不大协调。

杨延文(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王老独处农村,才能保持这样一种高格。六十多岁,正是好时候。我主张每个人都搞自己的东西。才能显出各自的追求。各自的艺术个性。

中国画就是一个大字。作品大不起来就不行。王老的画,大气!

任何人是捧不起来的。中国花鸟成就太高,要赶超谈何容易!王老在形式上很有特点,构图奇特。构成就是形式。王老的画风如刀劈斧砍。有些又注入现代意识,只凭感觉。如《细数游鱼》,一池秋水,两顶荷叶,一群游鱼,你眯着眼睛看,就是那么回事。

王老在画中还加入了民风的色彩。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很沾光的。

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要舒展。如这幅《红叶》就很舒展,立意也深。

农村题材还可拓宽。设色要从固有色中跳出来。在新的画中的确与人有一点不同,人们就会承认。

不要保住某些方面,譬如齐白石的影响。现在全国花鸟画比较弱,就是突不出。近代现代美术史上,自八大、石涛到吴昌硕、齐白石,花鸟画成就高。相比之下,当时的山水人物画就比较强。新中国成立后,山水人物画有所突破,花鸟画处于低谷。构成单薄,不长即短。我觉得王老要更向农村发展,不要受程式化影响,保持乡土气息,不要向城市靠近,也不要受某些现代理论的影响,还要画人们不曾熟悉的农村生活。出新,不能似曾相识。

刘小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有人说,发展国画,除了传统和生活,还要吸收西洋手法。我认为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是普遍真理。中国的东西什么自己不能发展?有些人一说传统、中国气派,就是旧的。我看应该走自己的路,自己发展自己。——憨老的画就有突破,突破了吴昌硕。他已经在美术史上占有一定位置。

有了立意之后,表现的办法就成为主要的东西了。要尽量发挥他的艺术个性。要与别人拉开距离。不要与自己拉开距离。与人接近,把自己丢了。

像这幅《鸡冠花》追求立体感,那幅《红嘴鸟》,画了雪山的背景。你追求西洋手法,无法与油画化。不能丢掉自己长处去追人家长处。追不上,自己也完了。

艺术是主要的。时代精神,时代感也是必要的。

总的来看,这是高层次的东西。低层次的人不一定喜欢。但一个国家需要,否则就没有文化了。像陈景润的数学,多少人懂!没有行吗?

来源:红网

作者:姚有多 韦启美 广军 周建夫等

编辑:唐雨欣

本文链接:https://wl.rednet.cn/content/646854/63/144031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文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