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移风的风雅颂
文/赵涛
昔太史公南浮沅湘,而其文疏宕多奇。张燕公、柳子厚入岳永,而后文章凄惋激发。得江山之助,况乎生长其间、涵泳于山川钟毓之灵者哉——贺熙龄为湖南新化人邓显鹤《沅湘耆旧集》写序,纵论“江山之助”。
新化,古称梅山,蚩尤故里,地灵人杰。
2025年1月21日,“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作为“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主创团队带头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康移风用画笔“构建起湖南地区迄今50万年以来到王朝纪年之前的考古学文化年表,勾勒出湖南乃至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发展轨迹。”
万年风骚。
文脉传承。
我在《一万来谁著史——“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述评》中特别强调图卷“洪江高庙”部分“绽放认知与信仰之光”:7000多年前,高庙文化陶器上的太阳、八角星、凤鸟、獠牙兽面、神面等纹饰图像,引发史前中国第一次艺术浪潮。
《美术》杂志学术交流部主任、研究员杨灿伟则对图卷中的人物形象“特别印象深刻”。他指出,“人物形象特别坚实有力,凝练朴实的线条。仅仅人物的造型单拎出来都是很出彩的。”
康移风,1947年生于新化县,自幼喜美术,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1972年,康移风进入涟邵矿务局工作,每天下井作业。
1974年,康移风创作《长大我也当矿工》参加湖南省首届年画作品展。
2004年,康移风作品《出井》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黑色的脊梁”矿工系列国画个人展在湖南省画院美术馆举行。
2005年,中国美术馆举办“我的弟兄——康移风国画作品展”,《我的弟兄》《憨》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艺术评论家朱虹子当时感叹:“他笔下的矿工形象,个个是铁打的硬汉。纪念碑式的构图、方挺劲霸的用笔,写出了劳动者的尊严,写出了创造者的孤独感和生活的价值。”
因此,“人物形象特别坚实有力,凝练朴实的线条”与“他笔下的矿工形象,个个是铁打的硬汉”正是康移风对湖湘文脉万年风骚的传承,这种传承而且更多的源自梅山文化的赋能——上古战神蚩尤的英雄崇拜、傩戏面具的图腾崇拜。
北宋《宣和画谱》“卷五·人物叙论”认为:“故画人物最为难工,虽得其形似则往往乏韵。”
众所周知,当代人物画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如何在图像泛滥的时代进行笔墨创新。
其实,清代唐岱在《绘事发微》中已早有定论:“气韵由笔墨而生,或取圆浑而雄壮者,或取顺快而流畅者。”
千年雅韵。
笔墨创新。
从东晋顾恺之到清末任伯年,从蒋兆和到周思聪,中国人物画家始终致力于笔墨创新。这种创新既包含对生命气象的哲学观照,也承载着人物画的历史使命。
从湖南矿工系列到历史人物图卷,康移风的创作始终保持着对笔墨创新的深刻理解。其代表作《矿工系列》将传统“气韵”转化为现代视觉经验和个人图式,以焦墨皴擦出的粗粝肌理,斑驳的墨色不仅是技巧的呈现,更是艺术本真之道的追求。
正如康移风自己所言:“一位画家,也只有被真实自然的物象(包括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本体,也包括几千年历史留下的痕迹)所打动才能获得创作的冲动和灵感,从而画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2025年4月15日,湖南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研究展”项目启动式暨“捐赠与收藏研究展·康移风”开幕式成功举行。
“地心之光”的视觉史诗、“笔触人间”的集体记忆、“山河壮歌”的文明礼赞——“捐赠与收藏研究展·康移风”以三大篇章生动鉴证了“康移风先生的艺术生涯,是一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心灵史诗。”
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乐奕指出,希望观众通过这些力透纸背的创作,触摸到艺术与人生交融的温度,在黑白交织的视觉史诗中,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精神回响。
百年颂歌。
现实观照。
从《湘江血战》到《游击队之歌》,从《子弟兵》到《中国大地》,从《千里湘江图》到《大江交响》……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美协主席旷小津高度评价康移风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他以现实主义为根基,在矿工叙事中重铸人文精神,在历史重构中探索叙事创新,在地域书写中实现文化转化。其艺术实践既回应了时代对主题性绘画的召唤,又为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西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这样阐释诗文与绘画的教化审美之道:“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
万年风。
千年雅。
百年颂。
康移风以画弘道,接踵前贤,为时代明德,不断抒写自己的“风雅颂”。
康移风,湖南新化人,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曾任娄底市美协主席。他相继在湘、鲁、粤等地举办个展,2005年作为湖南省十位画家之一,参加全国政协举办的“当代优秀国画作品展——湖南优秀作品展”,同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矿工主题展,《我的弟兄》《憨》两幅代表作被馆藏。他长期关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擅长将煤矿工人的形象塑造成为独特的表现语言,并出版多部现实题材作品专著。
赵涛,湖南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艺人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南大学当代东方艺术中心研究员,湖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企(事)业文联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财富地理》总编辑。曾任湖南省文联湖南美术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来源:红网
作者:赵涛
编辑:施文
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