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溪流韵,福地生光。怀化这片山水交织的土地,不仅孕育了灵秀的自然风光,更沉淀了跨越千年、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每一处文物都是理解怀化这座“福地”不可或缺的文化密码。
红网时刻新闻联合怀化文旅特别策划《跟着文物游福地怀化》,以文物为线索,带你开启一场深度的文化之旅。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邦建 怀化报道
从芙蓉楼凭栏远眺,沅水与㵲水交汇处,烟波浩渺,仿佛可见一叶扁舟载着友人渐行渐远。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这里写下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千古名句。
龙标胜迹。
千年之后,诗词依然在怀化的山水间回荡。这里是屈原笔下的溆浦,是王昌龄诗中的龙标。无数文人墨客在五溪大地留下不朽诗篇,让怀化成为一条流动的诗词之河。
《跟着文物游福地怀化》第五期,让我们跟着诗人的行吟足迹,感受那穿越时空的诗韵与情怀。
芙蓉楼:冰心玉壶的千古绝唱
芙蓉楼。摄影/易盛韩
芙蓉楼坐落在洪江市黔阳古城西北隅,是一座江南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这里环境幽静,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题赋、宴宾送客之地。
芙蓉楼后正中一池碧水,名曰“芙蓉池”,相传便是王昌龄抚琴之处。亭右侧的“玉壶亭”隐于竹林之中。站在芙蓉楼上,不禁想象当年王昌龄在此送别友人的情景。
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怀化洪江市)期间,不仅没有沉沦,反而以豁达的胸怀拥抱这片山水,写下了《送柴侍御》《芙蓉楼送辛渐》等诗词名篇。
芙蓉楼碑廊。
芙蓉楼碑廊是中国南方地区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代书法碑廊,珍藏有颜真卿、米芾、黄庭坚等历代文人墨客的书法碑刻200余方。
2013年,芙蓉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黔城古建筑群:时光凝固的明清画卷
黔城古建筑群。
从芙蓉楼出来,信步走入黔城古建筑群。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西汉置县以来,一直是湘西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黔阳文庙局部。
黔城古建筑群马头墙。
黔城古建筑群位于黔城古城区内,街巷按三纵四横七街八巷灵活布局,具有浓郁的山城建筑特色。城内保存有南正街、万寿宫、钟鼓楼等大量的会馆、书院、宗祠、庙宇。其历史城区是中国湘西地区明清时期古城镇的典型代表。
黔阳古城南正街民居局部。
历史一越千百年,烟火气延续至今。古城中,有人在家中开办美食小屋,手工制作当地传统食物。游客吃的不只是特色美食,更是背后的文化韵味和生活气息。
龙兴寺:江南最古老的木构遗珍
龙兴寺(又名龙兴讲寺)。
告别黔城古城,来到沅陵县的龙兴寺(又名龙兴讲寺)。这座位于城西虎溪山南麓的古寺,修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是中国南方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群。
龙兴寺现存建筑12栋,依山而建。寺院采用纵向中轴线对称,院落天井组合的传统方式,纵深五进,布局奇特,雄浑壮观。主体建筑大雄宝殿系楠木构筑,明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曾留此传授“致良知”学说,并留下题壁诗。
1996年,龙兴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坪村古建筑群:耕读传家的文人风雅
荆坪古村。
走进位于中方县中方镇的荆坪古村,古建筑、古驿道、古井、古桥、古聚落址、千年古树静静地躺在这里,散发出另一种诗意——耕读传家的文人风雅。
荆坪古井。
荆坪古村是集生产、居住、祭祀、议事、读书、娱乐于一体的自然村庄。村西南角有一宋代古井,井口内36道半提水绳痕,是漫长历史的记录。井旁立有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维修碑一通,记载有乾隆皇帝的音律老师潘仕权捐款的史料。
荆坪古村潘氏祠堂壁画。
村内还发现有战国、汉代古城址、古墓葬群等多处遗迹,说明古代先民在荆坪开发、繁衍生息的历史之悠久。2013年,荆坪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指南
黔城古建筑群、芙蓉楼位于洪江市城区,从怀化市区出发,自驾约1小时车程,也可从怀化中心汽车站乘大巴至洪江市。
龙兴寺位于沅陵县城区,从怀化市区出发,自驾约1小时40分钟车程,也可从怀化中心汽车站乘大巴至沅陵县。
荆坪村位于中方县中方镇,从怀化市区出发,自驾约40分钟车程。
怀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重要区域,多元的民族文化为诗词楹联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早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曾流放至此,他的诗篇如《离骚》《天问》等,对后世怀化诗词楹联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宋时期,众多文人墨客或被贬谪,或游历至此,他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明清时期,随着怀化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诗词楹联文化进一步普及和繁荣。明代诗联“万里梯航通六诏,五溪烟水下三湘”,生动地描绘了怀化作为交通要道的重要地位和独特的山水风光 。
如今,怀化13个县(市、区)均设立了诗词楹联家协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网络,为推动怀化诗词楹联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穿越千年,诗意依旧在五溪大地上流淌,跟着文物游怀化,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脉络上,每一眼都能看到诗意的风景。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编辑:石凌炜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